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李平書傳》依託詳實、可靠的史料,全面梳理評判了李平書的一生。李平書生於醫業世家。光緒年間,先後署廣東陵豐、新寧、遂溪知縣;湖北武備學堂總稽查、提調;光緒二十九年轉任江南製造局提調,兼任中國通商銀行總董、輪船招商局董事、江蘇鐵路公司董事。創立醫學會,創設中西女子醫學堂、南市上海醫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開辦華成保險公司等。
作者簡介
馮紹霆,1946年生,1982年華東師大歷史系畢業,進入上海市檔案館工作,長期從事有關上海歷史的整理和研究。研究館員,復旦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博導、上海師大、東華大學、上海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上海市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參與《上海近代史》、《上海一百年》、《追憶——上海近代圖史》等編著,整理《上海近代圖史》等編著,整理《上海備界抗敵後援會》、《上海解放》等檔案彙編,撰寫《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期間上海城廂的變遷》、《檔案中所見上海書業》、《李平書述略》、《上海近代史分期問題初探》(與人合作)、《上海銀行家階層的崛起》等論文。
圖書目錄
序朱華
第一章苦難少年
一、家世
二、屋漏逢夜雨
三、讀書還是學生意
第二章秀才進了龍門書院
一、考取秀才
二、研讀八股
三、劉熙載的學生
四、科舉路上
五、變化即將來臨
第三章自來水和毛筆
一、引水進城
二、報人生涯
三、希望中國自強
四、倡言抵禦外侮
五、力主抗法
六、關註上海租界
七、關註上海經濟
八、關注社會風氣
第四章重走科舉之路
一、離開報館
二、考取優貢
三、舉人可望不可及
四、新加坡之行
五、消逝的玉堂金馬之夢
第五章宦遊廣東
一、臬台衙門三年
二、初署陸豐知縣
三、再署新寧知縣
四、回到廣州
五、三署遂溪知縣
六、抵抗法國侵略
七、上司的態度
第六章張之洞幕中
一、“國家當養之終身”
二、“詩言志”
三、醫國與醫人
四、武備學堂
五、上海簽捐分局
第七章從提調到總董
一、江南製造局提調
二、中國通商銀行總董
三、上海城廂地方自治緣起
四、上海城廂內外總工程局和上海城自治公所
五、領袖總董
六、辦理警察和設立區級機構
七、重重阻撓
八、《上海三論》
第八章提調、總董之外
一、立憲派骨幹
二、加入爭路權運動
三、組織商團公會和救火聯合會
四、創辦水廠電廠
五、私人投資
六、中國品物陳列所和南洋勸業會
七、活躍在中醫界
八、參與社會文化事業
九、北京之行
第九章上海光復前後
一、與陳其美合作
二、準備起義
三、上海光復
四、滬軍都督之爭
五、民政總長和拆城
六、江南製造局總理
七、江蘇民政司長
八、政黨大潮之中
九、光復之際餘事
十、解除公職
第十章劫難和流亡
一、卸職之初
二、保衛團長
三、避難日本
四、遷居橫濱
五、再遷神戶
第十一章壯志難酬
一、投身反袁鬥爭
二、崑山梅園
三、徜徉書畫碑帖之間
四、三起失敗的經營
五、當選國會議員二上北京
六、地方自治再起
第十二章再度投身地方自治
一、七旬老翁再當總董
二、戰亂中誕生了上海市公所
三、特別市和商埠之爭
四、淞滬商埠督辦公署參議
五、亂世中的暮年
六、最後歲月
七、身後事
後記
後記
李平書是一位值得為之作傳的人物。
上海原是縣,明清時為松江府屬下。今日上海市兼有清代松江府、太倉州地域的格局,實際上源於李平書籌建的淞滬特別市。那是一個擬議中的自治體,地跨上海、寶山、川沙等縣。以後孫傳芳設淞滬商埠,國民政府設上海特別市,就地域而言,都是在淞滬特別市的基礎上作些調整而已。說起古代上海地區的紡織業,總會提到黃道婆。講起黃浦江的形成,不能忘記永樂初年夏原吉疏浚之功。講到今天的上海市,難道不應該了解一下它的草創者李平書么?
