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祠[綿陽景點]

李杜祠[綿陽景點]
李杜祠[綿陽景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杜祠在綿陽市東2公里的芙蓉溪東岸。後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 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後為蔥蘢的富樂山。現存大門、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畝,工部祠為單檐懸山式抬梁木結構建築,面積120.96平方米。水榭體量較大,為單檐歇山式頂,抬梁結構,長15.4米, 寬5.9米,橫跨於水池之上。四周有圍牆,園內有花圃,環境幽靜,景色宜人。近 年已修葺一新,遊人絡繹不絕。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仙聖堂 仙聖堂

據《綿州志》載:李杜祠系西漢中國針灸創始人涪翁、東漢著名遊方道士李意期鶴居之地。唐初,州人在此建

治平書院,成為接待文人學士吟詩作文、修身養性的地方。

唐乾元二年(759年),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從同谷(今甘肅成縣)入蜀,沿陰平和金牛古道經劍閣、綿州到達成都。

唐寶應元年(762年),杜甫送世交好友、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還朝,再次來到綿州。杜甫送別嚴武,正欲返回成都,不料成都少尹、劍南兵馬使徐知道叛亂,斷道綿州,成都處於混亂之中,在綿州刺史杜濟和友人勸導下,杜甫在綿州暫居了下來。

李杜祠 李杜祠

他從這年的夏天一直住到秋天才應梓州(今三台縣)刺史之邀前 往梓州。杜甫在梓州居住近兩年。

李杜祠 李杜祠

其間,或赴地方名流之邀,或看望老朋友,又常往來於綿州。杜甫暫居綿州和數次到綿州,都在治平書院居住。

碧綠的芙蓉溪水,優美的治平書院,給杜甫留下深刻印象。

在後來的詩中稱此處為“左綿公館”。 唐寶應元年(762年),杜甫流寓綿州,住綿州治平院(又稱左綿公館、海棕館),在東津觀打魚後,寫下《東津觀打魚歌》、《越王樓歌》、《海棕行》等吟詠綿州的詩作18首。

宋代至清代,陸游、唐庚、趙蕃、果親王、李調元、翁同和等名士先後到其地尋覓杜甫遺蹤,留下不少詩篇。

清郡人、黔江教諭吳敏齋以倡文風、造福桑梓為己任,散私財在綿州城南修建治經書院,建校舍數十間,仿宋人思賢故事,築室紀念揚雄、李白等人,於南山建十賢堂,祀漢杜微、李仁等鄉賢。

他鑒於李白為綿州昌明人,杜甫流寓綿州,悅左綿山水,放懷歌詠,兩人同為詩宗,為後人所敬仰,綿人宜建祠並祀之。

囑其子吳朝品日後修建李杜祠,為桑梓增色。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吳朝品在綿州東郊芙蓉溪畔、相傳為唐代治平院舊址地方購地6畝,建造了李杜祠。

李杜祠背依東山(第一山),面臨芙蓉溪,占地面積4 000平方米,由大門、正殿、春酣亭、問津樓、樂樓、荷花池、水榭斫膾軒、照壁等建築組成,照壁上橫書“巴西第一勝境”。院內竹樹繁茂。

大門為八字形牌坊形,門楣上方嵌有吳朝品手書大篆“東津”石匾。大門兩邊有:“打魚斫膾修故事;淡煙喬木隔綿州”楹聯。

李杜祠取古人詩意修建,殿堂、樓、台、亭、榭、池、館均有。新中國建立後,李杜祠長期作為國小校舍。

1981年,綿陽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布李杜祠為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4月,綿陽市(縣級)文化局補償李杜祠村國小人民幣3萬元,國小遷出李杜祠擇地另建,從此李杜祠歸屬文化部門管理。1986年6月,綿陽市人民政府公布李杜祠為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李杜祠為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規模

