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論文
(一) 英語語態中形式與內容的矛盾
1.英語動名詞語態中形式與內容的矛盾 西安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1986年第4期。
2.英語不定式語態中形式與內容的矛盾 西安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1989年第4期。
3.英語動詞語態中形式與內容的矛盾 西安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1990年第2期。
4.沒有語態形式的語態 上海外國語學院《外國語》1990年第4期。
5.英語謂語動詞語態形式與內容的矛盾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1年第4期。
(二) 英語THERE-存在句再探討
1.再論英語THERE-存在句的主語和謂語 《山東外語教學》1988年第3-4期。
2.THERE-存在句的轉換、壓縮及變異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學研究》1989年第1期。
3.THERE-存在句辨異 《英語輔導》1989年第3期。
(三) 英語修辭格研究
1.英語中的雙關語 上海外國語學院《外國語》1986年第4期。
2.英語中的委婉語 上海外國語學院《外國語》1989年第3期。/ 胡文仲主編《文化與交際》,1994年,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試論英語辭格 ANTITHESIS 上海外國語學院《外國語》1991年第2期。
4.英語委婉語的同義選擇與語體變異 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外語研究》1992年第2期。
5.篇章中的復現手段與修辭重複 西安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1992年第3期。
6.亦談雙關與歧義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
7.修辭中的重複與變異 大連外國語學院《外語與外語教學》1993年第3期。
8.英語習語、諺語中的語音辭格賞析 黑龍江大學《外語學刊》1993年第5期。
9.有關Oxymoron的幾個問題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2001年第4期。
10.專名“借代”辨析 復旦大學《修辭學習》2006年第2期。
(四) 英、漢修辭格對比研究
1.漢語比喻在西方的可接受度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 中國修辭學會編《漢語修辭學研究和套用》,1997年,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 ANTITHESIS”與“對偶”比較研究 西安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1997年第2期。/ 劉重德主編《英漢語比較與翻譯》,1998年,青島:青島出版社。
3.“ METONYMY ”與“借代”:分類對比研究 大連外國語學院《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1期。
4.“ SIMILE”與“明喻”對比研究 《福建外語》1998年第2期。
5.英、漢委婉語言手段辨異 《福建外語》1999年第3期。
6.英漢擬聲詞句法功能比較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4期。
7.“ PARALLELISM”與“排比”辨異 西安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2000年第2期。
8. 委婉語與宗教 《福建外語》2000年第3期。
9.“ PUN”與“雙關”辨異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2000年第6期。
10.試論英漢修辭格對比研究的基礎、目的及方法 《英漢語比較與翻譯》(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編),2002年,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1.英、漢“反覆”辭格分類對比研究 大連外國語學院《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第11期。
12.漢語中的委婉語言手段 《修辭與語言文明建設》(中國修辭學會編),2002年,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3.英語觀照下的漢語數量誇張研究 大連外國語學院《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第11期。
14.對比修辭學:關於對比框架的構想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五)修辭格的語義功能研究
1.試論“借代”的語義功能 復旦大學《修辭學習》1997年第3期 /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語文建設通訊》總第53期。
2. SECONDARY ONOMATOPOEIA與摹繪 長沙鐵道學院《外語與翻譯》 1999年第2期。
3.“ METONYMY ”與“借代”:語義功能對比研究 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外語研究》1999年第3期。/ 劉重德主編《英漢語比較研究》,1998年,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4. 英漢擬聲詞的語義轉移 大連外國語學院《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3期。
5.論“通感詞”的民族文化差異 《福建外語》2002年第2期。
(六)認知語言學研究
1.論“通感”的人類生理學共性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1996年第3期。
2.“移就”與“比擬”的心理基礎比較 復旦大學《修辭學習》2000年第3期
3.科技語言中的隱喻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翻譯》2003年第4期。
4.英語動詞過去時的認知模式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1期。
5.當代隱喻研究的新視閾――概念隱喻 中國修辭學會編《修辭學論文集》(第八集),2005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七)翻譯研究
1.雙關語翻譯初探 廣州外國語學院《現代外語》1988年第1期。
2.英語中某些雙重否定的理解及其翻譯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
3.課文譯文宜審慎 北京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3期。
4.英、漢習用性比喻中的喻體比較與翻譯 上海外國語學院《外國語》1992年第5期。/ 胡文仲主編《文化與交際》,1994年,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5. TRANSFERRED EPITHET與 METAPHOR的辨析及翻譯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1995年第2期。
6.“ DOG5 EAT DOG”是“狗咬狗”嗎?《中國翻譯》1995年第4期。
7.食品名稱翻譯芻議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詞庫建設通訊》總第10期 / 長沙鐵道學院《外語與翻譯》 1996年第3期。
8.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IDIOMATIC VEHICL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巴黎國際譯在線上關刊物 TRANSLATIO NOUVELLES DE LA 1997 Nos 1-2
9. 英漢擬聲詞比較與翻譯 長沙鐵道學院《外語與翻譯》 2000年第1期。/ 香港《翻譯季刊》2003年第29期國際譯協第三屆亞洲翻譯家論壇專號
10.漢語數量誇張的英譯研究 《天津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其它學術論文
1.具體名詞抽象化與冠詞的運用 《山東外語教學》1983年第1期。
2.動詞第三人稱單數與名詞複數的構成完全一樣嗎? 北京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與研究》1983年第4 期。
3.淺談沒有比較等級的形容詞 《福建外語》1984年第1期。
4.V + N + Prep多詞動詞的被動結構 華僑大學《外語教學》1984第3期 / 北師大《中國小外語教學》1984年第7期。
5. THOUGH與 ALTHOUGH 《大學英語》1984年第5期。
6. NEARER也是介詞嗎? 《大學英語》1984年第6期。
7. FOR 與 OF芻議 復旦大學《現代英語研究》1986年第1期。
8.複合賓語與雙賓語辨異 《福建外語》1986年第4期。
9.試析AS的讓步用法 四川外國語學院《外國語文》1987年第1期。
10.試論英語專有名詞普通化 廣州外國語學院《現代外語》1991年第1期。
11.科學性與嚴密性是高校教材的生命線——評胡文仲主編 College English 廣州外國語學院《現代外語》1992年第1期。
12.英語專有名詞的語義轉移與大、小寫變化 大連外國語學院《外語與外語教學》1992年第4期。
13.在教學中搞科研 廣州外國語學院《現代外語》1992年第4期。
14.語言試卷的語言必須首先經得起推敲 《福建外語》1992年第3-4期。
15.生活中的英語——英、美語言見聞之一 《福建外語》1996年第2期。
16.對若干漢、英“對應語”的重新思考——英、美語言見聞之二 《福建外語》1997年第1期。
17.精微之處見功夫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第9期。
學術專著、教材
(一)《英漢修辭格對比研究》(35.3萬字),1999年12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二)《辭格與辭彙》(26.9萬字),2001年7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三)《大學修辭學》(33.6萬字)(參編)2004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另:目前正應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德春教授之約為國家社科課題“中國語言學名詞審定”中的修辭學詞條進行英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