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明末江陰隱士]

李寄(1619.12-1690),明末江陰隱士,字介立,號由里山人,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的兒子。

人物生平

《江陰縣誌》卷18《人物行誼傳》載:“母周氏,徐祖宏妾,方孕而嫡嫁之,以育於李氏,故名李寄,又以介兩姓,歷兩朝,故名李介立。性穎異好學,少應郡試拔第一。既而悔曰:‘奈何以文字乾榮哉!’棄去奉母居定山,終身不娶。母卒,隱由里山之山居庵,號由里山人。”李寄母嫡嫁於雲亭敔山灣旺灣小李家村一李姓家。後李家敗落,養父又死,其母則偕同介立移居敔川灣雙林庵內。李寄邊讀書、坐館、撰文、寫詩,邊侍奉母親。母死後,他孤身一人,移居花山南麓九里禪院旁的山居庵,過著清貧艱難的生活。當清軍高叫“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進入江陰城,江陰義民在陳明遇、閻應元等率領下抗清時,李寄在城東積極組織援助,時時關注著戰事,在得知江陰義民喋血81天而告失敗的訊息後,他悲憤至極,絕食於花山頂上,幸被鄉人發現救回才免於一死。此後則隱居於花山山居庵,埋頭整理編輯其父的《徐霞客遊記》。他得悉其父的遊記手稿因戰亂而流失於宜興,便扶杖徒步專程去求取。又據《江上詩鈔》卷53載:“《邑志隱逸傳》字介立……隱由里山之山居庵,絕意仕進,不受權貴贈遺。陸次雲得其詩甚重之。年七十二卒於釣台村。由摯友夏寶忠葬之于山居庵旁。著有《天香閣文集》7卷,《天香閣外集》1卷《歷代後監》120卷、《歷代兵鑒隨筆》16卷、《輿圖集要》40卷、《奏志摘錄》3卷、《藝圃存稿》6卷,《詩》24卷。

奉養母親時期

李寄童年時鄉人就稱其“性素穎異,少負奇才”。史書記載他“不經師授,博學能文”。李寄懂事後從母親處了解自己身世,體諒母親苦心,憑入塾時打下的一點基礎,自己刻苦攻讀,執著追求。從他自己所撰和他人所寫的眾多著述中,就有他背負借到的一卷卷書籍回家,不久又背負一卷卷書籍外出調換的記載。

在少年時期,李寄曾作過回歸徐家的嘗試。史載:“少長,欲旋里,族勿能收。” 宗族禮法是難以容忍被逐的人歸宗認祖的。自此,他不再存此奢望。母親被逐出徐家的遭遇,節衣縮食栽培自己的艱辛生活,年少的李寄是刻骨銘心的。到他18歲時,他的才名和學識已為鄉人所折服。他已無法再一心讀書,他必須自食其力,贍養母親。這一年,他到周莊樓下村名門望族的葛家當了塾師。此後,他先後在定山、綺山、由里山一帶設過塾,教授了眾多門徒。歷經16年,他過著邊授課,邊讀書,邊著述,邊結友,邊奉養母親的生涯。

1644年,李寄聽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朱明皇朝覆滅,出於當時讀書人普遍的正統思想,他“徒步走留都,上《平賊十策》”,為南京的南明小王朝獻計。然而那些王爺、達官貴人是看不起一介布衣的,對他的“平賊”謀略更是不屑一顧。當得知清兵入關,農民起義軍敗走,朱明皇朝已回天無力,他登上由里山,痛哭而返。江陰抗清失敗,他即著手蒐集抗清烈士事跡,整理成10餘篇,後收入他的《天香閣隨筆》中。李寄在事隔10年後獲知,江陰東門外周家場有位秀才叫周新所,當年在守城失敗後投定山虎跑泉殉難,為黌塔灣庵僧打撈安葬。李寄特意請庵僧將自己領至周墓,揖拜悼念。他後來終身不願出仕於清,清軍屠城慘景和抗清義士的錚錚風骨,無疑對他起了決定性影響。

