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李後強,男,漢族,1962年8月生,重慶市雲陽縣人,博士,教授,1992年破格晉升為四川大學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共十五大代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黨委書記。
李後強系四川省政協七、八、九屆委員,四川省委省政府科技顧問團第二、三、四屆顧問,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第一、二屆主席,全國青聯七、八、九屆委員,四川省青年聯合會九、十、十一屆副主席,第六屆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個人履歷
曾任四川省仁壽縣委常委、副縣長,眉山地區行署專員助理,眉山市副市長;
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任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11年11月後,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個人榮譽
1992年,獲“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2年,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1992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甲類);
1993年,成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1994年,獲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科協頒發的“中國青年科技獎”;
1995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環境類);
1995年、2000年,分別獲中國國家圖書獎。
科研項目
主持和完成國家及部省級科研項目20多項。
個人作品
在國內外重要刊物和出版社發表論著500餘篇(部)。
主編《瓦屋山道教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等書,出版有《震中行——四川災區的那些人和事》(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等專著。為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2009年出版的專著《協商民主與橢圓視角》引起較大反響。
人物言論
談成渝經濟區
李後強是成渝經濟區“雙核橢圓模型”的提出者和發明者。2011年11月5日,在推進《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實施座談會上,李後強指出,成渝經濟區或許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業基地,今後將會被打造成為“電子盆”,而把內江放到正中心,是希望它發揮“支點效應”和槓桿作用,內江可以左右逢源,上下通吃。“成渝經濟區國防軍工力量雄厚,‘三線’軍工總量在全國居第一。”李後強說,源於上世紀的“三線建設”,國家在四川建立了雄厚的軍工生產基礎和尖端國防科研試驗基地。而這些企事業單位中,相當一部分都屬於電子信息行業,僅在綿陽就建設項目近40個。這些都為打造“中國電子谷”或者說“電子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針對內江,李後強說,這座城市的優勢明顯,依託成渝,配套成渝,發展潛力巨大。“內江地處成渝經濟區腹心,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在人力資源、電力、天然氣等生產要素上,具有比較優勢;此外,內江還是四川第二大交通樞紐和西南各省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他說,內江電子信息產業能“無中生有”,並向著500億目標邁進,這就充分說明了它的“支點效應”和槓桿作用,從成渝雙核資本溢出和帶動效益中獲取商機,配套協同、錯位發展下,定會左右逢源,上下通吃,強勢崛起為成渝經濟區新高地。
打造川南經濟聯合體
李後強提出,長期以來,成都在全省一城獨大。2011年成都GDP6854.6億元,是第二名綿陽市GDP1189.1億元的6倍多。這表明,四川省很難通過再發展壯大另一個單一城市,來達到或接近成都水平。要改變“一城獨大”局面,平衡的空間在於提升其他城市群經濟發展水平;發展較快的川南城市群承擔著更重要的責任。因此,當下應該著力的戰略之一,就是依託川南城市群,建議設立“川南經濟委員會”,打造“川南經濟聯合體”。
這一戰略構想的核心,就是運用政策槓桿,打破行政壁壘,把同屬川南的自貢、內江、宜賓、瀘州四市整合成“一個城市”。統一計算GDP,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對外宣傳和形象展示。可用“七個同”概括: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環境同治、能源同體、生態同建。要在市場一體化特別是在金融、社保、土地、財政、稅收、產業等政策一體化方面著力探索。力爭用最短時間,在省內“再造”一個能夠比肩成都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多中心”、“組團式”的特大城市群(川南經濟聯合體),以此帶動和引領所在區域參與競爭、加快發展。在此基礎上,輻射和帶動川南乃至整個四川的發展。
寄語青年學子
2012年6月29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舉行2012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李後強在畢業典禮上說: “只要以後你們敢說,對得起母校、對得起老師、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社會,我們就滿足了。” “我不指望他們成為名家大師、不指望他們成為高富帥。但從底線來說,能做到健康、體面、快樂,有尊嚴、有人格、有質量就可以了。” “我特別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具有‘契約精神’的社會人。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就提出契約精神。它是人類應當共同遵守的原則。”“國家、民族和時代需要契約精神。契約精神要求我們做一個誠信的人,一個守諾的人,一個奉獻的人,一個寬容的人,一個感恩的人。”
“世上沒有廢物,只是放錯了地方。天生我材必有用,天降大任於斯人。我們不希望你們都成為時代的英雄,但一定要書寫時代的傳奇。”“偉大往往在平凡之間,成功往往在失敗之後,快樂往往在痛苦之中。我們的每時每刻都有精彩、都有光亮、都有震撼,每秒鐘都是一段歷史,都是一個音符,都是一篇美文。我們要善於把握瞬間,珍惜個體,尋覓真諦。”
西部大開發可借鑑學習美國有益經驗
對西部經濟發展的自信,李後強有自己的邏輯。他認為,“中國西部大開發應該學習美國西部大開發有益的經驗,比如私人可以在西部修建鐵路、農民可以承包沙漠荒灘進行改造。只要有人願意承包沙漠種樹,就給予100年的使用權,這樣沙漠荒灘就能被利用起來。”李後強說,自己之前出國考察工作時發現,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高科技產業園區都不是放在大城市,“我建議高科技產業應該布局在西部地區、偏僻地區,美國就是這樣”。“逆城市化”是李後強贊同的理論。他說,“城市的人應該去農村,農村的人應該進城打工。城鄉大交流是趨勢,城市和農村應該沒有差別。這些問題放開了,就能體驗到改革的好處。”
宗旨決定未來
