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欽

李伯欽(470年-482年4月1日),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是涼武昭王李暠的玄孫,西涼驍騎將軍、祈連酒泉晉昌三郡太守李翻的曾孫,北魏使持節、侍中、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戎校尉、沙州牧、并州刺史、敦煌宣公李寶的孫子,北魏使持節、安南將軍、懷相荊秦四州刺史兼都官尚書、涇陽昭子李佐的長子,李遵、李柬、李神俊的長兄[1]。 李伯欽幼年就有悟性,很早就通曉儒學經典,進入國子學學習後,以高尚的風格在國子學生員中揚名,太和六年歲次壬戌二月丙戌朔廿七日壬子(482年4月1日),李伯欽在平城去世,虛歲十三,景明三年歲次壬午十二月乙酉朔十二日丙申(502年503年1月25日),遷葬於鄴城西南西門豹祠東原吉遷里李佐之墓旁。 李伯欽的墓誌全稱為《魏故國子學生李伯欽墓志銘》,2001年出土於河北臨漳[1]。

李伯欽(470年-482年4月1日),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是涼武昭王李暠的玄孫,西涼驍騎將軍、祈連酒泉晉昌三郡太守李翻的曾孫,北魏使持節、侍中、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戎校尉、沙州牧、并州刺史、敦煌宣公李寶的孫子,北魏使持節、安南將軍、懷相荊秦四州刺史兼都官尚書、涇陽昭子李佐的長子,李遵、李柬、李神俊的長兄[1]。
李伯欽幼年就有悟性,很早就通曉儒學經典,進入國子學學習後,以高尚的風格在國子學生員中揚名,太和六年歲次壬戌二月丙戌朔廿七日壬子(482年4月1日),李伯欽在平城去世,虛歲十三,景明三年歲次壬午十二月乙酉朔十二日丙申(502年503年1月25日),遷葬於鄴城西南西門豹祠東原吉遷里李佐之墓旁。李伯欽的墓誌全稱為《魏故國子學生李伯欽墓志銘》,2001年出土於河北臨漳[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