在設塾期間,他結交了不少附近寺庵的僧人為朋友,其中不乏會吟唱之僧。且那時江陰多能詩善文之士,李寄早已名聲在外,慕名而來與李寄切磋詩文者也多,你吟我和,李寄詩作也多,僅他在定山居住期間的詩作,後來就編定為《谷口集》一卷。

李寄僻居山野,一生沒有結婚,靠課徒養母餬口,生活十分清苦。有時,甚至沒有換洗的衣褲。江陰人趙曦明在《桑梓見聞》中記述道:“嘗有人聞其名而訪之,見一人坐松樹下,詢之,即李介立也。而不能起,蓋止有一褲,方濯曬樹上,待其乾也。”隆冬時節,沒有棉衣,常常臥床不起。生病無錢求醫問藥,只能讓其自然痊癒。買不起茶葉,就從山上拾一點松毛松果,燃松枝煎湯代茶。朋友來了,也只能採摘野生的黃花菜佐酒。李寄酷愛讀書,但買不起書,他就向朋友借書來讀。有的大部頭書卷帙繁重,李寄背負著往來於山道上,樂此不疲。雖然生活艱難,李寄卻不肯阿附權貴。在戶部當官的張靜涵慕名來訪,李寄得到訊息,越牆走入山中,避而不見。寒冬臘月,友人曹志雲特製衣袍贈送給李寄,被他謝絕。

1652年,李寄母親周氏去世,安葬在由里山山居庵側。具有戲劇性的一幕是,在他母親去世前一二年,他參加了一次讓他終生後悔的科舉考試。這就是應常州府8縣童子試。郡守是祖星岳。祖星岳很愛才,對李寄的應試文章大加推崇,將李寄選拔為這次童子試所錄秀才的第一名。據史料記載,應試後李寄就自責,說他懊悔“奈何以文字乾榮哉!”,“遂不復就院試。”祖星岳為李寄不參加院試而深為惋惜,專門贈送了一部《廿一史》。

遠遊時期

李寄進入少年時,已聽到父親遠遊的故事,設法借讀到父親西遊時所撰的一些文章抄本。廣讀博覽又使他拓寬了胸懷,早早便立下學其父遠遊秦中,射獵賀蘭太白的志向。但受“父母在,不遠遊”的孝道影響,終於未能成行。

順治十年(1653),已升遷關中、湖襄作官的祖星岳得知李寄母親已經亡故,正孜孜以求圓少年時遠遊的夙願,便派人送上遊資,邀李寄到他任職的地方遊歷。對祖星岳來講,仍抱有藉此打動李寄應試做官、為清廷效勞的想法。按照傳統,李寄原該守制墓側,可是李對祖星岳的邀約難以拒絕,有此支助可以了卻夙願。李寄灑淚告別母親墓地,便經鎮江、南京、皖口,去江西,入洞庭湖,經湘江到長沙,赴九江,登廬山,抵武昌、漢陽,游黃鶴樓。這年秋,由漢水至河南過冬。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經渦河入淮,由淮入江,再由江右入浙,沿途過鄱陽湖進饒江,經安仁、貴溪、弋陽、廣信、玉山等地,最後由常山溪沿衢江而下,再經蘭溪入富春江,謁嚴先生祠。當年秋天回到江陰,正式由定山遷到由里山山居庵定居。兩年中,李寄同他的父親那樣,沿途作了不少記錄,留下了大量詩作。定居後即自加整理,分別歸入《晴川》、《鳴蟬》等詩集。

