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天石,男,1954年生,山東濟南人。1970年參加工作,先後就讀於蘭州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1985年到南京師範大學任教。1992年晉升為副教授,1997年晉升為教授。曾任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現任南京師大六朝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江蘇省六朝史學會副會長等。
代表作品
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中國中古史、敦煌吐魯番文獻的教學與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比較法研究》、《江海學刊》、《敦煌學輯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 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唐宋時期的典身性質的變化及其意義》、《從判文看唐代的良賤制度》、《敦煌吐魯番文書中的奴婢資料及其價值》、《宋夏爭奪河西控制權述評》、《侯景之亂中梁人的向背及奴婢的作用》、《試論唐宋時期奴婢的僱傭化趨勢》、《試論兩稅法對唐代私奴婢的影響》、《唐代的官奴婢及其變化》、《近年來唐代良賤制度研究》、《蕭衍覆齊建梁考說》、《從唐律與羅馬法的比較看唐代的奴婢的身份》等。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及教材有:《唐憲宗》(1994、2004)、《宋遼金史研究概述》(第一作者)、《文獻與考古研究》(主編)、《中國歷史上的農業經濟與社會》(主編)、;《中國中古良賤制度研究》、《六朝文化概論》(主編)《南朝文化》(第一作者),《南京通史六朝卷》(第二作者)《中國古代史教程》(主編)等。
科研成果
《唐宋時期典身性質的變化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2期),獲江蘇省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 《中國古代史教程》(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獲江蘇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中國中古良賤制度研究》獲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南京大學科學研究新星獎(2000年),同名著作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主持國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項目《敦煌吐魯番出土身份文書考釋》、江蘇省教育委員會項目:《中國中古多種經濟成份研究》,江蘇省“十五”重點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六朝社會研究》、教育部《中國中古西域出土法律文獻的地域性用與中央一致性研究》(20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