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河鄉[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鎮]

李家河鄉[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鎮]
李家河鄉[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家河鎮位於宣恩縣最南部,與湖南龍山縣和本州的來鳳縣、鹹豐縣接壤,有“一腳踏兩省,雞鳴聞四縣”之說。全鄉轄40個村,352個村民小組,1.24萬戶,4.99萬人。

自1997年建鄉以來,該鄉黨委、鄉政府帶領全鄉廣大幹部民眾,開拓創新,拼搏進取,艱苦奮鬥,全鄉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業上形成了“煙、果、豬、菜、油茶”五大產業,特別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2560元提高到現在的5235元,使一個貧窮落後的李家河展示出勃勃生機,呈現出快速跨越發展的良好局面。

基本概況

幾年來,李家河鄉先後被授予 “湖北省理論學習先進單位”、“恩施州水果第一鄉”、“湖北省民政工作先進鄉鎮”、“宣恩縣平安鄉鎮”等榮譽稱號,

為加快推進產業化、城鎮化建設步伐,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省政府批准,撤銷李家河鄉設立李家河鎮,以原李家河鄉的行政區域為李家河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鳳山。

撤鄉建鎮使李家河的發展步入了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的新階段,開啟了強鎮富民的新征程。李家河鎮5萬多幹部民眾要以撤鄉建鎮為契機,克難攻堅,奮力拚搏,牢牢把握髮展機遇,緊跟時代節拍,全心全意謀發展,全力以赴上台階,努力把李家河鎮打造成經濟富裕、鄉風文明、社會和諧的宣南新城。

經濟狀況

2011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8520萬元,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34元,增加396元。全鄉實現菸葉稅收283萬元,增收100萬元。

科教文衛

2007年底,國中1所,完全國小7所,初小2所,教學點10個的格局。有在校學生5044人(其中國中1462人,國小3852人)在職教職工245人,資教特崗生52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效顯著,2007年底,全鄉有適齡兒童4491人,入學率100%,其中入鄉內國小及國小畢業人數為3893人,本鄉入學率為86.7%。比2001年淨增22.2%。適齡少年總數2666人,入學率96%,本鄉國中階段在校學生數為1837人,本鄉入學率為68.9%,比2001年淨增3.1%。在全國德育論文比賽活動中,全鄉有21名中國小教師論文分別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在全國“校長治校方略”論文比賽中有3篇論文獲國家級一、二等獎。幾年來,選派教師參加州、縣優質課比賽活動,共有42人次分別獲州、縣一、二等獎。

民辦教育方興未艾,至2007年底,全鄉共有民辦幼稚園5所,改變了由政府包攬學前教育的單一辦學體制。

鄉衛生院是集衛生行政管理,醫療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下設一個衛生分院,四個中心衛生室,23個村級衛生室,實行統一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個別扶持的經營方式。全院現有職工87人,其中在編在崗人員37人,招聘人員49人,返聘人1人,設有門診綜合科、內兒科、外婦科、計生科、公共衛生科、中醫理療科、手術科等,開放床位60張。 衛生院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中,以深化醫改為主線,以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和綜合管理為基本內容,以提高全鎮人民健康水平為目標,突出抓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紮實做好衛生應急、預防保健,狠抓醫療質量。

衛生院目前開展診療科目有內科、兒科、外科、婦科、計生科、醫學影像科、中醫科及康復醫學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等,近幾年來投資65萬元修住院部一棟,添置了200毫安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超、心電監護儀、麻醉機等大機醫療設備,基本滿足當地醫療服務需求。預防保健工作一直走在全縣前列,“五苗”接種、孕產婦系統保健、兒童建卡建證以及住院分娩都達到95%。衛生院國醫堂於2016年4月被命名為:湖北省示範國醫堂。國醫堂有業務骨幹3名,主要開展業務有:小針刀、中頻、針灸、推拿、中藥熏洗、牽引等療法,吸引了來自州內的各地患者,使我院的業務發展又跨躍了一新的台階。2016年7月,衛生院將外科及婦產科進行合併重組,並取消產科接生工作,工作前期做好了對外宣傳及解釋工作,同時衛生院計生科在平時的工作中,積極向孕產婦做好前期解釋工作,及早為待產做好準備工作。

從2015年12月21日至2016年6月20日,衛生院業務總收入1519489元,其中住院科室收入897425元,門診收入622064元。住院農合參合人數達842餘人次,門診農合參合人數就診442786人次(含村衛生室)。

基礎設施

鄉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209國道穿境而過。40個村均已通達公路,通車裡程160 公里,其中通村油(水泥)路達135.3 公里。通訊覆蓋面達100%。其它基礎設施如人畜飲水等都得到較大改善,為全鄉人民的生產生活及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旅遊資源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坐落在"板栗園大捷"的發生地--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鄉利福田村。1935年8月3日,我紅二、六軍團將妄圖消滅我軍的國民黨軍第85師全殲在這裡,並擊斃第85師長謝彬,俘敵1000餘人,繳獲槍械近1000支,以及迫擊炮6門。板栗園伏擊戰的勝利,迫使國民黨的鄂軍紛紛後撤,而湖南之敵也相繼收縮兵力轉入防禦,國民黨軍隊對湘鄂川黔蘇區的"圍剿"旋即宣告失敗。

