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假鱗莖。
性味
味甘、微辛,性涼。有小毒。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
主治
癰腫疔毒,瘰癧痰核,淋巴結結核,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治癰腫瘡瘺、瘰癧結核:杜鵑蘭適量,醋磨外敷。(《本草拾遺》)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假鱗莖卵球形或近球形,長1.5-3厘米,直徑1-3厘米,密接,有關節,外被撕裂成纖維狀的殘存鞘。葉通常1枚,生於假鱗莖頂端,狹橢圓形、近橢圓形或倒披針狀狹橢圓形,長18-34厘米,寬5-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狹,近楔形;葉柄長7-17厘米,下半部常為殘存的鞘所包蔽。花葶從假鱗莖上部節上發出,近直立,長27-70厘米;總狀花序長(5-)10-25厘米,具5-22朵花;花苞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 5-12毫米;花梗和子房(3-) 5-9毫米;花常偏花序一側,多少下垂,不完全開放,有香氣,狹鐘形,淡紫褐色;萼片倒披針形,從中部向基部驟然收狹而成近狹線形,全長2-3厘米,上部寬3.5-5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側萼片略斜歪;花瓣倒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向基部收狹成狹線形,長1.8-2.6厘米,上部寬3-3.5毫米,先端漸尖;唇瓣與花瓣近等長,線形,上部1/4處3裂;側裂片近線形,長4-5毫米,寬約1毫米;中裂片卵形至狹長圓形,長6-8毫米,寬3-5毫米,基部在兩枚側裂片之間具1枚肉質突起;肉質突起大小變化甚大,上面有時有疣狀小突起;蕊柱細長,長1.8-2.5厘米,頂端略擴大,腹面有時有很狹的翅。蒴果近橢圓形,下垂,長2.5-3厘米,寬1-1.3厘米。花期5-6月,果期9-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濕處。分布於陝西及西南、東南諸地。
性狀鑑別
為圓球形或不規則扁球形,長1.8-3cm,膨大處直徑1-2cm。外表棕褐色、黃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細小皺褶,頂端漸突起,有一圓葉柄痕,側面有花葶痕,基部臍狀,凹陷處有鬚根,腰部有2-3條微凸起的環節(俗稱“腰帶”),節上有鱗片葉乾枯腐爛後留下的絲狀維管束,或已將鬚根及外皮均除去。質堅硬,難折斷,斷面黃白色或烏黑色,略呈粉質(加工品表面及斷面均呈黃白色,角質)。氣微,味淡,帶黏性。
藥理作用
1、抗癌作用。
2、抑菌作用。
3、對造血系統的影響:增強造血功能。
4、降糖作用。
5、降壓作用。
6、其他作用:抑制細胞分裂,抗輻射、鎮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