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

李鈺,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曾任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中華精神科雜誌》總編輯。80年代初,她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多導睡眠圖實驗室,開展了神經衰弱、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礙的實驗研究,並率先在國內開展抑鬱症的神經內分泌研究。

李鈺介紹

李鈺,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曾任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中華精神科雜誌》總編輯,原解放軍上海精神疾病研。80年代初,她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多導睡眠圖實驗室,開展了神經衰弱、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礙的實驗研究,並率先在國內開展抑鬱症的神經內分泌研究。
李鈺,常年坐診南京半山醫院,主張“全面檢查、權威診斷、差異化治療、全面康復、保證療效”的精神疾病治療原則,利用前沿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手段,先後治癒了數萬例失眠、抑鬱、強迫、恐懼、焦慮、躁狂、精神分裂、精神障礙等精神疾病患者。
李鈺主任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一貫主張和積極促進醫學模式從單純的生物學模式向生物、心理和社會的醫學模式轉變,在積極治療各類疾病的同時,應高度重視疾病本身以及所採用的各種治療手段和方法對患者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損害。從生物、心理和社會醫學模式的高度,擇優選擇和制定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身心健康、促進患者社會功能的康復。
李鈺主任擅長針對治療重性精神疾病為慢性病程、功能缺損特點,如失眠、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近幾年主要從事於精神疾病藥物依從性與復發、精神疾病康復研究,對患者和家屬開展精神疾病的管理能力培訓,提高對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以降低和預防復發,受到患者和家屬的歡迎。

社會職務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首任理事長
★中國精神病協會委員
★中醫精神衛生研究組成員
★全國精神疾病早期干預中心理事
★江蘇省司法精神病鑑定委員會委員

專研症狀

李鈺主任擅長治療失眠、抑鬱、強迫、恐懼、焦慮、躁狂、精神分裂、精神障礙等多種精神學科疾病。其精湛的醫術及高尚的醫德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研究領域

1978年,李鈺作為改革開放後首批精神衛生專家,隨衛生部精神衛生專家代表團出訪美國。回國後致力於陝西的精神衛生事業發展,多年來發表醫學論文近百篇,參編各種醫學專著10餘部。
80年代初,她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多導睡眠圖實驗室,開展了神經衰弱、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礙的實驗研究,並率先在國內開展抑鬱症的神經內分泌研究。
90年代進行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礙遺傳病因學研究現在仍在不斷深入當中。同時,她與北京、江蘇省南京市等地教授共同發起全國12個地區的精神疾病流行學調查。
同時,李鈺對自殺學、人格障礙和婦女精神衛生有深厚造詣。她在國內率先開展我國危機干預和自殺預防的工作,並被國際自殺預防協會授予“愛爾溫•潤格獎”。之後她被國際自殺預防協會接受為會員並擔任中國代表,從此肩負起在國內開展預防自殺和危機干預的任務。1991年7月1日南京建立國內首家危機干預中心,以幫助身處逆境的人渡過難關,降低自殺率。她對院外精神病人、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殺問題、服毒自殺病人的隨訪、精神病人的危機干預等都有深入研究。
她組織了江蘇省南京市、杭州、蘇州、濟南等幾大城市的精神衛生工作者,對精神病人的家屬開展親職教育的研究工作,發現開展親職教育對減少疾病復發、提高病人的治療依從性、減輕照料者的負擔均有顯著效果。1992年,她被世界心理康復協會授予“亞歷山大•格蘭尼克”大獎。
2001年,由她牽頭編制的我國第一套專門用於幼兒標準化人格評估工具——《幼兒人格量表》問世。此項工作歷時6年,對全國9大城市2000名幼兒進行跟蹤研究,取得了大量寶貴數據,填補了這一領域的世界空白。
她率先開展對人格障礙的相關研究,指出反社會人格障礙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但在判斷其責任能力時應考慮其社會危害性,而不要輕易判定為限定責任能力。在婦女精神衛生方面首家開設婦女精神衛生門診,成立婦女精神衛生研究室,對經前綜合徵和精神疾病、產後精神分裂症的特徵、絕經期綜合徵與精神疾病、產後抑鬱症的相關因素等方面均有深入的探索。
李鈺主任從醫四十餘年,畢生致力於失眠、抑鬱、強迫、恐懼、焦慮、躁狂、精神分裂、精神障礙等精神方面疑難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她大膽改變傳統的治療模式,運用現代先進醫學設備結合現代生物基因工程、細胞生物學技術和傳統中醫藥理,創造性地將臨床經驗、中醫辯證技術、療效與技巧充分地統一結合起來,對由不同原因引發的精神病(失眠、抑鬱、強迫、恐懼、焦慮、躁狂、精神分裂、精神障礙等精神疾病)有一套獨特的見解和很高造詣,在治療精神疾病方面獨樹一幟,深受患者及同行的好評!
李鈺主任,曾多次獲得市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四十餘年來,李鈺主任堅持“上下求索,博採眾方”。
從事臨床精神疾病治療四十餘年來,其不僅在臨床精神診療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紮實的醫學基礎和出色的患者認可度,更是讓其在整個精神診療領域享有崇高的威望,其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敢為人先的探索精神、堅實過硬的醫療技術、平易近人的行醫風範深受廣大患者和醫學工作者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讚揚,由其主導並研發的GON腦神經平衡調控體系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開創了我院精神科室乃至整個精神醫學領域生物治療之先河,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精神治療領域亦被用作權威參考。
截止2014年底,已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30餘篇為第一作者。其中1988年《精神分裂症與抑鬱症患者視覺P300電位的隨訪比較》、1991年《精神分裂症家系成員血漿白細胞介素6的研究》、1991年《伴精神障礙的Turner綜合徵臨床分析》和1992年《單相抑鬱症患者顱腦CT雙側額葉形態學的研究》獲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成果獎、2010年《GON腦神經平衡調控體系治療精神病原理解析》獲衛生部科研成果一等獎、國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同時,李鈺主任多年來培養臨床精神科醫師100餘人,博士生和碩士生多名,2009年被批准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在《精神疾病療法大全》項目研究組中因表現突出獲先進個人榮譽。 