順治十二年(1655),李寄又游江右。這次為時不長,當年即回江陰。順治十三年(1656)春,李寄又應祖星岳之邀,由運河北上,渡京口(今鎮江),入高郵湖、洪澤湖,經盱眙入淮,途中訪問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他從河南由陸路經鄢陵、許昌、,過汝州(今臨汝),自內埠渡伊水,西行越熊耳山,過函谷關入潼關,兩上華山,遍歷上方峰、千尺幢、蓮花峰、北斗峰等名勝,實現了他少時攀登五嶽之一華山的願望。這年夏天抵達西安,因病停留今陝西三原,自冬至第二年春一直在此度過。病餘游鄰近勝跡,與友唱和甚多。順治十四年(1657),李寄在遊歷三原、涇陽之後,經河南、安徽,在仲夏時節回到江陰由里山,將寄寓的山居庵僧樓標名為“秀峰閣”。當年秋,將兩年游秦詩作編為《聽雨》集。

李寄在順治十五年(1658)經常熟、蘇州游浙江,當年回歸。第二年經原路再游浙江。這兩年出遊,得友人和門人支助,又有友人相伴,所以遊興極高,所經常熟、杭州、蕭山、紹興等處,吟詠了很多詩文。後來他將兩年游浙和在江陰境內探友訪勝的作品收入《孤筇》、《息影》集。

從順治七年(1650)起至順治十六年(1659)止,是李寄的出遊期,共出遊6次。人們據此稱他有“乃父風”。這幾年也是他意氣風發、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心情最舒暢的時期,給後人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作。李寄的詩集據《崑崙山樵傳》有《停車》、《春》、《谷口》、《附游》、《偕隱》、《晴川》、《鳴蟬》、《聽雨》、《孤筇》、《息影》、《搔首》、《一笑》諸集共24卷。今除《搔首》、《一笑》等3集未見外,連同散見於《天香閣隨筆》的詩篇,共存詩320多首。其中,《停車》、《春》、《谷口》、《附游》、《偕隱》、《晴川》、《鳴蟬》諸集見《江上詩鈔》卷53,《聽雨》、《孤筇》、《息影》3集存詩以《李介立詩鈔》存詩略全。

著述時期

1660年起到1676年,是李寄潛心蒐集前人資料,加以整理創作,著述最旺盛的時期。

李寄通曉天文地理,對星象、地輿變化觀察既細,收集也多,每有見聞,都加記述收錄,為後人研究當時自然現象留下了不少寶貴資料。

這期間,是李寄與江陰文友和他的學生來往最頻繁的階段。他的寓所慕名來訪者不絕,唱和酬答,贈詩題序,情深意切。李寄交友標準中,排除了地方官吏、富豪士紳。連常州司馬、江陰縣令等來訪,也一概避而不見。

李寄在這10多年中,花大量精力搜覓、收集、整理他前代和同時代人散佚的詩、書、畫,連同自己部分著述,於1675年最終編定《天香閣隨筆》共8卷。天香閣原在由里山九蓮禪院,季芝昌《九日游由里山九蓮禪院》詩云:“天香頹閣空懷古,雲影歸山喜放晴。”《天香閣隨筆》雜記明末清初佚事,以南明王朝為多。乙酉(1645)江陰民眾守城抗清時,李寄正值青年,居住在城外,書中所記有關守城的文字,都是李寄當時的耳聞目擊之事。鹹豐二年(1852),南海伍崇曜通過他人在羊城書肆得到《天香閣隨筆》抄本,讀後覺得隨筆“雜記鼎革間瑣事,及遺聞佚事”,將之刪削成《天香閣隨筆》2卷,附《天香閣集》1卷,列入《粵雅堂叢書》刊印。伍氏認為,“內如備載萬元吉《籌軍錄序》全文、《暨將赴滁陽上疏》、《疆事不堪再壞疏》等,均足補史乘之缺。其他野史,也未及詳載。又如吳三桂伎陳元事,與鈕玉樵《觚賸》,及各說部互異,亦足以備參考。”

李寄憑藉自己擁有的藏書和借閱的大量書籍,經多年不懈的採集擷取,考證篩選,編纂成浩繁的《歷代兵鑒》120卷,《歷代兵鑒隨筆》16卷,和與之配套的《輿圖集要》40卷。可惜這些著作均已散佚,僅有他寫的《兵鑒自序》一文傳世。

