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25年8月6日 出生於上海市。
1944年 畢業於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1947年 畢業於南通學院農藝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48年 任江蘇省立江陰農校教師。
1949-1950年 任國立南昌大學農學院土壤助教。
1950-1959年 任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技工、農技師。
1960-1979年 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9-1984年 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等。
生平介紹
李實燁,1925年8月6日出生於上海。幼年就讀於南洋中學附屬國小,初小即學英文,師從美籍華裔女教師。進入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後,校長為美國學者,基本採用外文原版教材,從而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基礎。李實燁父親半生在外奔波經商,嚮往田園生涯,時常對他進行務農教育。李實燁中學畢業正值抗日戰爭時期,適逢清末名士張騫所創辦的南通學院遷滬辦校,在其父親的影響下,1943年考入該院農藝化學系學習。1947年畢業後曾在江蘇省立江陰農校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實燁由他的老師施華吝教授推薦去國立南昌大學農學院任土壤學助教。1950年又受程學達先生的邀請聘任到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的前身)土壤肥料系從事土壤肥料研究工作,迄今已有40多年。50年代初,在薛禹谷先生指導下,擔任測試分析工作,並結合進行人糞尿不同貯存方法比較試驗”。李實燁逐步成長為具有獨立化驗分析能力的優秀人才,深受前輩們的好評。隨後,在俞震豫、程學達先生的帶領下,完成浙西常山、開化兩縣的土壤概查,充實和豐富了土壤地理知識;參加金華地區稻田施用煤灰、柴灰問題的調查研究和田間試驗,以及農田早稻早發的增產技術總結。50年代中期,又主持浙東寧波餘姚片的雙季稻土壤耕作施肥和稻棉輪種技術的系統研究。1957年李實燁被錯劃為“右派”而下放勞動。他在農村勞動中,儘管生活艱苦,思想苦悶,但他仍認真向農民民眾學習,勤奮做好各項農事操作;加深了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思想感情和實踐的認識。為他日後牢固地樹立起理論聯繫實際和科技為農業服務的觀念打下了基礎。
1962年,李實燁恢復工作,重新走上科研工作崗位。他先去浙江農業大學、省農業科學院在金華石門農場設立的紅壤試驗站,蹲點從事3年“紅壤壟田改良培肥技術”研究。1965年參加省工作組赴紹興東湖農場總結稻田三熟高產經驗。以上兩項研究結果,為浙江發展水稻生產中的單季改雙季,雙季改三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此後,李實燁對開展稻田多熟高產研究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文化大革命”期間,李實燁再度被下放勞動,直至1972年。從70年代初,李實燁在廣泛調查高產典型田土壤肥力性狀及其培肥措施的基礎上,開始稻田高產土壤肥力平衡問題的研究。1974年在浙東黃巖縣馬鋪農場布置第一個“稻田三熟連種對土壤肥力影響”的定位試驗(目前已持續到第二十五年)。在取得5年系統觀測結果後,1979年又在浙江全省四大農區7個類型的稻田土壤上設定了12個長期定位試驗,在試驗持續到5~10年時,由於受客觀條件所限而中止。然而,該試驗在我國土壤肥力長期定位試驗中,以其網路之廣、時間之長、成果之多而居前列。有關該研究的系列研究論文曾在國際會議上多次報告,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們的一致好評;研究成果也多次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等。
主要論著
1 俞震豫,李實燁.常山、《開化縣土壤概述》.見: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1950-1955研究資料彙編.1956
2 程學達,李實燁.《浙江稻田施用煤灰、柴灰問題的研究》.土壤學報.1956,4(1):55~58
3 李實燁,姚承楨,黎立信等.《稻田春耕深度對土壤肥力的影響》.見: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1956年研究資料彙編.1957:217~223
4 李實燁,姚承楨,馮志高.《連作晚稻田翻耕問題的研究》.農業科學通訊.1957(7):364~366
5 李實燁,姚承楨,馮志高.《稻棉輪種對土壤肥力的影響》.土壤學報.1957,5(4):322~330,等等。
主要貢獻
李實燁於1974年在浙東南黃岩馬鋪農場起步布置了稻田長期連種三熟制的定位試驗,以探索三熟制長期連種究竟對稻田土壤肥力及作物產量有何影響?試驗設計為二組處理,一是在等量化學氮肥條件下觀察配合施入輕重不同有機肥用量的影響,二是在等氮量基礎上研究有機肥配合化肥的最佳比例?10年(1974-1983年)的系統觀察結果表明,在一定條件下稻田長期連種三熟制可以保持地力不衰、施肥不多、畝產噸糧、效益較好。這一研究成果,1984年在國際水稻研究所主持的亞洲水稻農作制協作網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召開的稻田多熟制國際討論會上作過專題報告(見論著31),得到與會中外科學家們的一致公認。當黃岩定位試驗進行到20年(1974-1993年)時,李實燁又揭示了三熟連種所以能持續增產的主要機理:(1)必須不斷更換作物良種以消除連種帶來的一些不良影響;(2)保證對稻田常年投入一定數量的有機肥以穩定地力;(3)採取化肥和有機肥配合施用以提高肥效。1993年黃岩的定位試驗被美國洛氏基金會採納,刊登在它們主編的“全球農業長期定位試驗名錄”上。1994年李實燁應邀以定居學者(Resident Scholar)去該基金會設在義大利的貝萊吉討論研究中心進修並作專題報告。1997年該定位試驗又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採納而列入即將出版的“世界著名農業長期定位試驗名錄”。到目前為止,黃岩稻田三熟連種定位試驗持續時間已達25年之久,在國內占領先地位。李實燁通過黃岩的定位試驗,將祖國傳統農藝上的精粹,推上了國際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