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李萊生,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白渡鎮。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他在馬來西亞涉足橡膠樹種植業,經過二十多年腳踏實地的科學管理、勤儉經營,使自己擁有的橡膠樹種植面積居馬國之冠。他又通過家族控股公司的運作,成為馬來西亞種植業股票市場的一支勁旅。他也成為東南亞種植大王,馬來西亞華人巨富。他生前曾擔任多個華人社團職務。其辭世後,事業已由兒子愛賢等接管。
人物生平
李萊生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父李銘興是馬來西亞的華僑企業家。16歲返回祖籍地學習中華文化。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復出馬來西亞怡保就讀育才中學。畢業後,正當日本南侵馬來半島,他隨父舉家遷移金馬侖,1945年日本投降後返回怡保。此時李萊生正值青年時代,認為知識不足難於在異國他鄉創業。因此,認真學習英文知識,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憑著他已有的中、英文知識和吸取西方的經驗,走上創業的道路。
80年前,其父李銘興得到華僑企業家姚德勝看重,贈送2.02公頃錫礦場給他。李銘興憑著堅韌不拔、勇於創業的客家精神,帶領家人創出一條採礦謀生的道路,開設礦場。李銘興死後,其家族產業由3個兒子接管。1952~1953年,李萊生的三哥和姐夫與友人合資收購了一塊園丘地,認為地下埋藏有豐富錫礦,但經過探測,這塊地根本沒有錫礦。後來,安排李萊生去管理。李萊生把這塊園丘地種上橡膠樹獲得成功。隨後又把霹靂一片占地728.42公頃的橡膠園兼併過來,實行股份制,李萊生是大股東。不久,馬來西亞聯邦鬧獨立,英國人紛紛拋售膠園準備撤離,李萊生趁機低價收購了巴株嘉灣和吉隆坡甲洞有限公司許多橡膠種植園,為他往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李萊生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只要“不斷進行研究,任何種植業,包括樹膠、油棕及可可等,都不會成為日落西山的工業”;依靠“科學、誠實、勤勞”6個字,而科學居首位;誠實與勤勞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成功的因素。他遵循這一原則,在用人上始終嚴格要求每一位新經理“誠實第一”,接著才是“忠心和進取心”。李萊生控制有4家橡膠種植公司,即巴力霹靂公司51.44%股權;葛里尼里公司58.27%股權;巴株加灣公司32.5%股權及吉隆坡甲洞42.17%的股權和倫敦掛牌的KLK。他個人擁有8.9萬公頃的橡膠、棕油、可可園,由李萊生家族所控制的吉隆坡甲洞有限公司目前的總市值達35.62億元,李萊生個人淨值資本約10億元,是馬來西亞著名的橡膠大王。他的業績被海外華僑、華人引以為榮。1971年、1974年兩度被馬來西亞委任為國會上議員;1975年被霹靂州政府委任為市議會主席(市長);1973年被霹靂蘇丹封為太平局紳,1974年封賜拿督勛銜,後又被國家最高元首封賜丹斯里榮銜。
李萊生在事業成功之後,不忘社會公益。不分內外,只要於民有益,於國有利,便慷慨解囊。霹靂福建公會創建培南中學需要用地,李萊生主動贈地八依咕;興建嘉應會館大廈,他出謀獻策,出錢出力;對家鄉公益事業架橋、鋪路、興學育才、扶貧濟危,無不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李萊生在馬來西來華僑社團曾任霹靂嘉應會館會長,霹靂客屬公會名譽會長、霹靂中華總商會董事、馬華霹靂州財政及顧問、萬里望嘉應五屬公會名譽顧問、怡保深齋中學副董事長、育才中學和萬華國小董事等。他以自己的資財和精力為居住國和華人服務。李萊生雖富甲一方,但個人生活簡樸、節儉、平民化。
1993年11月22日在新加坡病逝,終年72歲 。
貢獻
民國22年(1933年),漳州崇正中學經費發生困難,校長林文彬赴南洋募捐,李萊生父子捐贈800叻幣(折值1萬銀元)。抗日戰爭期間,漳州連年發生旱、水災害,李家捐助4000銀元賑濟受災難民。當華僑領袖陳嘉庚發動“獻機救國”運動時,他帶頭捐獻10萬美元的飛機一架。受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福建省政府主席劉建緒嘉獎,並頒發“急公好義”、“愛國先驅”的題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國際反華勢力對新生的中國實行封鎖禁運,而李萊生想方設法通過第三國貿易渠道,轉口出售大批橡膠製品和半成品,支援新中國的經濟建設。80年代,李萊生又向中國出售橡膠、棕油等貨物,促進中馬外貿交易。
1982年8月,李萊生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的邀請,率馬來西亞議會代表團首次訪華。在北京訪問時,李萊生受到葉劍英委員長接見,並用客家話直接交談發展中馬兩國的友好合作和經濟貿易關係。隨後還率團訪問杭州、廣州、廈門、漳州。從1991年—1993年,李萊生先後三次回國訪問,考察長江三角洲和中原地區,決定在上海浦東經濟開發區籌辦甲洞集團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企業。李萊生是馬來西亞議會上議院議員,丹斯里拿督,他作為吉隆坡甲洞集團主席,在為實現中馬兩國建交的事務活動中,做了不少有益工作,1988年被評為“馬來西亞十大企業家”之一,接受馬來西亞政府首相慕沙希旦頒獎,成為國際知名的橡膠實業家。
家庭成員
夫人:梁婉清(李梁婉清),廣東梅州市梅江區人
長子:李愛賢
次子:李孝賢
三子:李順賢
“愛、孝、順”是李萊生為三個兒子分別起的名字。從這,我們也讀到了濃濃的中華優秀文化和客家傳統美德的元素。李愛賢、李孝賢兄弟都是馬來西亞巨富。在“大哥”公司會客室,滿口英文式客家話的李孝賢接受了梅州電視台大型紀錄片《南洋絲路》記者的專訪。
從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李孝賢,儘管客家話不是很利索,但在來自祖籍地梅州的李潔娜面前,一直努力用梅州腔客家話交流。有時甚至是連比劃帶表情表達談話內容。
據李孝賢介紹,他祖父的哥哥李杵臣曾為富豪姚德勝辦事,父親是怡保著名的礦家李銘興。李萊生有14個兄弟,9個姐妹。在14兄弟里,李萊生排行老四。由於是雙胞胎的先出生者,其母親稱他為“大哥”(Taiko)。這也可能就是“大哥”公司名稱的由來了。李萊生認為英文是當時從事工商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的。精通英文,使他能短時間內透過英國人經理及各種管理書籍,學習如何收購上市公司,並成功將家族企業發展為企業家族。為了訓練下一代是他們能接掌他的事業,他的五個子女全都接受過英文教育。
泰柯棕化公司是馬來西亞前十強多元化跨國企業,為東南亞最大的化工貿易商,除馬來西亞外,在新加坡、越南、泰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均設有商事分支機構。
李孝賢表示,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推進,泰柯公司也將考慮調整發展規劃,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投資規模。
李來生先生之夫人李梁琬清女士於2002年捐助成立“ 丹斯里李萊生教育基金貸學金”,並於2005年再度捐獻,設立“ 潘斯里李梁琬清基金貸學金”。兩項基金為新紀元學院學生及其他進入大專深造的獨中學子提供貸學金。在此之前,兩項基金的總額分別為各50萬令吉。經過新一輪的捐獻,兩項基金的總額分別為100萬令吉。李梁琬清是前怡保育才獨中董事長,現為署理董事長,長期支持董教總推動華教,對於協助學子,尤其是家境清寒的子弟深造,更是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