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起源
天水武術起源很早。從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時期的天水麥積山石窟壁畫中,就可看到遊獵騎射、力士舉石、戈盾相擊、對打較技等動人的練武格鬥形象,這說明在一千五百年前建造麥積山石窟時,天水武術就形象的被刻劃下來。當時由於漢代形成的絲綢之路,中原和西域各國的舞蹈,角力,都給天水武術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礎。
天水自秦漢以來,連年兵戈紛爭不息,為防禦邊亂,加強軍旅建設,民間習武之風隨之興起。尚武崇勇,勤於鍛練已成為民間的優良傳統,從而湧現出象紀信、李廣、趙充國、李陵、姜維、龐德、魏囂、陳安、符堅等以武功著稱的英雄人物。
近代天水的武術運動更是蓬勃發展,武術名人不斷湧現,僅《秦州志》記載的武進士、武舉人為數眾多。民間的武術家更是層出不窮。代表人物有天水市東門拳師王狗子、“軍營”派武術家孫彥彪、威震武壇的成振剛、曾在北京教授過全國武術名師萬籟聲的王顯齋等。
近年來,天水的武術運動在省、市、縣區各級體委的重視支持下發展很快,各區縣先後成立了武術協會、武術館,在各廠礦企業、街道、村鎮開展了武術健身的普遍活動,湧現出了許多武術新秀:張飛鵬於1982年在全國武術觀摩大會上獲得天齊棍一等獎;趙斌於1983年在全國第五屆全運會上獲鷂子拳一等獎;李淑紅是這批武術新秀中的代表人物。她在近年來的全國武術大賽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1983年在東亞運動會上獲得女子全能第一名,1995年在美國舉辦的第三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上榮獲女子劍術金牌,成為甘肅省首位世界冠軍;為我國武術運動增添光彩,體現了天水武術運動人材輩出的新時代。
所獲榮譽
1996年2月8日榮獲世界武術錦標賽劍術冠軍的天水姑娘李淑紅應邀榮歸故里,天水市委、市政府為其舉行隆重的慶功大會,並作出向李淑紅同志學習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