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樹芬,原籍廣東省台山市附城香頭墳村,1887年出生於香港西環。祖父李進聖,是經營航運的實業家,擁有大洋船(俗稱大眼鶸)十數艘。李樹芬父輩有兄弟4人,其父為最幼,名作武,字學栢。學栢婚後偕夫人黃銀寬與三兄學松在香港經營茶葉出口及“金山莊”等業務。後來,學栢又赴美國,在舊金山開設煙行。不料,學松居心叵測,設計陷害,謀奪所有產業。學栢被迫回到鄉下私塾任教,樹芬也隨父就讀。李樹芬12歲那年畢業於鄉間國小,旋寄居於廣州市外祖父家,轉人中學攻讀。其時,其父經友人推薦,赴美國波士頓城任兆英祥商店司理,因為待人忠誠,任事負責,深得中西人士信任,業務蒸蒸日上。為了更好地栽培兒子,父親決定把他帶來美國,李樹芬於是停學隨其舅父赴美國波士頓城。途經加拿大滿地可城時,他偶在街頭欣賞一間鐘錶店的櫥窗時,被一頑童用石子擊破其頭皮,血流滿面,傷口竟有幾英寸長,送臀院消毒縫合。復原後,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傷痕,不但毫無痛楚,而且平滑如昔。由此,李樹芬對西方醫術的神奇,遂生嚮往之情,暗中立下了對西醫尋源探奧的決心。
成就:
前期
在波士頓城,李樹芬日間專習英文,夜間隨父補習中文,星期日則跟波特夫人習讀聖經。波特夫人是一個善良的中年美國婦女,對該地華僑幫助甚多,曾資助一個華籍學生就讀哈佛大學至畢業。因此,華僑對她深具好感。李樹芬除星期日跟波特夫人學聖經外,每逢周四,他還到波特夫人家裹補習英語會話及學習車縫家政。這樣的日子很快就過了4年,到他16歲那年,父親因退休回國,李樹芬也隨行返鄉,並承雙親之命,和寶珍女士結婚。
婚後,李樹芬隨父親再度赴港,人拔萃男書院學習,專修英文兩年,取得大學預科資格,然後轉而考進了香港西醫學堂。在學數年間,每逢寒暑假期,李樹芬都回鄉度假,並運用所學到的知識為鄉親服務。那時鄉間醫生缺乏,不少鄉親得知樹芬回鄉,紛紛上門求醫,他都很樂意為病人解除痛苦。有一年夏季,外祖母家鄉痢疾流行,他便攜帶大量藥物,與另一同學一起策馬前往救治。該村頗大,居民眾多,患痢疾者竟達70餘人。李樹芬帶去的所有針藥很快用盡,隨即到離該村幾里遠的小藥房配購,再攜藥跑回來為病人施藥。那次出診,雖然辛苦勞累,李樹芬卻覺得是學醫者應盡的一分職責,同時也是臨床實習的一次好機會,十分認真地為病者診治,毫無倦意,深得鄉親的敬佩。
李樹芬在香港西醫學堂勤奮攻讀了5年。190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獲得內外科學士學位。一出校門,希加牧師便介紹他到公理學校擔任英文教員,但摯友陳元英卻極力主張他繼續研究醫學,並資助其留學費用。於是,李樹芬就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系繼續深造。
愛丁堡大學醫學系,向來名氣較高,當時我國留英學醫的學生,大都願到該校就讀。該大學教授,都是享譽國際的名醫學者,治學嚴謹,對學生的要求也較高。李樹芬在註冊入學時,學校當局認為香港醫科畢業的學生普遍水準不高,對李樹芬能否完成學業表示懷疑。李樹芬就加倍用功,經過兩年的苦心研讀,終於通過考試合格,於1910年在愛丁堡大學畢業,獲內外科醫學學士銜。在畢業典禮上,校長致詞時提到,在愛丁堡大學的歷史上,李樹芬是第一個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此銜的學生。畢業後,李樹芬又得到清政府贈予的免費學位,所以又繼續在愛丁堡大學修讀一年,兼獲熱帶病學和衛生學學士銜。1911年,李樹芬學成歸國。
中期
在讀書期間,李樹芬既是一個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同時他還是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活躍分子。早在1905年,他由李白重介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人會儀式是在香港好萊塢道《中國日報》社閣樓由陳少白主持的。李樹芬人會後,積極活動,曾在香港等地籌得港幣60多萬元,用於支持民主革命運動。
