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婧,女,1971年出生, 200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2年和2003-2004年分別到英國杜倫大學和倫敦大學研修。2002年1月-2月、2004年2月到英國杜倫大學講學。2002年10月和2006年2月-3月分別到芬蘭赫爾辛基工商大學和法國Negocia商學院講學。
主要研究領域
開放總量經濟學、國際收支、匯率制度、貨幣合作。
主要課程
1996年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工作。為本科生講授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學、為研究生講授國際金融學、國際金融理論與實踐、中國巨觀經濟調控等課程。2009年主講的國際經濟學被教育部“教學質量工程”評為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多年來為在開放教學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2003年以來開始為本科生英文講授國際金融學,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CPA合作項目經濟學課程和中美MBA合作項目“全球經濟背景分析”課程擔任中方輔導教師、為美國Averet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MBA的案例實驗課提供課程協調和課堂教學雙語支持。2002年以來先後到芬蘭Helia套用技術大學、法國Novancia商學院、芬蘭Sein?joki套用技術大學講授中國商務環境。2007年以來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負責的開發中國家研究生班講授國際金融、中國文化與中國國情。近幾年曾為北大中國中心(China Studies)的美國學生講授中國與全球經濟,為來自法國Lille大學的MBA代表團、美國Kean大學的MBA代表團、美國Vanderbilt大學代表團做有關危機與中國經濟的講座。
研究成果
專著:《中國資本賬戶自由化與匯率制度選擇》(2006)、《中國外匯市場與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協調發展研究》(2007)。
論文:《解析人民幣釘住美元制》、《整合港幣:中國參與亞洲匯率協調機制的前奏曲》、《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取向和退出戰略》、《匯率的決定因素和制度模式及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對策建議》、(2005,2006年3月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優秀決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解析人民幣參考貨幣籃匯率制》、《國際分工體系視角的貨幣國際化:美元和日元的典型事實》、《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國對亞洲貨幣和金融合作的供給和需求》、《2002年中國國際收支的特點、成因及對巨觀經濟政策的影響》、《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現狀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亞洲金融合作的背景、最新進展與發展前景》。
英文發表論文包括: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Suggestions On Further Reform and Exit Strategy,China &World Economy(現為SSCI來源期刊)、“Regionalization of RMB and China’s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Vol.2 China &World Economy,February 2004、The Rise of Renminbi in Asia :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Roadmap, July –August, M.E. Sharpe, 2007。
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人民幣區域化進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中國在亞洲貨幣金融合作中的作用和總體戰略》、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專項資助項目《中國90年代國際收支雙順差之謎與外部平衡戰略》、中國改革基金會中標項目《人民幣國際化現狀及前景研究》、北京市人文社科項目《人民幣跨境流通的風險與對策》。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立項《經濟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質量分析與改進方案》 。
其他成就
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006年入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培養人,同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2010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人計畫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經濟學會英國分會會員、北京市國際金融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