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化城寺塔

東化城寺塔

東化城寺塔在諸暨楓橋鎮,建於北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故亦稱“元祐塔”,至今有千餘年歷史。據清《國朝三修諸暨縣誌》載:“東化城寺,縣東五十里紫薇山中,梁大同二年建……初名紫岩院,後改今額。寺後山巔有東化城寺塔,宋元祐壬申建,亦名元祐塔,下有滴水岩……”全塔純磚結構,呈四方形,技藝高超,造型別致,屬國內罕見。1988年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東化城寺塔 東化城寺塔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浙江諸暨楓橋紫薇山南麓建有寺院,宋開寶四年(971年)重建,初名紫岩院,後改名為東化城寺。傳說北宋康王趙構(即宋高宗,南宋創建者)曾逃難到此,後寺院被毀。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寺後山巔建塔,名東化城寺塔,亦名元祐塔。磚木結構,塔身平面呈正方形,原高7級,現存4級。塔磚側面摸印塔形圖案和“壬申元祐七年立”紀年銘文,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紹興偏門西行50餘里,是越國古都之一的“大部”,遠遠就見一座呈顯虎踞龍蹯之勢的紫薇山,特別是山巔上那座高接藍天的千年古塔——東化城寺塔,像在默默地訴述這塊于越熱土的無數勝跡、千古光衰……

此畫為東化成寺塔晨練場景 此畫為東化成寺塔晨練場景

因塔勢孤高卓立,曾遭雷擊,現餘四層,呈四方形;塔身通體用長方形磚塊錯縫平鋪疊砌而成,四面各層均留壺門;塔內四角束腰處均有磚砌斗拱裝飾,造型古樸別致;建塔所用的磚塊,其側面都印有塔形圖案或“壬申元祐七年立”的紀念銘文。不少古建築專家曾慕名到此考察,一致認為宋代留下的四方形磚塔,在全國亦屬罕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1988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塔西望,山勢陡臨滔滔楓橋江,上有“新婦石”遺蹟——三石聳疊,陡立無根,俗呼“三疊石頭”。出生於楓橋全堂村的元代文學家、書法家楊維楨曾在此懷古作詩曰:“亭亭獨立傍溪濱,四旁無人水作鄰;苔發不梳千年髻,翠眉空鎖萬年春;霜為鉛粉憑風傅,霞作胭脂請日勻;莫道岩前無寶鏡,一輪明月色常新。”

歷史傳說

相傳,東化城寺全盛時,殿宇雄偉,僧眾數百,寺與塔均聲名遠播。北宋末年,康王趙構南渡,特地參禮東化城寺。金兵聞訊追至,寺內眾僧奮力殺敵相拒,並將康王藏於寺後的岩縫中。金兵擒王未獲,就將東化城寺焚毀。但當年康王藏身處的岩石縫邊所刻的“藏龍”兩字,仍依稀可辨。

自塔以降,至山腰,有明代進士駱問禮家園,其建築極得自然之巧,占地不大,卻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蹊徑廊池曲折迂迴,其中“海眼”兩字為明代重臣海瑞手跡,古人用“基乃磐石,宇同雕籠”八字概括其精巧的江南園林特色。駱母信佛,常往杭州進香,及年邁,行動不便,駱問禮遂在家仿設觀音堂等,供母拜謁,由此整座建築漸被呼作“小天竺”,而小天竺後的古塔亦多被後人目為“小雷峰塔”,且亦曾遭雷殛,這就又為東化城寺塔披上了許多別致的聯想和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