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制宜主義主張:客觀條件對建築設計的制約,無論是來自物質環境或社會、經濟、文化、歷史環境,從消極的方面看,是限制你不再用慣常、老一套的辦法解決問題。從更積極的方面看,則是促進、迫使、啟發你開動腦筋針對特定條件、特定情況根據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則,挖空心思地去想出與客觀條件相吻合、相適應的解決辦法來。一旦想出可行的、不一般的手法和模式,大家看了都會眼睛一亮,可能是別具一格、獨具匠心、蘊含著環境“特色”的方案。於是原來老一套毫無新鮮感的東西就變得煥然一新,鮮明可感了。詩人和藝術家的本領正是要化陳舊為新穎,化一般為有特色,化平淡為神奇,化熟悉為陌生的能力,正如歌德說過的:“不要說現實中沒有詩意,詩人的本領正是在於他有足夠的智慧能從慣常平凡的事物中看到引人人勝的一個側面。”作者簡介
李道增 1930年1月19日生於上海,祖籍安徽合肥。
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留校任教。
1956N1987年任講師,曾被借調到國務院十二年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任土建組秘書。
1979~1982年任副教授,建築系副主任。
1983~1987年任教授、建築系主任。
1984年被勞動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
198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投票通過為“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點的博士導師。
1988~1990年任建築學院首任院長。
1985~1997年任清華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5~1998年兼任北京市建築藝術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