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茅根1兩半(銼),赤茯苓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2兩(銼),郁李仁2兩(湯浸,去皮,微炒),澤漆葉1兩,川芒消1兩,木通1兩(銼)。
【處方來源】:《聖惠》卷五十四。
【方劑主治】:水氣腫盛,咳逆上氣,小便赤澀。
【製備方法】:上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空心溫服。如人行10里,當下黃水1-2升為效。
杏仁散
【藥物組成】: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1兩,檳榔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處方來源】:方出《聖惠》卷四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七。
【方劑主治】:胸痹短氣,心中煩悶。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秘傳劉伯溫家藏接骨金瘡禁方> 雲:
(治跌打瘀血在腹肚內作痛) 生地(五錢) 桃仁(去皮尖,二錢) 杏仁(去皮尖,二錢) 歸身
(一錢) 甘草梢(五錢) 水煎服。如不散,加柏子根三錢,再服。
相關詞條
-
防風散
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 -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中藥典籍《本草綱目》中列舉杏仁的三大功效:潤肺,清積食,散滯。清積食是說...、扁桃仁(俗稱“美國大杏仁”)不可作為杏仁使用。品種分類 杏仁是薔薇科...表皮包裹著褐色外衣的略微成扁卵狀的杏仁。杏仁是生長在暖溫帶的作物的果實...
形態特徵 品種分類 栽培技術 病蟲防治 中藥屬性 -
杏仁[植物果核]
杏仁是薔薇科杏的種子,分為甜杏仁和苦杏仁,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微量苦杏仁苷。脂肪的組成中主要是油酸和亞油酸。 杏仁果長在短距(short spur...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品種分類 栽培技術 病蟲防治 -
山杏仁
山杏仁:別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具有中藥化學成分,能起到抗炎鎮痛作用和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下氣開痹功效。內種皮細胞1列,含...
簡介 藥代動力學 藥理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功效 -
杏仁
杏仁(Bitter Apricot Kernel):薔薇科,原產於中亞,西亞、地中海地區,引種於暖溫帶地區。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以作為休閒小吃,也可...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中藥化學成分 營養成分 -
杏仁龍膽草泡散
杏仁龍膽草泡散,中醫藥方,用於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治風熱上攻,眼目眊矂赤癢。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
補肺杏仁散
補肺杏仁散來源《聖惠》卷六,主治 肺臟氣虛,傷冷咳嗽,傷寒無力,不思飲食。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 -
四順散
來源於(《外科發揮》卷四)。
簡介 開宣肺氣 祛痰止咳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