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機械製造專家
人物簡介
李翰如(1917—1987),男,湖南省湘潭縣人;生於1917年10月10日,卒於1987年3月11日,享年70歲;中國農業機械製造和農業機械化專家。
李翰如從國小習成績優異,1933年國中畢業後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36年畢業後在長沙幼幼國小任教。1937年考入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水利系,1941年畢業於改制後的西北農學院,擔任國民政府經濟部陝西武功水工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併兼職在農學院讀研究生;1943年回西北農學院水利系任教。1945年留學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讀碩士,1947年獲得美國農業機械碩士學位和機械工程職業工程師職稱。1948年他謝絕了美國廠商的高薪聘請回國,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機械農墾處技術專員和湖南分處業務組長,負責在長沙建立示範農場和農機修理廠。
新中國成立後任華北農業機械總廠高級工程師、計畫科科長。1953年10月調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歷任教授(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機教研室主任、農機製造系副主任,1980年至1982年任學院副院長,1982年後任顧問。1981年至1987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學類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常務理事、顧問,北京市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顧問;1979年至1987年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編譯有《農業機械學》(共三卷),主編有《農業機械學》、《農業機械化辭典》、《英漢農業機械辭典》等。
人物生平
李翰如,出生於一個清貧家庭。父親是鞋鋪店員,母親不識字,兄弟姊妹多,生活頗為艱苦。國小念書時,他因成績一直領先,受到湘潭李氏宗族青睞,認為孺子可教,給了幾石“升學谷”,於是考入了當時頗有名氣的長郡中學,由於歷年成績優良,獲長郡的“清寒獎學金”念完了國中。1933年湖南省國中畢業會考時,名列前茅,本可免試升入任何高中,但因學費無著,選擇了可免交費用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於1936年畢業後任長沙幼小教師。
1937年秋,他考取了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陝西武功)水利系清寒公費生,在校生活全靠公費維持,每年還將節餘和寫稿所得寄回數十元接濟家用。1941年畢業於改制後的西北農學院水利系。
李翰如在西北農學院求學期間,正值抗日戰爭前期,日本軍隊猖狂進攻,中國大片國土淪陷。國民政府從南京西遷重慶。由於戰爭影響,在後方念書的大學生,生活甚為艱苦,吃定量“平價米”,靠微末貸金維持生計,學習條件很差,不時還受到日本飛機轟炸的威脅。當時許多愛國學生感到國家民族危在旦夕,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尋求救國之道。李翰如認為:“我國積弱,主要由於民智不開,教育和科學技術落後。救國必須以提倡教育和發展科學技術為主”。於是他下定決心從自身做起,刻苦攻讀,發憤圖強。離開學校後,仍堅持不懈,工作之餘,繼續努力鑽研學術以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學識水平。
1941年,李翰如大學畢業後,任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中央水利處陝西武功水工試驗室助理研究員(後參加考試院建設人員被錄取,鏇即升為副研究員)。1941年秋,西北農學院水利系主任沙玉清教授組建“西北農學院農田水利研究部”,學制兩年,李翰如遂成為研究部的首批研究生,導師為沙玉清教授。李翰如是我國農田水利領域自主培養的首批研究生之一 。1943年李翰如研究生畢業後,在西北農學院水利系擔任教職。李翰如在西北農學院水利研究部讀研及任教期間,在沙玉清教授影響下,熱衷水利及泥沙研究,開展多項泥沙試驗。1945年李翰如發表《黃水滯率之初步測定》一文,提出了基於泥沙重量濃度的渾水粘滯係數計算公式,後來被泥沙泰斗錢寧教授定名為“李翰如-沙玉清公式”。
1945年,為了積極恢復戰後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在時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副主席和國民政府農林部駐美代表的鄒秉文先生倡議和支持下,計畫在美國培養20名農業工程人才。按鄒秉文先生意見,規定總名額20名中,10名應畢業於農科大學;10名應畢業於工科大學的機械工程系,兩者都必須有三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由國民政府教育部在國內公開招考,錄取後由萬國公司全額獎學金。
