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詠森(“詠”字為繁寫體言字旁)
李詠森(1898~1998),江蘇常熟人。民國13年(1924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此後畢生在上海工作。20世紀20~50年代,歷任《太平洋畫報》編輯、中國化學工業社美術設計、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圖案系教授、蘇州美專滬校副校長等職。1953年後曾任上海輕工業局日用化學公司美術設計組組長、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教授、同濟大學和新創立的上海美專教授。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上海分會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參與發起創立上海水彩畫研究會和上海粉畫學會,並分別擔任名譽會長。精於水彩畫,風格寫實寫意兼融。兼長工商美術設計和粉畫。1988年,與夫人邵靚雲於上海美術館舉行雙人畫展,並因將展出作品中的一部分捐獻給美術館,而獲得上海市文化局獎狀。
代表作
水彩畫有《白菊花》、《繡球花》、《鋼鐵廠的早晨》等。
出版有《李詠森水彩畫選》、《水彩畫臨本》、《水彩畫技法》等。
詠森畫語
畫作的首要功能是給人美的感染,無論是具體還是抽象,古典還是現代,細膩還是粗獷,都應提煉美,表現美,成為反映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載體。
我畢生從事水彩畫創作、研究與教學,早期也研習國畫。雖然這兩者一是西畫,一是國粹, 在我看來,在表現技法上卻有其相通之處。兩者都是以水為媒介,用筆、用色和對水分的控制要求頗為一致。所不同者,水墨畫是通過宣紙本身對水分的吸收滲化過程,達到墨色溶合,深淺虛實的效果。水彩則是以顏料與水直接溶合的比重不同,在不滲水的畫紙上表現畫面的明暗對比與透明潤澤。因此,我在畫作中,常將水彩與國畫技法交融使用,到亦別具一格。
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就能從平凡、真實的景物中發現美感,產生表現生活,反映真、善、美的強烈欲望。寫實派的畫風,就是要在反映真實中,發現美、表現美。如:城市建築的韻律美;亭台園林的古典美;工地的開闊壯觀;自然的鬼斧神工;返璞歸真的鄉間情趣;花卉草木的勃勃生機。
作畫要投入真情。不動情、不寫景。要寓情於景,在天人合一的境地中作畫,作品才能脫離照相式的呆板,達到形神兼備,情景交融。
作畫要細觀察、多吸收、勤創作。我寫生的各種花卉,覺大多數都親自種植過。從發芽、開花到落葉,清晨、傍晚的不同情態和枝葉花冠的結構,都觀察得一清二楚。知其所以然,作畫時的組合、取捨,就心中有數,遊刃有餘。
從師學畫,能比較集中地吸取老師的畫風。然而學無止境,藝海無涯,要善於吸取各家之長,自成一格,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推動藝術的發展。
野外寫生很辛苦。我最後一年去外地寫生是1985年,去普陀山和雁盪山。那年我88歲。為了找個好景點,不惜撐著拐杖,翻山越嶺。找到合適的景點,顧不得蚊叮蟲咬,日曬雨淋。離開生活的積累,一切創作都會變成無本之木,無水之源,也不會有生命力的。
(以下話語選自新中國美術文獻《京滬畫家暢談水彩畫》 1962-07——1962-08 )
十八世紀的泰納?英 以後,水彩逐漸成了獨立的畫種。任伯年曾在我國的傳統筆墨中融匯了一些水彩畫的技法,他常用色彩對比來突出主題,或充分運用水份來烘托空間感,增加畫面效果。
水彩畫性能有局限,但並不能說它不能表達很高的思想性,也不能斷定它不能表現主題鮮明的題材。國外水彩畫也有表現社會生活題材的。
獻辭
(管凱麟 1990年12月於台北)
這裡展現
一位跋涉者的路,
一顆愛的心。
這裡有汗水和辛酸,
更有創作者的幸福。
生命的歷程,
理想的光華。
鑄成了大師的名字
——李詠森。
一位可敬的長者,
一位永遠年輕的情人。
他用自己一粒粒晶瑩的珠寶,
串成了美的項鍊,
——掛在世人的心上。
這是大師的夙願,
也是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