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崑山(1886—1932年),名玉,字崑山,遼寧省喀左旗南公營子鎮白草溝村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24年參加熱河湯玉麟部,後被委任為騎兵二十九團營長。直奉戰爭期間,在山西救過湯的兄弟,被湯母認為義子,更受湯玉麟的信任,後調到朝陽任團副。因政見不同,與團長湯玉書(湯玉麟五弟)發生矛盾,遭誣陷被監禁在朝陽監獄。經湯母及朋友營救出獄,1931年11月底憤然離職回家。此時正值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各地民族救亡怒潮興起之際,他對親朋們說:“不能讓日本侵略者占據奉天,必須把他們打出去!”?
1931年12月底,“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的金德宣、李芳廷找到他,向他講述抗日道理並提出由他出面組織起一支抗日隊伍。李崑山當即表示決心:一定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金德宣代表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委任李崑山為抗日義勇軍第十七路軍副司令,在李廷芳司令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抗日義勇軍,並頒發了委任狀。李崑山在金、李走後,便帶領妻弟奔走於建昌、興城、綏中一帶,宣傳抗日救國道理,籌建抗日武裝。首先得到建昌縣公安局長郭九朋的支持,提議先招募嶺下各股綠林武裝,一不用購買武器,二他們有打仗的經驗,並有利於地方治安。建昌嶺下賈鳳廷、大屯李芳圃等一些愛國紳士也表示支持,答應在經濟上給予援助。經過一個多月的奔波,一支抗日民眾隊伍很快形成。東北抗日義勇軍第十七路軍由建昌大城子民團、冰溝礦工和綠林隊伍1500餘人組成。1932年2月末在建昌大屯集中,隊伍達1500多人,樹起了抗日義勇軍第十七路軍的大旗。會上即確定了宗旨,宣布了軍紀,並作計畫,首先向錦綏鐵路沿線守敵發動進攻。
這時,抗日救國軍第十三路軍司令石磐帶300多人來聯絡,提出先進關整訓。李崑山求戰心切,說:“不立功不進救國會。”偏巧,這時得到敵人進犯的情報。石磐對李崑山說:“我帶隊先去,你做後援!”1932年3月1日,石帶隊在綏中北部大黑溝與日軍某連發生激戰,李從各隊抽出100人組成的手槍隊和全部騎兵去打接應。在隊長“串地龍”(綽號)的率領下,與三汽車日本兵在大黑溝激戰了一天,敵人被打得狼狽逃竄。這次戰鬥斃敵2人,俘虜6人,傷多人,繳獲了8支步槍和一部分軍用品。初戰獲勝,鼓舞了抗日軍民士氣。孫雨田領導的義勇軍前來會師,又有一些綠林武裝紛紛來投,軍隊增至5500多人。
十三路、十七路、三十三路領導人經過會商,決定乘勝攻打綏中。分工後,於1932年3月20日開始進攻。首先攻打火車站,激戰一夜,守敵憑沙包工事堅守不出,天亮後敵機助戰,義勇軍撤到二道溝休整。3月21日夜,兵分兩路再度攻城。並派出20人去六股河炸橋、扒鐵路;派出先鋒隊進城除掉崗哨。夜間11點多,先鋒隊除掉敵人兩個崗哨,打死3個哨兵,接著戰鬥開始了。激戰到後半夜,攻入綏中縣城,打死打傷日偽軍90多人。石司令一馬當先率隊入城,行至街心時被敵人冷槍打傷下肢。主帥負傷,軍心動搖,義勇軍決定撤退。天將黎明,隊伍已全部撤出,李崑山因不知被派出炸橋的人也已安全撤回,騎馬在路邊巡視等候,不幸與敵人遭遇,中彈落馬。?
李崑山犧牲後,日偽軍將他的屍體運到綏中,從他的衣兜里搜到抗日救國會的委任狀,並登報大肆宣揚。李崑山的遺體後被其故友設法運回家鄉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