李翰如剛好符合招考條件,在沙玉清先生鼓勵下,他考取了赴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農業工程系深造名額。於1945年赴美,1947年獲依阿華州立大學農業工程學碩士學位。並根據留學項目計畫,利用假期和完成學業後的時間到工廠、農場實習一年,1948年5月實習期滿後李翰如獲機械工程職業工程師職稱。
至此,李翰如以一個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在一切服從於金錢和權勢的舊社會,他既沒有趨炎附勢,也沒有倚鳳攀龍,完全以自身的高尚德操和刻苦精神,在自己沒有一分錢的情況下,達到了求學進取的高峰,實現了他早年的夙願。
李翰如在美國學習期間,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各參戰國都在全力恢復、重建和改革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醫治戰爭創傷的時期。我國抗日戰爭歷時8年之久,國土大部淪陷,所受災難尤為深重,戰後國力衰竭、經濟蕭條,生產建設百廢待興。李翰如當時切望獻身祖國建設,謝絕了美國一家廠商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國,決心以其所學專長來發展祖國落後的農業機械化事業。
1948年李翰如回國後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機械農墾處(原屬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技術專員和湖南分處的業務組長,負責在長沙建立了示範農場和農機修理廠。當時國民黨政府貪污腐化,農村經濟凋蔽,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哪有什麼搞機械化的意趣。
李翰如建立的示範農場面積僅500畝,就中國農業而言只不過滄海一粟,而機器維修和油料費用又遠非當時農村所能承受。李翰如對此深感不安,他雖然報國有心,但卻回天無術。所幸當時全國解放戰爭風起雲湧,勢如破竹,李翰如感到中國社會將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變革,東亞病夫,康復有望,於是把滿腔希望寄托在共產黨身上。長沙和平解放後,他所在的農墾處在軍代表的領導下,用機械灌溉抗旱,進行農產品運輸和加工,讓機器發揮了作用,受到共產黨的表揚。李翰如由此看到了解放後中國發展農業機械化事業的光輝前景和自己施展抱負的廣闊天地。
1949年,李翰如在北京華北農業機械總廠任工程師、計畫科長期間,運用他的技術知識解決了韌鐵件大批量生產的工藝問題;建立了農業機械成批生產的定額管理制度,使工廠能按計畫圖表組織均衡生產。1952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53年調到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後,是學校頗負盛名的教授,從50年代到80年代,他先後擔任過該校的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院長。
1979年赴馬來西亞參加國際農業工程會議,在會上作了《中國的農業工程教育》的報告。
1980年赴美國考察農業工程教育,與美國農業工程學術界廣泛交流了情況和信息。
80年代還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學門類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常務理事、顧問,北京市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該會農業機械化電氣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農機化研究會研究員,洛陽工學院兼職教授,《當代中國》叢書《當代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卷副主編,《當代中國的農業》卷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農業機械化》卷編委。
李翰如在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現名北京農業工程大學)期間,編輯和翻譯了農業機械方面的專業書籍十餘冊,撰寫了學術論文數十篇。1987年去世時,他正在主編《當代中國》叢書的《農業機械化》卷。
人物年表
1917年10月10日 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仙女鄉。
1936年 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1941年 畢業於西北農學院水利系。
1942年 任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水工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43年 任西北農學院水利系助教。
1945年 赴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留學。
1947年 獲美國農業機械碩士學位和機械工程職業工程師職稱。
