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菌性穿孔病

李細菌性穿孔病

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果實和枝梢。葉片受害,病斑初期為水漬狀小點,以後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呈紫褐色,周圍似水漬狀,並帶有黃綠色暈環。空氣濕潤時,病斑背面有黏膜狀菌膿。最後病斑乾枯,病健組織交界處發生一圈裂紋,病死組織脫落形成穿孔。

症狀

黃單胞桿菌穿孔病引起的病斑暈圈較為明顯,穿孔較圓而小;假單胞桿菌穿孔病引起的病斑暈圈不明顯,穿孔呈不規則形。枝條受害後,病斑褐色至紫褐色,稍凹陷,邊緣水漬狀,多呈梭形,常伴有流膠。假單胞桿菌引起的病斑皮層常開裂。病菌也可使枝梢皮層壞死,造成死梢現象。

病原

致病細菌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內越冬。第二年春季染病組織溢出病原細菌,借雨水、氣流和昆蟲傳播侵染。病菌發育溫度為5℃至35℃,最適宜溫度在25℃左右,連續陰雨天或受蚜蟲等昆蟲危害嚴重時,易造成大面積流行。華北地區一般在5月發病,夏季高溫高濕期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合理修剪,使植株通風透光;

(2)注意防治蚜蟲、介殼蟲等刺吸式害蟲;

(3)加強水肥管理,種植穴內切忌積水,施肥要注意營養平衡,特別注意磷鉀肥的施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