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鎮[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轄鎮]

李莊鎮[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轄鎮]

李莊鎮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地處山東省北部。鎮區南依黃河,與淄博市隔河相望。徒駭河從中間東西穿過,220國道橫穿東西,省道慶淄路南北穿過,北距惠民縣城25公里,東距濱州市40公里,西距濟南市100公里。 該鎮地處黃河下游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以黃河、徒駭河兩大水係為依託,地上、地下水渠縱橫交錯,氣候適宜,是典型的溫暖帶季風氣候。該鎮總面積10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00公頃,人口約5300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 2014年,全鎮實現財政總收入4021萬元,公共財政收入21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589元,工業用電量達到2.1億度,人口責任目標和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2016年11月,李莊鎮被授予“山東省體育產業基地”稱號。 2019年1月4日,入選2018山東特色產業鎮“鄉村振興示範鎮”名單。

建制沿革

解放初期, 李莊鎮原屬惠民縣八、九、十區管轄,1950年改為李莊區。

1958年7月撤區並鄉, 改為李莊鄉。是年秋改為李莊人民公社。

1961年改為李莊區,轄6個小人民公社。

1968年,復名李莊人民公社。

1984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李莊人民公社改為李莊鎮。

行政區劃

李莊鎮現轄8個辦事處,105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李莊鎮位於惠民縣南部25公里處。南依黃河,與淄博市隔河相望。陡駭河從中間東西穿過,220國道橫穿東西,省道慶淄路南北穿過,北距惠民縣城25公里,東距濱州市40公里,西距濟南市100公里。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全鎮實現公共財政收入2280萬元,工業用電量達到2.1億度,全年新增規模型企業2家,新增、更新繩網設備116台套,有15家企業實現了增資擴容,繩網總產量突破40萬噸,產值達41.2億元。

第一產業

李莊鎮農作物種植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1986年農業總收入1104萬元,1997年上升到2922萬元,年平均增長13%,2000年達到4152萬元。 鎮黨委、政府實行技術承包,大力發展林果業。通過多種方式將林果技術傳授給果農。 抓住有利時機進行人工授粉166.7公頃,有效地提高了坐果率。 推行果品套袋133公頃,新技術的推廣套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1996年林果業總產值突破110萬元。1997年新增農田林網333公頃,更新林帶33公頃,全鎮的林木覆蓋率27%, 實現林果業總產值152萬元。 全鎮加強林政管理,做好法制宣傳,落實好林木採伐審批制度,實行有計畫的採伐與更新,合理保護與發展木材資源。2000年農田林網466.7公頃,更新林帶53公頃,溝路渠兩旁植樹面積16000萬米,林木覆蓋率30%。

全鎮緊緊圍繞“建基地、上設施、訂契約、抓服務”的指導方針,搞好獸醫站的基地建設,狠抓發展飼養大戶,成為萬頭牛鄉鎮。家禽存養7萬隻、羊1.47萬隻、兔2.05萬隻,畜牧業總收入232萬元。 1992年,鎮獸醫站開展了肉牛人工授精改良工作。 1994年,全鎮畜牧業總收入3300萬元。1 995年全鎮畜牧業總收入3911.6萬元。1996年,畜牧業生產大抓特種養殖,引進了梅花鹿、蛇、烏蘇里貉等,鎮獸醫站辦起了畜牧養殖示範小區,飼養肉雞5000隻,實現畜牧業總產值3383.2萬元。1997年,全鎮畜牧業總收入3947.1萬元,年末大牲畜存欄2.05萬頭,生仔存養量9820頭, 家禽存養43.27萬隻,羊2.28萬隻,兔10.6萬隻。 位於鎮東的沙珠邢村是全區聞名的屠宰專業村, 已有200年的歷史, 年屠宰量2000噸以上, 產值1200萬元, 創利稅160萬元。2000年,畜牧養殖、屠宰業創產值4200多萬元,利稅200多萬元。