1948年 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機械農墾處技術專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農業機械總廠高級工程師、計畫科長。
1953-1981年 任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教授、農機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1980-1987年 任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副院長、顧問。
1981-1987年 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學門類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979-1987年 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1987年3月11日 逝世於北京。
人物成就
李翰如自1953年在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受聘為教授後,從此踏進了中國農業機械工程教育的行列。在以後的30多年中,他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為中國的農業工程教育貢獻了畢生精力。他在擔任農業機械教研室主任和參加系、院領導工作期間,對各個專業的教學計畫,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以及課堂講授、課程作業、實驗、實習、畢業設計等各教學環節都做過細緻深入的分析研究,編寫了大量的教材和教學法檔案,並不斷地修訂、補充使臻完善。他對學生諄諄教誨,既愛護備至,又嚴格要求,亦師亦友,教書育人。80年代初,李翰如看到當時入學的研究生,由於他們在中國小階段正值“文革”時期,未按正規學習,基礎較差,中文不夠通順,錯別字多,標點不會用,就嚴格要求他們在寫選題報告和調查材料時,必須用方格稿紙,一格一字地書寫,否則退回。這樣行之兩年,果然使研究生的文字水平大為提高。
李翰如在教學中,既向學生傳授業務技術知識,也向他們進行品德教育;既在講台上正面宣講,也在日常接觸中潛移默化。大至人生哲理,小至遣詞造句,他都循循善誘,習以為常,筆者就曾兩次親見他糾正學生在“畜牧”與“牲畜”二詞中畜字讀音的差別。
李翰如一貫節儉樸素,留學回國以後,仍保持其儉樸作風。對學校建設,總是儘量節省。在日常工作中,寸墨片紙,都很珍惜。他一直把辦公桌上檯曆的背面作為記事本加以利用。在國外使用的一支活動鉛筆帶回國後還使用了十年之久。他經常打掃庭院,自己燒水、作飯。他的這些優良品德,通過言傳身教,使青年學生受益匪淺。因而他的道德文章,均被青年學生視為楷模。
李翰如雖然長期擔負著教學任務,但對科學研究工作卻一直未嘗稍懈,在農業機械的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設計計算,以及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規劃等方面,先後發表了20 多篇論文。50年代前期設計的5噸韌鐵燜爐,解決了當時農機製造的急需。70年代發表的關於立式割台收割機、水稻聯合收穫機、往復式切割器切割速度、齒紋刃刺切原理等方面的論文,對收穫機的設計理論有所提高。
1978年,李翰如開始研究精密播種聯合農業技術,開始培養這個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這項研究把過去單一的機械技術,拓寬為與精密播種作業有關的綜合技術,它不僅對田間播種作業大有改進,而且對精密播種機械的設計水平也大為提高,這是農業機械化的一個重大發展。
李翰如在學術思想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教育與生產結合。為了使教學和科研能夠反映生產實際問題,他經常下鄉下廠去作深入的調查了解,協助或參與工廠新產品設計和農機拖拉機站的機器改進等工作。50年代後期他帶領青年教師去天津的農機廠研製割曬機,到河北農村參加機械化試點,有時住廠時間達半年以上。1964-1966年在通縣農村長期蹲點,探索建立教學科研基地並協助當地農村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機械化水平,受到北京市科委的表場。70年代初期在河南沁陽縣機械廠協助試製球墨鑄鐵曲軸,在重慶北碚東陽公社研製水稻脫粒機和插秧機。70年代後期,曾在北京小海字大隊蹲點調查農業機械化問題;參加了農業部組織的內蒙古河套地區農業機械化考察組深入盟、旗、社隊。李翰如在進行了這些艱苦工作後提出的調查報告,揭示了許多深刻的問題,對中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很有幫助,同時也使他自己的知識更加豐富。
50年代他領先翻譯出版了《蘇在線上械製造百科全書第十二卷》(農業機械)第1-5章,系統地把蘇聯的農業機械介紹到中國,還出版了《播種施肥及栽植機械》,這是中國第一本闡述種植機械的專著。50年代後期他編譯的《農業機械學》上、中、下冊,大大充實了中國農業機械的學術文庫。70年代校訂和編撰的《英漢農業機械詞典》和《簡明農業機械化詞典》是兩本對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都很有用的工具書。