醫學著作

[1]1983年8月,發表《心理干預和藥物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遞質對治療情感性精神疾病的成效》
[2]1987年4月,發表《中樞神經系統形態變化表現與受體之間結合對抑鬱症情感認知思維的影響》
[3]1988年7月,發表《精神分裂症與抑鬱症患者視覺P300電位的隨訪比較》
[4]1990年3月,發表《氟哌啶醇對MK-801致小鼠高活動性與前脈衝抑制損害的作用》
[5]1991年2月,發表《精神分裂症家系成員血漿白細胞介素6的研究》、《伴精神障礙的Turner綜合徵臨床分析》
[6]1992年7月,發表《單相抑鬱症患者顱腦CT雙側額葉形態學的研究》、《早發性Ⅱ型精神分裂症的家系收集及基因定位》
[7]1993年,著作《抑鬱症中醫證候學研究》、《精神障礙典型病例分析》兩部學術著作相繼印刷出版
[8]1997年3月,發表《精神分裂症患者HTR2A基因多態性與抑制劑的控制作用》
[9]2002年5月,出版《精神分裂症治療效果與結局的評估研究》、《現代精神病學》等專業書籍
[10]2004年1月,發表《大腦形態改變對情感認知改變的臨床研究》
[11]2007年9月,發表《產後的管理MK-801誘導的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前額葉皮層和海馬BDNF的表達譜》
[12]2008年7月,發表《生物蛋白轉變作用多大腦中樞系統遞質受體影響治療精神疾病的作用機制及其效果報告》
[13]2010年3月,發表《GON腦神經平衡調控體系治療精神病原理解析》

 所獲榮譽

1991年國際自殺預防協會授予“愛爾溫•潤格獎”;
1992年世界心理康復協會授予“亞歷山大•格蘭尼克”大獎
1995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成果獎;
2000-2003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精神疾病先進工作者;
2005年獲精神疾病健康衛士杯先進個人;
2007年獲“十大傑出精神科醫生”稱號
2009年獲得“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
2008年獲“國家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0年獲衛生部科研成果一等獎、國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
2013年在《精神疾病療法大全》項目研究組中因表現突出獲先進個人榮譽

專家感言

為心靈和精神布滿創傷的患者找到解脫,重現光明,是我畢生孜孜以求的目標,為此,無所倦怠,不會止步。

李鈺專家建議那些久治不愈,錯診誤診的患者和單純門診服用西藥治療無效者及不承認自己有病的患者。最好住院做全面系統的檢查,做到明確診斷,對症治療。有的患者斷斷續續的治療,這樣不利於病情的康復,一定要做到足量、足療程的規範治療,這樣才能快速穩定徹底的康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