李樹芬從英倫回國後,因為身為“官學生”,奉清政府的命令,到東三省南部向總督趙爾豐報到。當時東北疫症流行,趙總督見過李樹芬之後,立即委派他為南滿防疫總醫官,並囑其回家省親後上任。李樹芬辭別爾豐後,隨即南下回鄉。當時,革命黨人武昌起義已成功;,革命形勢如火如荼,燃遍了華南各省。李樹芬乘回鄉之際,脫離清政府投身革命運動。因他早已是同盟會員,當途經上海時,被當時是同盟會南方支部部長的胡漢民派任為總軍醫。於是,李樹芬便日夜忙於組織醫衛人員救護傷兵及受傷同志,把回鄉一事丟在腦後。廣州光復後,胡漢民又委任李樹芬為購械專員,專程赴日本洽商購買軍械事宜,並請日本政府宣布承認革命政府為中國合法政府。李樹芬赴日本後,多次找日本軍政部部長洽商,因日方遲遲未表態支持,李只好先回國。就在回國途中,接到日本政府電報,邀他回東京繼續磋商。經李氏的努力,日本政府不但表示正式承認革命軍政府,且允許無限制供給軍械。1911年12月,革命軍用李氏從日本購回的軍械,裝備好軍隊北上光復了南京。
民國初年,李樹芬在廣州被委任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衛生司長(當時只設衛生司長不設衛生部長)兼臨時總統府醫事顧問,並曾對孫中山先生所患肝癌的診治,發表過中肯的意見。但當時由於政局仍未統一,國內軍合割據,內亂頻仍,李樹芬在衛生司任上雖努力盡職,動員和組織民眾同各種疫情作戰,並制定各種防病治病措施,卻無法貫徹執行,只好辭職回港,專心懸壺行醫了。此時,李樹芬因與前妻彼此個性及興趣各不相同而離婚。待數年後,他邂逅了陳珍女士,才重結百年之好。
1920年,李樹芬不幸染上了肺病,後轉為肺炎,迫得暫停業務,易地休養。他曾赴浙江杭州西湖及歐美等地作長期旅行,經18個月後始告痊癒。自此,李樹芬對肺病的治療,尤其是對外科手術的治療,更加悉心研究,又再赴愛丁堡母校深造。研習了一年後,獲得愛丁堡皇家外科手術學院會員資格,專於婦科學及外科手術學。他在愛丁堡大學完成這一段學程後,即回香港。在香港,李樹芬第一個成功地採用了外科手術來治療肺病。他所施用的療肺手術方式,包括腦神經切除術、肺尖腔局部萎陷術、人工氣胸術、胸膜內外肺松解術、胸膜腔射油術、胸廓成形術等;後來,他更發明了用於切除扁桃體的儀器一—“李氏自動綁結器”。此儀器後被一美籍外科手術醫師稱為“中國謎”。在李樹芬的醫案中,曾成功地做了不少罕見的病症手術。例如,一宗施割膀胱石症,該石之大,幾乎占膀胱全部,至為駭人;另一宗令人難以置信的病例為卵巢瘤,患者為一中年婦女,該瘤之大,致使該婦女無法行動,而站立時,腹部有如懷鼓。由於瘤體過於龐大,手術須分作兩階段施行:先將腹部的積水抽出,使腹部血脈恢複流動,然後進行第二段手術,剖腹割除卵巢內的毒瘤。手術宣告成功,該婦女也隨後復原出院。李樹芬高明的醫術引起港英當局的重視,1922年授予李氏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職銜。
1923年,李樹芬被廣東省當局邀任為廣東公醫學院(即現中山醫科大學的前身)院長,任期為兩年。他接任醫學院院長後,公醫學院百事待興,瑣屑繁雜,諸事躬親,加以樓宇不足,無從擴展。同時,需欵額大,財政支出困難,他就自願赴美國籌欵,環行美國各地,費時近一年,籌得欵項50多萬美元。學院對此筆欵項,大半用在建設解剖學與生理學兩系,及購置必需儀器。因之,學院的設備及各項課程,均已與大學水準相同,南京教育部遂批准將廣東公醫學院正名為廣東公臀大學醫學院。同時,李樹芬也被推為該大學監督。任廣東公臀大學校長兩年期滿後,他便返回香港,再度懸壺濟世。不久,他應趙學、尹文楷及關心焉三位醫學前輩之邀,出任香港養和醫院院長。1926年,李樹芬又被推選為該院董事局主席兼該院院長。接任後,他將該院的英文名稱改為。HONGKONGSA-NATORIUMANDHOSPITAL。,中文名稱仍為。養和醫院。,他同時還改組了醫院的機構,擴充了手術室,增建了新的院舍。1932年,新院終告落成。新院計有產科部及28問私家病房,每間均有9尺寬的騎樓,面向花園;後有走廊,面向後山園林,設計美妙,被前香港醫務總監譽為“全遠東之冠”。