80年代初他為研究生編寫了農業流變學講義,後來農業出版社函約他和從事水稻土研究的潘君拯合作撰寫《農業流變學導論》,該書在他去世後由他的研究生整理完成,於1990 年出版。這是農業流變學這門新學科在中國的肇始之作。
李翰如在教學工作中一貫注重教材建設,他每學期上課都編印講義,由他主編的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農業機械學》已多次重印,在全國各校使用。
李翰如學識淵博,文章寫得很流利,下筆數萬言,意闊如“芳海”。他在撰寫技術著作時,對遣詞用字,特別是對名詞術語的使用非常嚴謹。例如聯合收割機上的一個將麥穗撥向後方傾斜以利割倒的部件,原來叫“木翻輪”,詞不達意;他在其著作中改為撥禾輪,從此人們相繼沿用,成了標準術語。由於他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因此他主編的詞典出版後深受廣大讀者推崇。和他一起工作的編寫組成員也公認他的嚴謹性和權威性。
80年代初,當中國農業工程由傳統的種植業為主向養殖業、農產品加工等多門類迅速擴展時,李翰如率先在中國對各種農畜產品及農業物料的流變特性開始系統地試驗研究,以期由此開拓出各種農業物料的流變模型,從而揭示各種農業物料流變的特性與共性,並進而將農業物料的流變機理用於農業工程裝備及工藝的設計和分析。這是他在農業工程學術研究方面的一個創造性發展。1981年他在北京農業工程大學首先開始編寫《農業流變學導論》(講義),並於1984年首次為研究生講授農業流變學課程。
流變學始於20世紀初,但將流變學用於農業工程實踐,在國外也剛剛開始,農業物料種類繁多,性質各異,涉及流變性質的類型有:塑性流變(黃油等)、粘性流變(蜂蜜等)、散粒流變(作物籽粒、飼料、土粒、肥料、藥粉等)、固體流變(莖葉等)、纖維流變(棉、毛、麻等)、粘塑性流變(水果等),以及非線性彈性流變(橡膠)等等。這些物料的流變問題研究,國內還是一片空白。李翰如開拓的農業流變學包括物料流變和農作物流變,涉及到生物系統。他在所編寫的研究生教材中指出:“生物系統不同於大批量生產的工業品,它們有生命,經常發生形狀、大小、呼吸的變化,並存在其他方面的生命活動過程,在其儲藏和發育中,體內細胞對體外環境(濕度、溫度、氧、能耗、養料供應等)非常敏感,而且還有一些難於控制的因素。在生物固體中,其彈性隨年齡與生理狀態而變化;生物液體則大多數是不依傳統力學原理而運動的非牛頓流體。因此……研究生物系統的流變是很複雜的,完全採用理論的數學分析和計算方法來處理是比較困難的。”
李翰如率先進入這個別人不敢問津的領域,開拓了這個研究方向。他認為;雖然問題很複雜。但“目前研究生物系統的機械行為(behaviour)還得從力學原理和(一般)流變學開始”。於是他帶領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開始對蜂蜜、食用油、泥漿等的流變特性進行試驗研究,在物質條件並不太好的情況下,一步步向前邁進。不幸的是,當這門學科正在李翰如筆下開始展示出光彩的時候,而他竟與世長辭了。
人物評價
李翰如對祖國,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農機教育事業,都很熱愛。工作勤勤懇懇,40年如一日。
1953年他就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在“整風反右”和“文革”期間,他曾受到不小的衝擊。但他堅信共產主義信仰,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才能使人民生活走向富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政策使他更加煥發革命青春,於198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李翰如對工作任務有高度的責任感。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每有困難任務總是身先“士卒”。1954年春節,新校舍剛建成一幢宿舍樓,尚未供水,家屬都未搬來,職工都回家過節,而他卻孤身一人住在一套空房內,自備繩索、吊桶,在附近的土井裡提水煮掛麵。
1987年他去世的前一天開了一整天的會,次日凌晨,感到身體不適,吃了兩片藥。但早飯後,他還要去上班,經夫人勸阻才未去。不料隨後心臟病突然惡化,中午送醫院後千方百計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李翰如去世後,全校師生都十分震驚,感傷之情溢於言表。在校內同仁悼念他的詩詞中,有以下詞句可以看出人們對他的情誼之深。
“月落星殞人感傷,痛失良師益友。總覺得,音容依舊。筆鋤舌耕四十載,看校園草木鐘靈秀。桃李妍,松柏茂。百年大業流芳久。不辜負,青燈黃卷,晨昏卯酉。可曾記初來此處,破廟、枯井、殘臼。慨而今,白髮皓首。無暇細數當年事,君去也,我亦隨左右。冥府見。共斟酒。”
主要論著
李翰如對中國農業工程界的重大貢獻,還在於他以畢生精力編寫了大量的專業著作。40年來,他編譯出版的農業機械專著共約140萬字,發表論文40餘篇,主編、校訂、審定的教材、詞典等共約400萬字。這些文獻擴大了農業機械專業的知識領域,提高了學術水平,深化了理論分析和設計計算,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影響,成為中國農業機械工程界的寶貴財富。
主要論著如下:
1. 李翰如.西北水利建設.《新經濟》半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1940年.