自1995年以來,全鎮社會農機加大投資款額,購置各種新型農機具,農業機械化的程度又上一個新台階。1997年全鎮有柴油機1056台, 電動機70台,汽油機37台,農用拖拉機484台,農用汽車20輛,農用三輪車353輛。2000年李莊鎮擁有各種機動車輛3000輛。 1996年全鎮漁業總產值2.65億元,創利稅1628萬元。

1986年底,李莊鎮已形成縱橫交錯的水利灌溉網。該鎮是惟一的獨立引黃灌區,全鎮灌溉面積2713公頃,占耕地面積的99.5%。1986~1997年間,鎮黨委、政府狠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加大水利投入,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大、 項目多。累計新開挖、清淤河道120條,總長26.3公里,動土98萬立方米,改良荒鹼地333公頃,新建橋涵740座,開挖水庫15公頃。 1996年,特大洪澇災害暴露出水利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鎮黨委、政府吸取教訓,進行了大規模水利建設。 全鎮共出動13.6萬個工日,動土80萬立方米,修排水溝10條,總長8.6公里。其中重點修了排澇工程中的四排乾、杜家乾溝、塔子溝等,動土48萬立方米,擴大和改善灌溉面積667公頃。 1997年對總乾等5條幹渠整理疏浚,累計出工8.1萬個工日,動土17.6萬立方米。 重點對肖家溝進行了配套治理,以防雨季客水倒灌。動用機械挖溝築堰2000米, 修建穿涵2座。並根據黃河水“以河補源、以井保豐”的路子,全鎮共打機井146眼。 1998年,為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鎮主要領導多次跑縣委、縣政府,幾次到地委行署,三次下濟南,兩次到鄭州,幾經周折,獲準修建歸仁引黃閘。在工程建設期間, 全鎮克服資金嚴重短缺等一個個困難,投資578萬元,艱苦奮戰200多個日日夜夜, 於1998年10月建成10個流量的引黃閘。為使全鎮水系適應新閘流量的要求, 先後動土150餘萬立方米,對全鎮四乾36支渠進行清理疏浚,投入35萬元,修建各類橋涵閘100多座, 完善了水利基礎設施,全鎮95%的耕地實現了自流灌溉。如果按每澆1畝地10元,每年澆4次計算,全鎮每年可節省澆地費用160萬元。

第二產業

1986年,李莊鎮有鄉鎮企業1292個,從業人員2093人,總產值1079萬元。其中工業企業1285個, 工業總產值879萬元。 1987年在鎮辦企業中全面推行了廠長負責制,簽訂了廠長任期目標責任書,使綜合體制改革有了新的進展。1988年繼續推行廠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和企業經濟審計制,改革分配製度,普遍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鈎,工資金額浮動,一酬多掛的分配製度,最佳化勞動組合,提高經濟效益,並對一些企業的骨幹項目進行了技術改造。1990年全鎮有鄉鎮企業1761家,其中鎮辦13家。鄉鎮企業總收入1827萬元, 其中鎮辦企業416萬元。 1993年鎮辦企業全面實行了承包制。具體做法是:“一人承包,分割租賃,游離母體,雙包平衡”,利稅、資產分別實行折率。1994年全鎮工商業戶2855家,總產值2.63億元,創利稅1478萬元。1995年全鎮工商業戶3049家,從業8970人,實現總產值4.4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65億元,創利稅1943萬元。1997年李莊鎮企業改革又出現了新的飛躍。鎮黨委、政府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以“三個有利於” 為標準,將10家鎮辦集體企業中的5家通過拍賣或變賣的方式轉為私營企業,明晰了企業產權,激活了內部活力,使企業真正建立起了一套自主經營、自負營虧、自我約束、 自我發展的生產經營機制。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3.10億元,創利稅257 4萬元。 2000年, 鄉鎮規模進一步擴大。全鎮共有企業、工商業戶2489個,從業人數8236人。

