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超[廣東五華籍國民革命軍將領]

李大超(1900~1984年),廣東五華縣錫坑鎮湖塘村人。梅州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北京大學。

簡介

李大超(1900~1984年),廣東五華縣錫坑鎮湖塘村人。梅州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北京大學。

生平

民國11年(1922)畢業後,在北平從事國民黨秘密宣傳工作。

民國13年(1924),國民黨改組後成為北京國民黨黨部委員。

孫中山北上時,他負責護衛和接待工作。兩年後返南方,在汕頭國民革命軍東路軍總指揮部第一軍擔任政治工作。他奉命赴閩西策動曹萬順、杜起雲部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李大超任該軍第二師黨代表及政治部主任。後任新編第一軍顧問、福建兵工廠少將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不久,調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委員兼宣傳部長、福建《民國日報》社社長。

民國17年(1928),李大超北調膠東,出任四十九軍政治部主任。後改任煙臺警備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後來,又被國民黨中央派為北寧鐵路特別黨部特派員。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李大超長期從事國民黨黨務,奔走南北諸省,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北伐以後,他調任國民政府上海市教育局督學科長、市政府秘書兼第一科長和市建設委員,先後協助市長張群、吳鐵城處理國民黨內外政務及社會各方事務。

民國26年(1937)春,吳鐵城調粵主政,李大超亦隨同南來,任廣東省府參議兼科長、民食調節委員會秘書、救濟總會總幹事、廣州特別市黨部常務委員兼宣傳處長,協調各方,為吳鐵城的得力助手。當時正遇廣東發生糧荒,他協助市長商洽疏通,請準財政部免稅進口洋米,以濟民食。

1938年年秋,調任廣東交通電政管理局局長,任期7年。時值抗日戰事緊張,廣州失陷後他隨省府遷韶關,曾率部排除困難,保持電訊、交通多年暢通。

日本投降後,任國民黨港澳總支部主任委員並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1949年,隨蔣介石去台,任台灣“行政院”設計委員,致力於台灣華僑總會和國民外交協會等事務工作。  李大超在大陸任職期間,曾數次返鄉,熱心公益,力倡禁賭禁毒,關心鄉村教育事業。他與夫人王孝英捐款倡建端本學校宿舍,為錫坑4間國小捐贈圖書、教具。抗日期間,曾在鄉創辦幼稚園,又辦難童所,共收容難童100多人入所教養。同時,他還倡議制訂錫坑鄉村建設計畫,開展興辦水利,造林種竹,發展農業。他捐資在該村前築起50多米長的防洪堤,使100多畝農田避免洪澇為害等有利社會的工作。

李大超於1984年5月在台灣病逝,終年85歲。

熱心公益

李大超數次回鄉,熱心公益,組織禁賭,資助戒菸,關心教育事業。曾與夫人王孝英捐款建端本國小校舍,創辦幼稚園;為錫坑4所國小分贈圖書、教具;為崇文中學(今橫陂中學)贈送圖書4000多冊(其中部分為府州縣誌)。發動制訂錫坑鄉村建設計畫,幫助解決資金。1943年,旱災嚴重,他回家鄉見借貸利息奇重,動員家人和富戶以年利30%以下出借,並從外地運回大米數萬斤賑濟貧困。1945年冬捐款築湖塘防洪堤1條、長50米,並倡築錫坑高圳。1946年,倡建五華旅港同鄉會。時值東江水災,動員港九同胞捐款救災,並運湘米2萬擔,賑濟嘉應五屬災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