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溪 的作品
五代時,北漢的麟州刺史楊信有子楊崇貴,後更名楊業,曾任北漢建雄軍節度使,歸宋後,成為抗遼名將,人稱“楊無敵”。楊業娶德州折氏為妻,生七子,為延朗、延浦、延順、延玉、延環、延貴、延彬。楊業同四子延玉戰死疆場,長子延朗(後因朗字犯聖諱,更名楊延昭)則名揚沙場,遼兵懼其勇猛,呼其為“南斗六星楊延朗”,久而久之,在民間演化為“楊六郎”。
楊延昭有四子,其中三子楊文廣,字仲容,抗西夏,平叛將儂智高,屢立戰功。楊家將後代還有六郎楊延貴之子楊宗閔、延貴之孫楊震,延貴之玄孫楊存中(楊存中是小校出身,後來成為抗金名將);大郎楊延昭的八世孫楊價、九世孫楊文、十世孫楊邦憲。宋末,楊價祖孫三代在川黔一帶抗元達45年之久,直至宋亡。
從北漢的楊信到宋末的楊邦憲,楊家將共傳十三代。
評書《楊家將》中的許多人物都有史可考:如楊信演變成楊袞;楊業演變成楊繼業,尊稱楊令公;楊業妻折氏演變為佘賽花,後尊稱為佘太君;楊文廣由楊延昭之子變成了其孫,這中間虛構出一個楊宗保來,這人名可能與六郎楊延貴之子楊宗閔有關;傳奇人物宗保之妻女將穆桂英則與鮮卑族慕容氏有關。
關於楊家將的故事,早在南宋時期就有《楊令公》、《五郎為僧》等話本流傳。元明雜劇中有《吳天塔孟良盜骨》、《謝金吾詐拆清風府》、《楊六郎私下離關》、《八大王開詔救忠》、《楊六郎調兵破天陣》、《焦光普活拿蕭天佑》等多種,其中不少情節被後來的講史小說和評、鼓書所吸收。
明代初年,產生了第一部描寫楊家將的中篇小說。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間傳說、話本、戲文中的楊家將故事集中起來,編成長篇小說。現存作品兩種,一種是《北宋志傳》,後易名《楊家將演義》,五十回,描寫了楊繼業祖孫三代的事跡;另一種是《楊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義》,五十八節,描寫了楊家五代的功勳,在前書的基礎上續寫了楊文廣、楊懷玉兩代英雄。此外,《四遊記》里的《東遊記》中穿插了“楊家將大破天門陣”的神怪故事;《水滸傳》中也有楊門後代青面獸楊志的記述。清代以來,根據《楊家將演義》改編的還有《北宋金槍全傳》、《兩狼山》、《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平閔十八洞》(即《楊文廣徵南》)等中長篇小說。此外,《說呼全傳》、《萬花樓》、《說岳全傳》諸書中也穿插了一些楊家將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說書藝人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評書、鼓書,代代說唱。評、鼓書中的《楊家將》,又名《盜馬金槍》,主要描寫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至“天門陣”止,現評書名家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全傳》即是此版。
本世紀20年代,天津藝人白文生、王德鈞續編了《呼楊合兵》、《小五虎》二書,增加了楊文廣徵南、楊懷玉征西等故事。30年代後,東北藝人又在此基礎上添頭續尾,才形成了“楊家將十代英雄傳”(十代英雄傳書目簡介內容,詳內本期的“書目介紹”欄目)。
楊袞是“楊家將”的先祖、楊繼業之父,史實上乃是殘唐五代時期的北漢麟州刺史楊信。但是,在傳統評書和戲曲里,都把楊信說成是楊袞。評書中楊袞及是原唐末潼關名將金刀楊會之子。