1997年4月,鎮黨委、政府召開了班子成員和人大主席、政協主任參加的企業改革專題會議,對全鎮10家鎮辦集體企業進行了清產核資,總資產1350萬元,總負債1500萬元。5月5日,召開了黨政領導成員、人大主席、政協主任參加的會議,經過嚴肅認真、 細緻的討論, 最終選擇了企業拍賣方式。鎮黨委、政府把改革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議程,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和副書記為副組長,分管經濟工作的副鎮長、宣傳委員、經委主任及工商稅務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同時吸收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參加的16人企業改革小組,全面負責改革工作的組織和領導。6月10日,聘請了縣會計師事務所對參與拍賣的5家企業申報的資產進行了整體評估,保證了企業資產評估的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6月29日,建材實業公司、建材廠、酒廠、地毯二廠、體育用品廠等5家企業全部簽訂了拍賣契約。

李莊鎮密目網的生產和加工開始於1995年。東牛村黨支部書記牛孝元帶動了全村加工密目網。1996年全村人均增收1050元,出現了10多個大戶,50多名專門行銷密目網的“大款”。1997年密目網的生產逐步擴散到附近村莊,從事密目網生產的人數3000多人,生產規模由單家獨戶逐漸走向合作投資辦廠。 1997年底有密目網廠6家,密目網機33台,同時吸引湖北等外地客商來鎮興辦密目網廠3家, 密目網的生產和加工已成為李莊鎮個體私營經濟新的增長點。 1998年以來,該鎮把密目網這一新的經濟成長點向主導行業發展。投資100萬元建莆田園, 先後引進福建、湖北等地8家企業。投資1700萬元建繩網大世界,內挖外引建企業38家。 成立繩網質檢中心,規範管理繩網質量。2000年共有密目網機189台,年產繩網40萬噸,產值2.8億元,創利稅2100萬元。

李莊體育繩網分為網、繩、帶3大類,總計12個系列、40多種產品,廣泛套用於競技體育、戶外拓展訓練、休閒健身娛樂和體育設施防護等領域。截至目前,全鎮年產各類體育繩網15萬噸,產值16億元,占國內市場的60%以上,並出口德國、美國、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交易額2000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繼足球網打入巴西里約奧運會後,李莊繩網產品再次打入2022年第24屆北京—張家口冬季奧運會,成為雪上項目賽事指定用品。

第三產業

1986~1991年,鎮郵電支局一直使用磁石交換機,模擬傳輸。1993年起使用數字交換,利用微波傳輸。1994年實施從縣郵電局到李莊鎮的光纜工程,並於1995年投入使用, 傳輸效率大大提高。1994年,建起鎮郵電大樓,安裝交換機1台,村村通上了程控電話, 實現全國直撥。1996年初開始改造交換機,華光JSN交換機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S1240交換機。1997年,地區郵電局在李莊開設1個數字基站,使全縣南部鄉鎮基本實現無盲區。2000年,全鎮電話擁有戶3500多戶。 2016年4月,惠民舜豐村鎮銀行正式營業。 9月,齊商銀行落成營業,成為該鎮的第七家金融機構。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2016年上半年,李莊鎮完成了城區綠化、亮化、排水系統的定期檢修維護。6月下旬,結合前期降雨,對興業路等主要路段的排水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確保了排水順暢。實施了城區弱電下地改造,完成了府前路環衛設施升級。 投資450萬元啟動了14.6公里的農村公路升級改造,著力解決偏遠村莊交通難的問題。加快農村社區服務提升,投資249萬元的華李、曲張等3處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開工建設。

教育事業

李莊鎮[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轄鎮] 李莊鎮[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轄鎮]

