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舊居

朱鎔基舊居

大門左邊有一戲台,據說逢年過節,喜慶之日,朱家常請劇團來此唱戲,朱鎔基會唱京劇、拉京胡,或許是小時候受此薰陶了。 一同學笑曰:“此地風水甚好,各方良風吉氣,盡收恬園,而不可泄”。 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有一年堂兄朱經冶的兄弟姐妹準備將父母的墳墓修整一下,詢問朱鎔基,是否也將他父母之墳順便修整一下,朱復;“決不可為,傳揚出去影響更壞。

地址

長沙東行2公里到安沙鎮和平村,轉上一條水坭小路,蜿蜒入山,再行二、三公里,地名棠坡,朱氏祖屋“恬園”就坐落於此,朱鎔基在這裡出生,並度過了童年時光,直到9歲多離開棠坡。
清未文豪吳南屏,曽於同治十二年癸酉(公元1873年)受邀到此作客,並揮筆恬園之美:“恬園,長沙朱氏之山莊也,地名棠坡,去會城東北60餘里,古驛道旁,崗嶺回復,數轉乃入,至則柴關矮屋,甫見竹樹間游與乃佇,客驚而問,不意所稱恬園者之在此也”。
原屋60年代全拆光了,眼前的房屋是前幾年,村上根據資料和老年人的記憶復原的。門口掛著長沙市和長沙縣“清代民居保護建築”的牌子,整個“恬園”裡面沒有陳列物、圖片資料、沒有講解員、當然也不要門票。

遠景

大大小小房屋有一百餘間,進大門,右邊有一四角涼亭,亭中有古井一口,上有記載:“朱氏祖井,始建於鹹豐四年甲寅(1854年),位於棠坡祖屋進門丹漽中,有石砌圍擋,井水清涼甘甜”,這口井自開鑿之日起,清泉不絕,朱家人及族中所刅學校皆以比為飲用水,至今100餘年。1995年省地質勘探隊鑑定為“特優質礦泉水”。
大門左邊有一戲台,據說逢年過節,喜慶之日,朱家常請劇團來此唱戲,朱鎔基會唱京劇、拉京胡,或許是小時候受此薰陶了。屋前一口大池塘,花崗岩欄桿,環繞一圈,甚是美觀。恬園三面環山,一面朝南,山口陣陣涼風吹來,特別舒暢。一同學笑曰:“此地風水甚好,各方良風吉氣,盡收恬園,而不可泄”。

朱家祖先墓地

朱鎔基生於1928年10月1日,還未出生,父即因病過世,10歲時,母又撒手人寰,從小被伯父朱學方收養。朱鎔基的孤兒身世,使他的性格很堅強,疾惡如仇;出身於書香門第,使他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薀;就讀於名牌中學、大學,受過良好的現代教育,又使他有淵博的知識。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有一年堂兄朱經冶的兄弟姐妹準備將父母的墳墓修整一下,詢問朱鎔基,是否也將他父母之墳順便修整一下,朱復;“決不可為,傳揚出去影響更壞。顧念之情,心領不盡”。只是在旁邊的小山上,有一座他的祖墳(不知是哪輩的祖宗)。自入京讀大學後,朱再未回過老家,並非對故鄉沒有感情,他心中的顧慮:在位時,擔心家鄉拿他旗號行事;下來後,擔心家鄉拿他包裝搞旅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