由於醫院擴大,護士不足,而香港又經常缺乏護士,故大部份護士要由廣州聘來。1927年,養和醫院經香港當局準許,設立護士學校,培養人才。至1934年,養和醫院又獲準設立產科學校,以適應社會需要,使養和醫院的醫療及護理功能日臻完善。
養和醫院在不斷擴展中,而業務也不斷地龐大起來,一切已具規模,業務亦漸上軌道。故李樹芬的事務,亦隨之不斷增加。那時,其弟李樹培適在歐洲深造完畢回港,兩兄弟乃共同攜手,另設立李樹芬醫務院。在院務與私人業務極繁忙中,他仍利用工作餘暇,獻身於社會。1932年,他經競選獲任為香港衛生局委員。此外,還曾任香港政府行政局及立法局議員,聖約翰救傷隊區主任及外科醫生、香港中華醫學會會長、醫務委員等職。自1934年開始,他被香港政府任命為“非官守太平紳士“。
後期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之後,李樹芬的住家被日軍洗劫,養和醫院也經常遭受日兵騷擾,但他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與日本軍官周旋,盡力保護朋友及醫院護士,濟助被關進集中營中的友人,因而受到日軍的三次審問。但日軍也想利用李樹芬的聲望,迫他出任香港中日醫學會會長之職。李樹芬不願出賣良心,經過周密的策劃,終於在友人的幫助下,於1943年8月1日避過了日軍的監視,逃出香港,回到祖國大陸,開始了他的長途旅行。他先後到過桂林、昆明、重慶等地和印度、英國、美國。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u月,他立即趕回香港,以董事長兼院長的名義,接收回香港養和醫院。當他重返時,這所離別了不及兩年半的醫院,已面目全非,樓房破敗不堪,內部各種設備,如手術儀器及其他設備等,幾乎全部損壞;所有供病床使用的毛毯及床單等物,幾乎全部腐爛發霉。李樹芬為此苦心策劃,戮力營謀,乃得規模復具,業務重振,使醫院病床增至350張,後來更增至500多張。這樣,養和醫院便成為當時亞洲甚至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私立醫院。
李樹芬對醫療事業的貢獻及其精湛的醫術,不單獲得港澳同胞的公認,而且在國際臀療界中亦享有聲譽。1956年李被推為美國胸科學會監察委員,1961年又被日內瓦國際外科學院授予名譽院士的榮銜。1963年3月3日,美國的胸科學會舉行國際胸科大會,推舉李樹芬為該胸科學會主席,他的醫學基金會,亦在此時舉行成立典禮。
李樹芬不但是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而且是一位慈善的社會福利者,他為造福社會和培植下一代,於1963年以他的資產在香港成立了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對促進醫學教育科學研究、慈善贈臀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1964年,李樹芬榮獲美國國際外科學院“國際百周年傑出外科醫師”獎。1966年李樹芬病逝,終年79歲。李樹芬之弟李樹培先生,現任香港養和醫院董事長兼院長、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主席,他秉承其先兄李樹芬先生的遺志,熱心於家鄉的教育事業,從基金會中撥款港幣150萬元在家鄉興建李樹芬紀念中學,該校已於1986年全部竣工,為本邑培育英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