綜述

綿陽李杜祠景觀圖片二 綿陽李杜祠景觀圖片二

李杜祠修復工程於1994年10月竣工,占地面積擴大到5 106.66平方米,新建門樓、問津樓、春酣亭,維修了清 代建築工部祠、斫膾軒,疏浚、擴大了水榭水面,綠化了園林。1985年,市建委及施工單位在市區馬家巷11號拆除吳朝品舊居時,在天花板上發現古碑拓片431件,其中漢碑拓片15件,兩晉、北周、隋碑拓片14件、唐碑拓片171件、明碑拓片9件、清碑拓片197件,均系國內名碑拓片,有的原碑已不存在,故彌足珍貴。根據混在其中的信件、契約及吳氏墓志銘拓片內容,證實為吳朝品家藏。這批拓片已移入李杜祠供人鑑賞。

正殿

綿陽李杜祠 綿陽李杜祠

坐北向南,為單檐懸山頂抬梁三間九架木構建築。殿正中祀李白、杜甫,兩側配祀黃庭堅、陸游、鄧文原、趙鵬飛。中懸“頓慚雙宗”匾額由川南名士包弼臣書寫,殿廊兩側各立一碑,左為《李杜祠記碑》,記建祠經過,由吳朝品撰文,鹽亭教諭馮詩書寫。右碑為《古春酣亭記碑》。

問津樓

一樓一底重檐式建築,以杜甫《東津觀打魚歌》以及《李十二白二十韻》中“莫怪思波隔,乘槎與問津”得名。樓前立“杜工部觀打魚處”石碑。

斫膾軒

得名來自宋陸游尋杜甫遺蹤的詩作“走馬朝尋海棕館,斫膾夜醉舫魚津”詩意,又名“尋棕問魚之舫”。下鑿有水池,水池上建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九架卷棚頂抬梁式建築,內為敞廳,四周為花窗欄柵走廊,臨池飛來椅,建築面積267.38平方米。1994年修復後,疏竣、擴大水面至200平方米。

無名亭

綿陽李杜祠景觀圖片三 綿陽李杜祠景觀圖片三

西漢末年,王莽亂政。涪縣來了一個隱者,常在涪水垂釣,遇有病人,則以針灸治療。問其名姓,總笑而不答。人們便稱他“涪翁”,又稱他“漁父”。涪翁的故事,《後漢書·郭玉傳》有載:“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漁釣於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時而效,乃著《針經》、《針脈法》傳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高亦穩跡不仕。玉少師事高,學方診六微之技,陰陽隱測之術。和帝時,為太醫丞,多有效應。”吳朝品在李杜祠里建一小亭,內立漢涪翁畫像石碑一通,由綿州城守都司何貢三摹繪,郡人、前清進士陳辛湄撰文、吳朝品刻石書贊,小亭以漢涪翁末留名氏,以“無名亭”名之。

春酣亭

創建於宋。唐、宋時,綿州芙蓉溪畔木芙蓉夾岸,每當秋霜搖落、木芙蓉盛開之時,州人多載酒游溪,盡興而歸。宋熙寧六年(1062年),綿州知州唐庚游溪詩中有“人間八月秋霜嚴,芙蓉溪上春酣酣”句。宋淳熙九年(1182年),綿州知州史祁於芙蓉溪畔建亭,取唐庚詩意名“春酣亭”,刻石立碑。元代末,亭被洪水沖毀。明成化二十年(1476年)知州計用是感其舊刻漫滅重刻。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州唐平在原址重建春酣亭,請淮右名士徐楠撰文刻石立於亭旁。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夏,芙蓉溪暴漲,春酣亭、碑石及夾岸木芙蓉再被沖毀。吳朝品建李杜祠時以春酣亭為州之名勝重建祠內。亭八角攢頂,上掛“春酣亭”匾額。亭柱有“芙蓉溪上緋紅集;豆子山前瓦鼓歌”楹聯。郡人崔映棠重寫《古春酣亭記碑》,刻石立於正殿右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