1918年9月,張作霖任東三省巡閱使,督辦東北屯墾邊防事宜,當時“奉軍”為“東北軍”,他號稱“東北王”。張作霖為顯示其“東北王”的威力,將馬路兩側的胡同(巷),均以當年的東北三省84個縣名而命名,如海城街、西安(今遼源)街、法庫街、彰武街等。以這條馬路為軸心,使這一帶成為東北三省的縮影。顯然,東北大馬路不僅因其走向而得名,還有其特定的歷史含義。
![東北大馬路](/img/f/150/nBnauM3X4czN0IDM2UjMwADN0MTM4ADO0kTMwADMwAjMxAzL1I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89年,瀋陽市重新整頓街路名稱時,除了將原東北大馬路六段改名為東望街外,仍沿用原名東北大馬路。下設13個巷如山東、上園、吉東等。如今,這條馳名關外的東北大馬路,已建成一級公路,成為通往遼北的主幹道。
建國後至上個世紀末,東北大馬路一帶成為大東區的工業基地,見證著老工業基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