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199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系,研究方向為生物礦化過程及礦物加工工程。研究微生物與礦物相互作用的機制,利用化工和生物化工的基本原理強化冶金過程,構建生態化礦物加工工業,致力發展清潔氫能源。1990-1992負責MnO2 三相氧化工藝,氧化工段技術負責人;1992年-1998年任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副主任,負責“Na,Ca,V等金屬過氧化物的製備及其催化活化”“水-礦物-微生物系統鐵-錳-釩循環機制”;1998年以來負責國家長遠項目“深海多金屬結核做生物固定化載體”、“大洋多金屬礦生物冶金技術、三相氧化清潔生產新工藝”,自然科學基金“有機廢水還原金屬氧化物廢料的微生物催化作用、堆式原位生物反應器的鐵循環的生化過程”,863項目“極端嗜酸菌共培養及礦業廢棄物利用”,973子課題“水-礦-微生物系統中極端微生物催化與轉化”,中科院-印度科學院國際合作交流項目“洋底生物礦化過程及大洋複雜礦物綜合利用”。
人物榮譽
承擔河北和河南省重點產業化項目“低品位複雜礦生物法綜合利用”以及微生物燃料電池和生物-化學發光檢測、BOD線上檢測等方面研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餘篇,申請國家專利8項,授權2項。負責的“大洋多金屬結核及氧化錳礦生物還原浸出”項目通過中科院鑑定。“氧化錳礦微生物還原浸出及綜合利用”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建立一系列示範工程的基礎上,形成了氫能源和礦物資源利用技術平台。合作編著《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