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樹田,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參加工作後在鹽場工作。1996年7月至2001年12月,擔任河北省長蘆黃驊鹽場黨委書記、場長。
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原公司重組,擔任河北長蘆黃驊鹽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2年3月至200年8月,原公司重組,擔任河北長蘆滄州鹽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原公司重組,擔任中鹽長蘆滄州鹽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原公司更名,擔任中鹽長蘆滄州鹽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現任中國鹽業協會副理事長。
主要事跡
1996年的長蘆黃驊鹽場,年虧損達1530萬元,李樹田上任的第一天,剛走進場部大院,一群要賬的人就圍住了他。第二天下午,李樹田趕到德州化工廠去清欠,開始了艱難的要賬、借錢之路,後來,企業能正常經營了,李樹田卻累趴下了。
鹽場當時實行的是計畫經濟條件下的產銷體制,企業沒有經營權。李樹田感覺到,產銷體制不改,鹽場早晚要垮掉。於是,他找到鹽務局主管領導,要求放開生產企業的銷售權,由企業直接進入銷售市場,直接進行結算,自行進行清欠。經過幾番爭取,1998年10月,李樹田從省鹽務局要回了原鹽銷售權的批文,在全省鹽業生產企業中率先進入了市場。
接著,李樹田在產品上做起了文章。企業曾投資近2千萬元建了精製鹽廠,因為虧損已經停產一年多了,他知道,精鹽廠虧損的原因不是這個項目不好,而是產品品種單一、設備老化,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於是,他決定再投入800萬元恢復精鹽廠,更新設備,增加品種。當時,不少人反對,認為好不容易收回這么一大筆錢,現在這么困難,到處都需要錢,又要把它投進去,如果再虧損了怎么辦?聽到這些議論,他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正是因為困難,我們才要把錢用在刀刃上、用在能出效益的地方。”
精鹽廠恢復生產了,僅2個月就見到成效,第二年就收回了投資,效益逐年上升。到目前,食用鹽已達到10萬噸生產規模;並相繼開發出洗浴鹽、特種鹽、日曬鹽、飼料鹽等系列產品,成為新的效益增長點。
多年來,溴素廠產量一直徘徊在200噸左右,每年虧損上百萬元。李樹田通過對市場的調查,看準了開發溴系列產品的商機,看到了企業充沛的鹵源所蘊涵的財富。經他提議,決定對溴素廠進行技術改造,把原來的鹼法提溴改進為酸法生產,使每噸溴降低成本上千元;投資3000多萬元,先後建起了兩個年產1000噸和一個年產3000噸的溴素廠,溴素產能由原來的200噸增至5000噸。在此基礎上,又開發出了系列溴產品,為企業創造更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