整理遊記

李寄步入花甲之年時,著手整理父親遊記殘稿,並正在設法尋覓遊記其它幾種抄本,打算在自己有生之年裡,編輯出一部較完整的《徐霞客遊記》,以慰老父在天之靈。

徐霞客在崇禎十四年(1641)逝世時,生前所寫西行日記尚末整理成集。他在彌留之際曾托家中塾師季會明輯訂,並囑徐仲昭協助刻印。季會明不負重託,經遍搜游稿遺佚,補正修訂,因地分集,於崇禎十五年(1642)臘月編成《徐霞客西遊記》,為遊記最早抄本。清順治二年(1645)江陰守城抗清,遭兵燹之災,徐門又遭遇奴變,徐霞客長子徐屺、侄徐虞卿遇難,季會明整理的這部遊記和《徐霞客詩集》均遭劫毀或散佚,但還有一部分季會明整理的遊記稿本,以及徐霞客帶回來的大理石標本在徐屺之子徐建極手中。後來,山東劉果督學江南,劉讀過錢謙益的《初學集》,仰慕徐霞客,特訪問霞客之孫徐建極,索記游之書。徐建極便將殘存的霞客遊記稿本及大理石送給劉果。劉果不久丁憂回原籍山東,霞客遊記稿本從此沒了下落。

李寄最早讀到的,是一部重新整理的遊記,但已非原件,早被傳抄者塗改得而面目全非,他還是隨手抄錄謄真,視作珍寶,將之置於案頭。遊記被傳抄者你借我抄,抄者又各自牽強附會,迭加刪改,更是殘缺失真。康熙三十三年(1683),李寄已65歲,他在再次整理遊記抄本時,看到季會明加的一份按語中,提及第一部《徐霞客西遊記》全集只有宜興庠生曹駿甫處才有抄本,立即托人到宜興打聽,得知18年前曹駿甫所抄抄本已輾轉到宜興史夏隆處。他喜出望外,便扶杖徒步到宜興,拜訪已73歲的史夏隆,覓到了遊記最早抄本。李寄如獲珍寶,將稿本帶回江陰由里山。

此後幾年,李寄在山居庵秀峰閣將宜興所得抄本和自己手頭幾種抄本互相對照,結合平時自己蒐集到的遊記資料,加以校勘、補充、訂正。他得自宜興史氏的抄本雖僅4冊,尚非全稿,但已是當時僅有的可供參校的本子了。李寄從中補得《游太華山日記》、《游顏洞記》、《盤江考》三文。他還要“從日影中照出曹氏原文,與季本互校成書。”李寄經歷了許多艱辛,終於輯錄成一部相對完整的《徐霞客遊記》,人們稱之為李介立本。300多年來,《徐霞客遊記》出現了數十種抄本,研究《徐霞客遊記》的“徐學”界,歷來都把“李介立本”視為“諸本之祖”。

李寄整理編定《徐霞客遊記》脫稿時,已是70高齡。年老體弱,加心力交瘁,已是重病纏身。他投奔友人夏世名,臨終之際對夏世名說:“不要為我準備棺材。你家屋後有箇舊水車筒,截為兩段,一半墊,一半蓋,用以藏我的屍體就足夠了。”1690年,李寄病逝,終年72歲。夏世名沒有按照李寄的話去做,而是按照禮節為李寄舉辦喪事,將他葬在由里山母墓之側。李寄的生前著述、詩稿、書籍,也由門人陳其忠收藏。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李寄部分著作,就是後人從陳氏處訪得,得以流傳下來的。

繼李寄之後,楊名時、陳泓又先後對《徐霞客遊記》作過校讎。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鎮根據李介立整理本將《徐霞客遊記》刊刻成書,正式出版。此時,距徐霞客逝世已135年,李寄逝世也已8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