傳說火山王楊袞是殘唐五代時期的一位愛國名將。但現存元刊本《新編五代史平話》和明刊本《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卻沒有火山王楊袞的故事。只在清人吳璿據話本《飛龍傳》改編的小說《飛龍全傳》第五十回,才提到了關於楊繼業之父楊袞。在清代的戲曲中,有《楊袞教槍》、《銅錘換玉帶》等劇目。
傳統評書《天漢山》中,有一段楊袞幫助高懷德、高懷亮兄弟團圓的故事;在《趙匡胤演義》“二下河東”里有“泗水關趙匡胤會楊袞”、“走線銅錘換玉帶”的故事。
火山王楊袞,因其處於梟雄爭帝、外敵入侵的五代時期,百姓受著內憂外患雙重塗炭。當時真正的英雄,不受帝王制約,只靠結友聚眾創業圖存。這就使楊袞形成了既反梟雄、皇帝,又反外敵入侵,更重朋友義氣和熱愛平民百姓的博大胸懷。其次,也是由於楊袞所處的時代,決定了楊袞的性格既有倔強、大膽、寬厚、百折不撓的一面,又有莽撞、自負、好勝、放蕩不羈的一面。評書力圖通過對楊袞成長過程的描寫,運用一些生動具體的情節,塑造一位性格既高尚又複雜的英雄形象。
關於楊袞的精彩故事有“楊袞拜師學槍藝”、“走太原會李克用”、“金家嶺楊袞招親”、“五龍二虎會彥章”、“楊袞自立火山王”、“火山王逐遼兵”、“柴世宗邀請楊袞戰劉崇”、“泗水關趙匡胤會火山王”、“走線銅錘換玉帶”等情節等情節。在《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中,有“五龍逼死王彥章”這個回目,為了借用這個情節來表現楊袞的大智大勇,藝人將“五龍”改為“五龍二虎”,把楊袞和高行周也加進去了。
楊袞生六子、收一義子,分別是: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楊繼亮(即高行周次子高懷亮)。楊家將第二代唯楊繼業最為有名,但在傳統書目中楊繼業的故事不多。著名的段子有《飛龍傳》(即《趙匡胤演義》)中楊繼業、佘賽花成親的故事、《楊家將》中有楊繼業帶七郎八虎闖幽州大戰金沙灘的故事。
楊繼業生七子二女,收一義子,分別是:大郎楊延平,取妻張金定;二郎楊延定,取妻李翠萍;三郎楊延光,取妻花謝玉(有書稱朱月梅或花似玉);四郎楊延輝,取妻雲翠英(有書稱林素梅);五郎楊延德,取妻羅賽英(有書稱羅氏女或羅剎女);六郎楊延昭,取妻柴美容(即柴郡主)、大刀王蘭英(又稱王懷女);七郎楊延嗣,取妻杜金娥;八郎楊延順,取妻肖金蓉(有書稱周淑榮);八姐楊延琪;九妹楊延瑛。金沙灘一場血戰以來,平、定、光三人死於幽州;輝、順被俘再幽州被招為駙馬;德出家為僧,後文多次出面扶助楊家後代立功;嗣被潘仁美射死;楊繼業也撞死在李陵碑,唯獨六郎楊延昭逃回京城告御狀,就成為第三代的頂門立戶的主要人物。
三代楊延昭與四代楊宗保,原為《楊家將》一書的主人人物。有楊六郎遇險、白馬告狀、孟良盜發、楊宗保招親、楊宗英下山、穆桂英搬兵、大破天門陣等故事組成。在評書楊家將第四代中,有楊宗孝、楊宗峰、楊宗保、楊宗勉(戲曲中也作楊宗顯)、楊宗英、楊宗連(有本稱楊宗德)、楊宗颻,加上楊延昭的義子任寶童,合稱“少八郎”。其中,楊宗保、楊宗英的故事較多。尤其是楊宗保之妻穆桂英,更是家喻戶曉。而歷史上的楊延昭有三子:傳永、德政、文廣。
楊家將第三代、第四代期間,佘太君率領的楊門女將出征,也是眾多評書故事中罕見的情節。郝艷霞演出本的《十二寡婦征西》就是描寫這段故事,佘太君與八個兒媳(其實應是十三寡婦,因柴郡主柴美容非武將,故末列其中),加上楊宗保之妻穆桂英、楊宗英之姜翠苹(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中姜翠苹在天門陣中陣亡,與此書有衝突)、楊宗勉之妻焦月娘稱為十二寡婦。楊家女將除十二寡婦還有八姐、九妹(因終身末嫁,不能算為寡婦)和燒火丫頭楊排女。
