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原文
村家四月詞(十首選二)
其 一
小滿初過上簇遲[1],落山肥繭白如脂。
費他三幼占風色[2],二月前頭早賣絲。
其 二
山妻赤腳子蓬頭,從此勞勞直過秋[3]。
海角為農知更苦[4],合家筋力替耕牛。
詩歌注釋
[1]小滿:二十四節氣之一,在立夏與芒種之間。《懶真子錄》:“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也。”上簇:俗稱“上山”,指蠶上山結繭。簇:蠶簇,蠶吐絲結繭之所,用禾稈、竹片等做成山形。
[2]三幼:作者自註:“三幼,即三眠也。”蠶一生要眠四次後方上簇結繭。眠時蠶蛻皮,不吃也不動。
[3]勞勞:辛苦勞碌的樣子。
[4]海角:指荒僻的海邊。
詩歌簡析
所選“其一”描寫蠶繭豐收的景象和農家的喜悅。首句言小滿剛過蠶才“上簇”,農家覺“遲”,隱隱露出對蠶事的擔憂。後三句寫蠶肥繭白,不久即可賣絲,農家喜悅、欣慰之情溢於言表。言“費他”,見出農民對蠶的感激。四句詩,通過農家由憂而喜的心理變化,曲盡蠶事對農家的極端重要性,農民生活的不易也包蘊其中,極富含蓄之妙。
“其二”寫海邊農家的貧苦。首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一家極端貧困的農民的肖像,次句揭示農民勞動的繁重,終年不得休息。三句是詩人的感嘆,四句進一步展現農民以人代牛的勞動的悲慘和殘酷。此詩主旨是“海角為農知更苦”,其餘三句是詩人“知更苦”的前提。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清初農村的社會現實,尤其是勞動人民的慘苦命運。同時,也傳達出作者目睹農民苦難後的強烈的心靈震撼,表現出對勞動人民的真摯同情。
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號初白,原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海寧(今浙江海寧)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鄉試中舉,後屢試進士不第,康熙四十二年(1703)賜進士,授翰林編修。曾從黃宗羲、錢澄之學。工詩文,尤長於詩。其詩多紀行旅,善用白描手法,對民間疾苦和農村生活也有所反映。晚年有不少歌功頌德之作。亦能詞。有《敬業堂詩集》、《補註東坡編年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