70多年的風雨,改變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卻無法改變當年發生在這裡的一切。如今,這裡已經豎立起了一座紀念當年那場戰鬥的紀念碑。2005年6月14日,為了紀念當年紅軍在這裡的事跡,也為了隆重的紀念板栗園大捷70周年,板栗園大捷紀念碑在宣恩縣李家河鄉利福田村正式揭幕。

巍然聳立的紀念碑,與廖漢生同志親筆題寫的"崢嶸歲月,血肉情誼"8個遒勁大字互相輝映。現在,前來憑弔革命先烈的人群,或在紀念碑前肅立默哀,或在舊址前駐足沉思。

如今,這裡雖然已經不再是當年戰火紛飛的戰場,但是紅軍的精神和紅軍的歷史功績,卻仍在這裡被繼承和發揚著。我們不能忘記板栗園大捷的烈士們付出的巨大犧牲。

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官兵表現了為國家、為民族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來鳳各族人民跟著中國共產黨、跟著工農紅軍,英勇奮起,前仆後繼,同國民黨反動派、土豪劣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許多優秀兒女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們用鮮血澆灌出來的花朵。長征的勝利、革命的勝利,是英雄們用生命鑄成的豐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在紀念碑的附近,還有其他一些當年紅軍在這裡留下的歷史遺蹟。具有數百年歷史卻依然遒勁挺拔的"訊息樹"--古樟樹;當年紅軍和國民黨激戰,如今已然可見其上多處彈孔的涼亭橋--紅軍橋;紅軍橋頭的麻柳樹;修繕一新的宣恩革命紀念陳列室。無不銘記著宣恩人民可歌可泣的精神。為支援前線,宣恩人民冒著槍林彈雨,出人出力,民眾的一切活動轉為為戰爭服務。如今,紀念碑、紅軍橋和陳列室等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旅遊勝地。

在2005年紀念碑的揭幕儀式上,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精鬆上將、蕭克將軍的兒子蕭星華少將、省委副秘書長劉克毅、湖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廖其良少將等特邀嘉賓和領導,老紅軍秦志維、李春泰、吳忠義、李成林、李萬華及一批老紅軍、老將軍的家屬、子女、身邊工作人員和省有關部門領導,州領導周先旺、譚先振、程遠斌、馮國亮、劉武、周華品等,都被請來。老紅軍及親屬、解放軍代表和省、州領導虔誠敬獻的花圈、花籃,綻放在無數崇敬的目光中。

紅軍橋

紅軍橋 紅軍橋

紅軍橋位於宣恩縣李家河鄉板栗園利福田村,修建確切時間有待考證。紅軍橋原為一座小型風雨橋,因板栗園伏擊戰而得名。

紅軍橋橋面寬2?72米,長10?5米,單孔。橫跨自北向南流經李家河注入酉水的小溪上。橋墩用鵝卵石砌成,兩墩之間是6根大小不等的枕木,粗者直徑達65厘米,木板鋪面,橋上建有飛檐翹角的涼亭,布瓦蓋頂。兩側建有供路人歇腳的長條凳。在紅軍橋的木千子枋和柱頭上,當年戰爭留下的多處彈孔仍清晰可見。

板栗園伏擊戰是我軍繼忠堡大捷後取得的又一次輝煌勝利。伏擊戰遺址利福田為一條長6千米的峽谷,兩側群山谷坡約60度,垂直高度80米,谷底最寬處60米,窄處僅30米。谷中一條小溪蜿蜒,在距王家河溝西北1千米處建有風雨橋,即後來命名的紅軍橋。

1935年,正值國民黨十萬餘眾向湘西進犯,賀龍、任弼時率部從湖南轉到湖北,在湘鄂邊界重鎮沙道溝擴充隊伍,籌建政權。6月12日,賀龍率紅軍主力在鹹豐忠堡活捉敵縱隊司令張振漢。6月23日,紅六師開始圍困龍山。此際,蔣介石將八十五師由江西調到利川歸徐源泉指揮。當時,徐命已到曉關的八十五師開往李家河。板栗園是其從曉關倒洞塘去李家河必經之地。8月3日拂曉,賀龍部在兩山挾峙、形如口袋的利福田峽谷設伏。上午10點左右敵人進入埋伏圈,紅軍鳴槍為號,霎時萬彈齊發,殺聲震天,全殲裝入我軍口袋的八十五師,敵師長謝斌在紅軍橋側面斜坡上的和尚寺開槍自殺。

板栗園伏擊戰是我軍在摸透敵情的情況下,運用伏擊手段,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的典型戰例。相關資料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戰史編入軍事教材。當地人為紀念這次戰役,將遺址中留下彈孔的風雨橋命名為“紅軍橋”,在橋頭大柳樹下,立有一塊“紅軍橋”石碑。

下轄村莊

回龍、冷草溝、黃柏園、田坪、上洞坪、下洞坪、關洞坪、郭家坡、頭莊坪、司城、板栗園、楠木園、柏子坳、大塆、長塆、車道塆、箭竹坪、利福田、冉大河、茅坡、高橋、湯塆、車子口、青龍嘴、乾壩、茅壩、八洲壩、麻陽、賈家溝、老司溝、波螺河、二虎寨、爛泥溝、金陵寨、塘坊、風山、老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