法國侵略者強租廣州灣之際,李平書作為遂溪知縣,率領民眾英勇抵抗,譜寫了一曲愛國壯歌。上海開埠、租界崛起之後,原先的城市中心城廂侷促一隅,李平書倡導、並兩度投身地方自治,填浜築路,拆除城牆,擴充水廠電廠,創設警察,使這一地區面貌大有改觀。辛亥武昌首義之後,他與陳其美合作,導演了有聲有色的上海光復,為推翻清王朝立下大功。為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李平書也作出了很大貢獻。因為這些事功,他的銅像被樹立在上海邑廟荷花池中,這是上海人少有的殊榮。它並非官方所鑄,原是民間人士用以追思他功績的。
古人有立德、立言、立功之說,把立德放在了首位。李平書的光彩,在於深厚的愛國情懷,在於他能順應歷史潮流,從自幼接受的三綱五常思想體系中掙脫出來,為推翻專制制度,為創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作出自己的貢獻;在於他熱愛家鄉,為養育他的這片土地的發展,一直奮鬥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同時代的人們尊重他,紀念他,還因為他的私德高尚,一生為人正直,操守嚴謹。當官不取份外之財,放棄高薪,寧願盡義務擔任地方自治職務。從立言而論,他早年所作的那些時事論,提倡學習先進文化,抵禦列強侵略,始終貫串著一條“醫國”的紅線。
也毋庸諱言,李平書生活的年代,中國剛剛卷人世界潮流,舊有的思維模式不可能不對他產生消極影響。而李平書最顯著的優點,在於他一直懷有憂國憂民之心,謀求進取之道,而不固步自封。
上世紀50年代末,遂溪有人開始研究李平書在當地抗法鬥爭中的表現。70年代末,那裡的人們有過爭論,但還是肯定了他是一位愛國者。上海方面對李平書的研究,首推杜黎先生1986年發表的《淺論李平書》。以此為開端,丁日初先生有關上海資產階級在辛亥革命前後表現的系列論文中,涉及了對李平書這一階段活動的評價。此後,筆者、以及唐振常先生等人撰寫了一些有關李平書的文章。顧炳權先生還主持召開了一個探討李平書貢獻的小型學術研討會。熊月之先生2005年所寫的《論李平書》,綜合論述了李平書的文化素養、事功、品格。各地的中醫學研究者,對李平書發展祖國傳統醫學所作的貢獻也作過發掘。特別讓人高興的是,一些博士、碩士將對李平書的研究作為自己學位論文的課題,這與二十年前只有少數專業人員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格局大不相同。
記得孩提時,先父帶筆者去城隍廟,走過荷花池,問過那個銅像是誰。可惜小孩惦記的是廟前小吃,除了知道是紀念李平書的,其他還說些什麼,一點印象都沒有了。正式接觸李平書是在……
序言
紳士及紳商在近代中國社會中獨特的地位和作用,現在已經受到了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在地方史的研究中,凡涉及地方政治過程的分析,離開對當地紳士、紳商行為的具體考察,將無法得出任何有價值的結論。然而,對於這一特殊的社會階層的微觀的或個體的深入研究,迄今並不多見;汗牛充棟的近代人物傳記中,亦很少能發現純粹的地方紳士的蹤影。
馮紹霆學長的力作《李平書傳》,應該是一項重要的彌補。
李平書是清末民初時期上海最著名的紳商領袖。儘管其時的上海紳界並無全國性的政治聲望,李平書的活動也始終局限於地方事務,但他確實是這個大變革的年代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風雲人物。就出身而言,李平書基本屬於由紳而商的類型:歷經坎坷獲取一點功名後,即遊宦於外,卻又因被派回上海任職而兼有亦官亦紳的身份,並開始個人的實業投資,終以同獲官紳兩方認可而躋身地方紳商領袖。其最引人注目的社會活動,就是以紳界領袖的身份切實推進清末興起的地方自治運動,在上海城廂現代化進程中多有興廢之舉,成效卓著,並斷斷續續堅持到了1920年代中期。同時,他也是由立憲派轉入革命陣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辛亥革命的關鍵時刻,毅然接受陳其美的領導,並一度成為同盟會的有力支持者。
《李平書傳》以大量翔實可靠的史料,細緻的筆觸,梳理了傳主的一生——一個尋常的讀書人,如何在風氣初開的上海,因時緣會,步入仕途,在家鄉成就了人生輝煌,最終卻黯然淡出歷史舞台,——皆被抉細剔微,娓娓道來,幾乎點滴不漏,而且評判平實公允,讀來令人信服。這既為上海地方史的研究填補了一項重要的空白,也為學界進一步理解和研究近代城市紳商這個群體,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個案素材。
更為可貴的是,作為一部政治人物的傳記,作者並未把目光局限在傳主的政治生涯中;相反,作為負有承襲傳統文化責任的紳士,李平書在文化方面的多樣活動,如中醫、書畫及收藏鑑賞等,在書中得到了相當充分的反映,從而使得傳主整體上比較豐滿。這種對於歷史人物的立體刻畫,卻正是當下許多人物傳記的一大缺憾。
馮紹霆學長長期致力於上海地方史的研究,學養豐贍,功力深厚,成果斐然。我在與他的合作中,歷來深受其益。現在,他以退休後的三年之力,成此大作,並責令為序,著實令我欽佩並汗顏。權以第一個讀者的資格,草此小文,以表敬意。
名人推薦
李平書集愛國氏主於一身,借醫國醫人於一途,視野宏闊。思想開明。腳踏買池,造福桑梓,品德高尚,遺愛民間。他做人立德,做事立功,為文立言,儒家所謂人生三不朽,兼而有之。
——熊月之
今日上海市的格局,就源於李平書籌建的凇滬特別市。
——馮紹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