2. 李翰如.西北水利與國防.《學生之友》第2-3期.1940年.
3. 李翰如.陝西水電資源之利用.《西北資源》第一期.1941年.
4. 李翰如.黃水滯率之初步測定.《西北水聲》第六卷第四期.1945年
5. 李翰如.蘇聯農業機械的分析與評價.光明日報,1954年12月25 日.
6. 李翰如,王萬鈞(譯).蘇在線上器製造百科全書(第十二卷、第1-2章),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55.
7. 李翰如,曹崇文(譯).蘇在線上器構造百科全書(第十二卷、第3章),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56.
8. 李翰如(編譯)·播種施肥及栽植機械.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1956年.
9. 李翰如.鍵式逐稿器的運動分析.農業機械化.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56(4,21~24).
10. 李翰如(編譯)·農業機械學(上、中、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59、1960.
11. 李翰如(主編)·農業機械構造(上、下冊).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1.
12. 李翰如.論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區劃和發展速度. 農業機械化. 1957年第1期.
13. 李翰如.對新農具製造工作中的幾點體會.中國農報.1951年第2期 .
14. 李翰如.國營農場生產機械化的幾個問題.農業機械化.1956年第1期 .
15. 李翰如(主編).英漢農業機械詞典.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6. 李翰如(主編).簡明農業機械化詞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7. 李翰如、潘君拯.農業流變學導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0
18. 李翰如.農業機械化區劃原理——為紀念辛樹幟老師涎生九十周年而作. 《辛樹幟先生誕生九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年5月
19. 李翰如.我國黃土高原區的治理建設與農業機械化初議[J].乾旱地區農業研究,1984,(第2期).
20. 李翰如.試論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學報.1981年第1期
21. 王更生、李翰如.試論我國農業工程教育的發展方向. 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1980年第1期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男,1935年10月22日出生,江蘇省揚州市人。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1960年6月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並留校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教務處長,助教、講師、副教授直至教授。兼職四川省高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學會教育學會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從教三十六年,不懈進取,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大學科進行潛心研究,主講兩大門類共9門大學課程,深受大學本科生與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師的歡迎,被學生譽為“聽其講課如是一種藝術享受”,多次獲教學質量優秀教師稱號;在學術研究上,撰寫編著、主編、參編出版的各種教材與專著計14本,在各類期刊雜誌上發表論文計60篇,包括國際會議的論文及收錄在核心刊物上的論文,內容均涉及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其中以教育論著為長,所提出的諸如人才培養模式與教育改革的不少觀點常為高校期刊轉載引用。
著作、論文曾獲17次各種規格的獎勵,在國內高教研究界享有較高聲譽。還長期主編《電子高教研究》雜誌,使該雜誌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主編過中英文國際電子高等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以其精美的裝幀和極高的編輯質量,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讚譽。在四川省科協與雲南省科協的組織下,為宣傳撰寫科學技術論文格式國家標準,不遺餘力地在兩省眾多城市主講如何撰寫科學技術論文一二千人次,使培訓的工程師們受到極大啟示,影響深遠。所著《電介質物理導論》為全國幾所的重點大學作為本科生教材使用,深受歡迎。
河北方誌學家
李翰如(1858.6―1930.2),河北省晉縣(今晉州市)東留章村人,清末民初著作家、方誌學家。
清光緒十一年(1885),拔貢太學,聲望日隆。
中年後專心講學著書,有文集28卷,並撰成《晉縣鄉土志》、《晉縣誌》,民國5年(1916)獲大總統贈匾“耆德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