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李翰卿字墨林。山東濮縣人。少時家境貧寒,父親早亡。民國初年在天津馬廠參軍,不久進入福建隨營學校學習。畢業後在閩軍第二師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後加入國民革命軍,始任第五十七師營長、該師三四二團團長。1932年,參與對紅軍的圍剿。1934年,參加蔣介石在廬山舉辦的軍官訓練團,結束後仍回原職。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後,李翰卿隨部開赴前線。9月,中國守軍對虬江碼頭一帶日軍發起攻擊。6日晨,五十七師師長令李翰卿率團從天通庵車站東進,直插軍工路。傍晚,到達馮家宅,即與日軍交火,戰鬥非常激烈,一直持續到次日晚。8日,日軍後援部隊趕到,利用陸空聯合火力摧毀三四二團陣地。李翰卿身先士卒,率部拚死抗擊,傷亡慘重。10日,在民慶路一線再次與日軍交戰。12日,奉命西撤,離開了上海戰場。
1938年武漢會戰,第五十七師奉命與第九師駐紮田家鎮要塞,扼守溯長江西入湖北的咽喉重地。9月上旬,日軍第六師團和長江艦隊水陸夾擊田家鎮。李翰卿率部與日軍展開激戰。日軍倚仗其武器優勢和飛機、艦炮的配合,攻勢十分猛烈。而我軍憑藉要塞工事和拚死抵抗,多次擊退日軍進攻。28日,另一路日軍占領了與田家鎮隔江相望的半壁山據點,我軍孤立無援。此時,從武穴西來的4000名日軍突破要塞的核心陣地,李翰卿等無險可守,奉命撤退。
1939年春南昌會戰中,李翰卿率團參加對南昌日軍的-作戰,直接目標是攻占高安。3月23日,李團進入高安以南地區。29日,北渡錦江,進占高安西北的順化鄉後背山、丁家墟等地,取得進攻高安的有利位置。4月22日,對占據高安的日軍發起猛攻,激戰至次日,將日軍打垮,克復高安城。同年秋,第一次長沙會戰爆發,李翰卿部仍在贛北錦江至潦水地區參加對日軍作戰。戰前,五十七師集結在分宜一帶。9月下旬,贛北日軍為配合其湘北主力對長沙的攻勢,從靖江、奉新等地向西、西南各方向發起進攻。李翰卿團隨師由分宜向東迎擊日軍。17日,經衰鋪進抵灰埠一帶。25日,進抵橫橋,配合鄰軍圍攻甘坊、冶城日軍。在橫橋與日軍發生激戰,傷亡較大。27日,攻克上富鎮。從28日起,協同一八四軍主力再攻橫橋附近的日軍,激戰五晝夜,終於攻破。隨後迅速向東向西,參加對日軍第一〇六師團主力的回攻。日軍死傷慘重,狼狽逃向奉新、靖安。
1940年秋,李翰卿以屢次參戰,功勳卓著,升任五十七師少將步兵指揮官。同年冬,五十七師參與對湘、鄂、贛邊區以及南昌外圍日軍的作戰。
1941年3至4月的上高會戰,是正規軍在抗戰中的一部華彩樂章,而李翰卿部在這次會戰中表現極為出色。3月中旬,日軍出動兩個半師團由安義、西山萬壽宮、流湖分北、中、南三路向上高分進合擊。中國守軍則在上高東北方向環設三道防線,準備層層阻擊,誘敵深入,各個擊破。李翰卿奉命率部奮勇阻擊,打退日軍的進攻。23日至25日,又與日軍在白茅山等地展開血戰。日軍先用飛機低空轟炸掃射,繼以步兵衝鋒,李翰卿等拚死力戰,各要點屢失屢復,最終將日軍止於石洪橋、下坡村、土冢之線。這時,南北諸路中國守軍一齊向上高外側日軍壓來,將敵圍困。被圍的日軍,更急突破五十七師陣地,利用地空火力將其陣地工事完全炸毀。李翰卿鼓勵士兵,浴血奮戰,堅守陣地,日軍終究無獲。在其他中國軍隊的強大攻勢下,日軍死傷慘重,殘部突圍北逃,上高保衛戰取得重大勝利。
1941年9月,李翰卿隨部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18日奉命入湘經瀏陽向西。這時,湘北日軍主力抵達長沙以北撈刀河一線,中國守軍決定全線反擊。25日,五十七師奉命前往赤石河、春華山一帶占領陣地。黃昏時分,李翰卿率領先頭部隊抵達撈刀河南岸天鵝山,發現日軍已占領河北岸春華山,並正繼續南犯。他立即下令部隊搶占有利地勢,與敵展開激戰,-聲徹夜不息,擊退日軍。26日,乘勝克復春華山。上午8時,李翰卿又率五十七師展開于楓林港、赤石河、大和塘、丁家山之線,準備向大壩橋、路口畲、麻林市一帶的日軍發起攻擊。日軍的三個師團再次南犯,李翰卿等部與日軍激戰一晝夜,日軍傷亡很大。27日,戰鬥更加激烈。日軍第三師團主力在其航空兵火力支援下猛撲五十七師正面陣地,第六師團主力和四〇師團之一部則迂迴攻其左右兩翼,李翰卿見戰況危及,親率預備隊,由郭公渡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敵背。午後,五十七師傷亡已經達到3000人,戰鬥力銳減,而日軍增援部隊越來越多,攻勢更加兇猛。激戰中,李翰卿不幸中彈殉國。時年46歲。將軍以自己的生命為我軍最終贏得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人物紀念
1943年初,國民政府明令褒揚,追晉李翰卿為陸軍中將。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