評書中的洪州,北宋時在江西。但是在評書中說的洪州之戰,則在山西一帶。寫楊宗保、穆桂英的書,有劉蘭芳演出本的《楊家將》、田連元演出本的《楊家將》、郝艷霞演出本的《穆桂英下山》、張香蘭演出本的《群仙破天門》(神怪書)、張賀芳演出本的《楊宗保征西》、黃秉剛演出本《大破洪州》及小說《女將穆桂英》、《穆桂英全傳》等書。
楊文廣,實為北宋名臣楊延昭之第三子。《宋史》有傳,稱他對“御賜衣、帶、馬”等物品看得並不重要。後因擊敗西夏有功、受封定州路副都總管,不久又遷升步軍都虞侯。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死於宋、遼交界的代州,對於他的死因,《宋史》沒有明確說出。但說:楊文廣正在繪製地圖,準備攻取幽燕,“未報而卒”。由此可見,他即便不是戰死,也是為國操勞而亡。因而在他死後,又被神宗皇帝追封為“觀察使”。
小說、評書等野史多將楊文廣演變為楊延昭之孫、楊宗保之子。其來由不可考。據估計:楊家將每輩都有一位代表人物,第四輩有了楊宗保,只得把楊文廣降到第五輩。好在事隔千年,小說、評書又非正史,人們也就不必追究了。
明代小說《楊家府演義》中,有楊宣娘、楊文廣姐弟二人;評書《楊文廣徵南》中有楊文廣、楊文舉、楊金花兄妹三人。除了楊文廣,其他兄弟姐妹,估計都是虛構人物。楊家將第五代故事,正是圍繞著這些人物展開。如《三下南唐》、《大宋三代英雄傳》、《楊文廣平閩南十八洞》、《萬花樓》、《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呼家將》等小說、評書中,都從不同角度歌頌楊家將第五代英雄,從而使楊文廣的名字在民間廣泛流傳了。
北方傳統評書中,涉及到“楊文廣時代”,先前舊本都把北宋名將狄青寫成反面人物。在楊金花奪帥印時,由於誤傷狄青之子,引起狄、楊結仇。狄家處處害楊家,楊家時時反狄家。這種“狄楊不合”之說是違背歷史的,也有損狄青的形象。評書雖屬野史,對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還應盡力求真。為此,近年整理本都注意了這個問題。在“楊文廣徵南”的故事中把狄、楊兩家說成一體,共同為國平叛。雖說有些誤會,內部化解了。由於外部不知內情,才引出楊懷玉征西的故事。北宋歷史上,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已經平滅了南唐。真正平滅南唐的是大將曹彬和同平章事潘洪,楊家將並未參戰。
評書《楊家將》第六代有楊懷玉、楊懷仁、楊懷興、楊懷恩兄弟四人。其中,楊懷玉的故事最多。主要版本有李慶溪的《楊懷玉征西》、張賀芳的《小五虎演義》、郝艷芳的《玉面虎出山》,內容大同小異。“楊懷玉征西”中有收伏狄難撫的故事,與“楊文廣徵南”的故事前呼後應,以狄、楊合好告終。
在說書藝人中,會說楊士瀚、楊金豹、楊滿堂者不多。傳統京劇《太君辭朝》(又名《黃花國》),二人轉《楊家歸西》、《太君辭朝》、《黃金定下山》、《力殺四門》等劇目均出此段故事。
到宋哲宗年代,長壽星佘太君至少有一百五十多歲了,她的八個兒媳還健在,令人難以相信。但縱觀評書故事中唐朝有長壽星程咬金、明朝有長壽星胡大海,看來佘太君的長壽也是藝術處理中必不可少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