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信息
蒲城縣李思訓碑全稱《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並序》,亦稱《雲麾將軍碑》,李邕撰文並書。行書。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合袱”等字,宋陳思《寶劍叢編》、趙明誠《金石錄》等書定為開元八年(720年)立。但據清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和王昶《金石萃編》兩書考證,分別以為開元二十四年以後,或開元二十七年立。為睿宗(李旦)之“橋陵”陪葬墓群中神道碑之一。銘文內容記述李思訓生平事跡。《金石萃編》載: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寬四尺八寸五分。碑石下半段文字殘缺已甚,上半部字跡較清晰。現存陝西蒲城橋陵,下截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滿布,幾不能讀。額題篆書“唐故右武衛大將軍李府君碑”4行12字。正文行楷書30行,行70字。此碑書法勁健,凜然有勢。用筆清勁,自然,瘦勁異常,凜然有勢,結字取勢縱長,奇宕流暢,其頓挫起伏奕奕動人,顧盼有神,猶是盛唐風範。此碑規模極大,遒勁而妍麗,為李邕精心之作。為歷代書家稱道。品鑑
明楊慎在《楊升庵集》中云:“李北海書《雲麾將軍碑》為其第一。其融液屈衍紆徐妍溢一法《蘭亭》。但放筆差增其豪,豐體使益其媚,如盧詢下朝,風度閒雅,縈轡回策,盡有蘊藉。”明王世貞評述“李北海(書)翩翩自肆,乍見不使人敬,而久乃愛之,如蔣子文佻達好灑丹青,竟為神也。”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若唐碑則懷仁所集之《聖教序》,不復論。外此可學,猶有三碑:李北海之《雲麾將軍》,寓奇變於規矩之中;顏平原之《裴將軍》,藏分法於奮斫之內;《令狐夫人墓誌》,使轉頓挫,毫芒皆見,可為學行書石本佳碑,以筆法有入處也。”梁啓超謂:“北海碑版照四裔,雲麾(《李思訓碑》)尤極龍跳虎臥之姿。”
作者簡介
李邕(678-747年)字泰和,江都人,開元間曾任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精於翰墨,尤喜行書。自唐太宗李世民始以行書寫碑後,此風氣浙開,李邕即為其中的大家。他的字從“二王”入手,能入乎內而出乎其外。魏晉以來,碑銘刻石,都用正書撰寫,入唐以後,李邕改變用行書,名重一時。後人也多採用行書寫碑。李邕書法的個性特點比較明顯,字型左高右低,筆力遒勁舒展,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他反對機械地摹仿,提倡創新,曾說:“似我者欲俗,學我者死。”他的筆力遒勁舒放,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他能詩文,工書法,尤善行楷書。當時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觀常以金銀財帛作酬謝,請他撰文書寫碑頌。他前前後後共為人寫了數百篇,得到的潤筆竟達數萬之多。但他卻好尚義氣,愛惜人才,常常用這些家資來拯救孤苦,周濟窮人,以致家裡很少積蓄。據文獻記載,他前後撰碑八百餘通,當時的官紳及佛寺多以重金請其撰書碑文,流傳至今的有《雲麾將軍李秀碑》、《嶽麓寺碑》等。
《宣和書譜》中載“邕初學右軍行書,頓挫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從此碑的書法看,其書筆力雄健,字勢俊麗;雖是行書,依然顯得沉厚宏偉;尤其字形多欹側之勢,但“勢如斜而反正”,特點是很突出的。當時的大詩人杜甫贊云:“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這是對李邕書法特點非常公正的評論。
碑主簡介
《李思訓碑》不但書法稱美於世,碑主李思訓也是唐代有名的青綠山水畫家。
李思訓,字建,是唐宗室李孝斌之子,生於永徽二年(651),死於開元六年(716)。他在唐高宗鹹亨(670-673)期間,就少年得志,累轉江都令屬。垂拱四年(688)前後,武則天大殺唐朝宗室,李思訓就丟了官職隱藏起來。唐中宗(李顯)神龍初(705)任左羽林大將軍,晉封彭國公,以後轉為武衛大將軍。由於他當過將軍,畫名大熾後,後世就尊稱他為“大李將軍”(他的兒子李昭道稱“小李將軍”)。
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說:“明皇天寶中,忽思蜀嘉陵江水,遂假吳生驛駟,令往寫貌。及回日,帝問其狀,奏曰:‘臣無粉本,並記在心。’後宣令大同殿圖之,嘉陵江三百餘里山水,一日而畢。時有李思訓將軍,山水擅名,帝亦宣於大同殿圖,累月方畢。明皇云:‘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也。’”這個傳說歷來膾炙人口,藝林傳為佳話,但李思訓死於開元六年,不可能和吳道子一起在大同殿作畫。
優質拓本
故宮博物院藏本:此碑宋拓本流傳很少,是冊紙色醇古,墨似烏金,傳拓精工,筆勢鋒穎尚凌厲可見,“並序”二字未剜,“精慮眾藝”等字不損。共二十二頁,每頁縱31.6厘米,寬22.2厘米。為宋拓中極佳本。曾經蕭山朱翼盦先生收藏,有梁鼎芬題簽,朱翼庵題跋,鈐“何厚琦”、“子彰”等印15方。1953年朱夫人張憲祗率子捐獻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