在2015年9月8日全國首屆宗旨論壇上,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李後強說,“未來有許多不確定性。如何保證未來光明燦爛?要靠宗旨!思路決定出路,深度決定高度,眼界決定境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認真組織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始終保持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正是始終牢記這一宗旨,中國共產黨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然而,在社會轉型時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不少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日漸淡薄,致使腐敗現象愈演愈烈。僅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披露的腐敗案件來看,的確觸目驚心。當此之際,設立宗旨論壇,提醒廣大黨員幹部重溫黨的宗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帶一路”下四川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0月30日,2015“絲路經濟帶”與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高峰論壇在成都隆重召開。在主旨報告階段,四川省社會學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李後強以《“一帶一路”下的四川發展》為題,分享了他眼中四川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四川在經濟總量、市場容量、資源稟賦、工業發展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地位和優勢。”李後強表示,四川地處“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然給四川帶來絕佳的發展機遇。
自貿區給四川帶來五大好處
2016年9月,四川省獲黨中央、國務院批准設立自貿試驗區。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教授說,“這將給四川帶來歷史性的影響,推動四川成為西部開放高地,至少有五大好處” ,“一是有頂層許可的好處。四川的開放直接通中央,成為國家舉措的重要部分,代表國家意志和形象,而不僅僅是四川自己的事。”“二是有自選動作的好處。建設自貿區鼓勵自主創新,必須大膽探索,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四川可以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對外開放方面做出有四川特色的貢獻。”“三是有吸引資本的好處。自貿區是國際金字招牌,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優勢和特點,國外聰明的企業家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都會蜂擁而至,帶來資金和項目,謀求發展。”“四是有企業鬆綁的好處。自貿區實行負面清單運行,只要沒有明文禁止的都可以乾,不用審批,辦事極為方便,大大減低關稅,給企業帶來想要的環境和利益。”“五是有惠及民眾的好處。建設自貿區最大的好處是給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進口商品價格下降,出國方便,投資和娛樂多元化,享受國際醫療等高端服務,是典型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抓住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機遇成都加快建設國際化大都市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李後強博士,2016年3月接受成都日報記者馬玉寶採訪時表示,對成都國際化大都市的打造有著相當信心。他說,在國際化方面,成都自古以來都有著很好的歷史基礎,“早在漢代,成都就是著名的國際大都市,與印度貿易。在公元初,就是中國第二大城市,當時也僅次於長安。”而今,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政府也在大力推進新一輪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為成都的對外開放與國際化提供了新的契機與助力。他認為,中國的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將使得四川成為開放前沿,對於成都,亦是難得的機遇。李後強稱,“‘一帶一路’戰略極大地改變了四川發展的地理區位劣勢——從開放末梢變為開放前沿,從邊遠地區成為亞歐大陸發展的前沿。”他表示,此舉既為成都經濟的外向發展拓展了巨大空間,也為未來發展增添了強大動能。他認為,在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格局下,“一帶一路”建設必然要求沿線各國建立國際通行的市場規則,作為倡議者和引領者,中國必將加快深化市場體制改革,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成都也可以利用該機遇加大要素市場等重點領域的改革,發揮眾多產業與企業的優勢。”
銘記歷史是為了創造歷史
2015年09月17日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李後強博士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9.3”閱兵重要講話暨《四川抗戰全史》和《中國·四川抗戰文化研究叢書》出版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不忘國恥是為了實現國強,銘記歷史是為了創造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 ‘9.3’閱兵前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並向全世界宣告了一個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這篇講話言簡意賅,充滿歷史唯物主義的哲理,充滿對世界和平的期待,充滿洞察寰宇大勢的政治智慧,閃耀著創新的思想和真知的光芒,是引導我們走向光明的指南,是推進世界和平的偉大倡議!”
創新動力來自利益調整
《光明日報》2016年10月30日06版登載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李後強、陳杰的文章:創新動力來自利益調整。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髮展動力。”的英明論斷,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利益理論的當代價值”,認為“創新的最大阻力是利益固化”,指出“唯有尊重和滿足創新者的利益訴求,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創新動力才能被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重大活動
大涼山深處走“親戚”
“窮在鄉下有人問,困在深山有遠親”。 2016年1月27日至28日,帶著滿滿的牽掛,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後強輕車簡從驅車450公里,穿過泥巴山、拖烏山的冰雪路段,在崎嶇的山區小道上顛簸數小時,終於抵達涼山州喜德縣賀波洛鄉爾吉村貧困戶阿來友則的家。李後強對彝族兄弟阿來說“組織安排我聯繫你一家,今後我們就是親戚了。我們要共同努力,早日扔掉貧困的帽子”。阿來靦腆地連連點頭。李後強把從成都帶來的香腸、臘肉、白酒、旺旺大禮包、俄羅斯朱古力、書包和紅包一一遞上,阿來連聲說“卡沙沙”。
到蒼溪縣調研
2015年9月12—13日,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李後強帶隊到蒼溪縣調研,為蒼溪縣域經濟發展把脈支招。看城市、走新村,進園區、入企業,李後強一行先後深入江南新區杜里壩、柳池現代農業綜合園區、中石化元壩氣田天然氣淨化廠、紫雲工業園、蘭渝鐵路廟埡火車站、廣元港蒼溪港張家壩作業區、蒼溪至閬中快速通道等地進行調研,詳細了解蒼溪縣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現代化等方面工作推進情況,座談聽取蒼溪縣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扶貧開發等方面的思路舉措和工作成效。縣委書記張壽於、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馮明、縣政協主席朱國勇、縣委副書記李昱隆等參加相關活動。
學術兼職
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系統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2013年5月17日,第六屆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會在成都成立。李後強教授任第六屆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