李莊鎮建立了人代會教育工作制度,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強化學校管理, 增加教育投入,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一是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二是學校管理進一步加強。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四是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鎮政府還制定了《關於實施〈義務教育法〉的暫行規定》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規劃》,有效地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10年間,學齡兒童入學率始終保持100%,國小在校生鞏固率100%,小學生畢業率100%, 實現了國小畢業生直升國中。 1997年國中畢業生中27名學生被縣一中錄取,7名學生被縣二中錄取,142名學生被縣三中錄取,24名學生升入中專學校。在全縣教學質量綜合評比中,中學列第七名,國小列第六名。1998至2000年,投資80多萬元,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在全縣教學質量綜合評比中,中國小均名列前茅。 2013年4月,共青團濱州市委積極爭取,省希望辦、省青基會、東風悅達起亞集團捐資36萬元,與地方政府配套建設的惠民縣東風悅達起亞希望國小正式竣工。 2016年上半年,李莊鎮投資200萬元完成了實驗中學風雨操場內部設施安裝和高標準校園綠化。投資600萬元實施教育均衡化發展,完成了鎮中心國小整體搬遷,對5處國小、3處幼稚園進行了升級改造和設備更新,資金投入全縣最高,硬體環境取得較大提升。 注重軟實力提升,與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學校和山大附屬中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定期合作交流,開展聯合辦學。李莊實驗幼稚園還被評為省級示範園。

文化事業

1986年以來,隨著全鎮經濟的發展,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全鎮文化的建設,不斷加大文化建設投入,並配備文化工作專職幹部,在鎮政府駐地相繼建起門球場、 燈光球場、 電影院、 投影廳、圖書館各1處。每年“五一”“五四”“七一”“國慶”等重大節日,鎮政府均組織“籃球賽”“文藝演唱會”等文體活動,寓教於樂,極大豐富了幹部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該鎮每年都拿出文藝節目參加全縣匯演,促進了全鎮的精神文明建設。1992年李莊鎮被行署評為全區首批“文化先進鎮”。1997年,鎮政府投資20多萬元,建成電視發射台,自辦文藝節目按時播放,提高了文藝活動的檔次。隨著鎮駐地工業園區的建設,把文化建設也納入了工業園區的統一規劃。目前,工業園區內的文化娛樂一條街已初具規模。

歷史文化

李莊鎮東牛等村的“舞獅子”有100多年的歷史。大劉村、肖家村、朱家村、大孟村的高蹺、旱船也已有100年以上的歷史。傳統戲劇有歸仁村的東路梆子和南孟村的京劇,華李村、大王莊村的呂劇也有多年的歷史。 每逢重大節日,特別是春節期間,這些村均以傳統節目串村走街義務演出,活躍了人民民眾節日文化生活。

交通狀況

李莊鎮內現有城鄉公交線路3條,城際公交線路3條。1995年實現村村通公路,220國道經鎮機關駐地與縣級公路交叉,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方便快捷,一改過去那種每逢雨季人車不能進出的落後狀況。

大事記

1986年, 李莊鎮供銷社實行經營承包制,年營業額460萬元,其中農副產品收購額70多萬元。

1995年, 實現了村村通公路,220國道經鎮機關駐地與縣級公路交叉,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改變了過去雨季進不去,出不來的落後交通狀況。
是年,李莊鎮購買了第一台密目網機。1997年密目網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由單家獨產逐漸走向合作投資辦廠。2000年共有網機189台,年產值2.8億元。密目網的生產和加工已成為李莊鎮個體私營經濟新的增長點。
1997年,李莊鎮推行企業改制,鎮黨委、政府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將鎮辦企業拍賣,轉為私營企業,明晰了企業產權,激活了內部活力,使企業建立起一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生產經營機制。 這一年全鎮工商業戶達到2569家, 從業人員7431人,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3.1億元,創利稅2574萬元。

是年,李莊鎮興建工貿小區。
1998年,省委書記吳官正到李莊鎮視察。
是年,李莊鎮回響黨的號召,發動民眾和全體機關幹部,動員財力,籌資建設了歸仁引黃閘,一改過去的虹吸式引黃灌溉方式,全鎮95%的耕地實現了自流灌溉,一年為農民節約開支160萬元。

2000年,李莊鎮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被評為山東省百新工程試點鎮、山東省中心鎮。2000年該鎮以“中心鎮”建設為契機,再掀小城鎮建設高潮,全年建築面積達到3萬多平方米。
是年,李莊鎮投資興建山東惠民繩網大世界。

鎮區榮譽

山東省體育產業基地

“百鎮千村建設”活動示範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