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朱載垕,年號,隆慶,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歲登基,是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朱載垕可以說是明朝比較幸運的皇帝,在他統治期間,幾乎沒有爆發什麼重大的變故,他得以穩坐皇位六年。這與他的性情是分不開的,由於在作皇子期間處處小心謹慎,很少張狂,從小就養成了貞靜、仁義的性情。
同時隆慶朝人才濟濟,文有徐階、張居正、高拱、楊博,武有譚綸、戚繼光、李成梁。這些人之所以出名,還要歸功於隆慶皇帝給了他們發展的空間,反觀歷史,成化朝也曾人才濟濟,但由於皇帝的限制,他們終究沒有在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筆。朱載垕的一大優點就是用人不疑,放手讓他的臣子去發揮才能,使得隆慶朝和萬曆朝前十年成了明王朝回光反照的時期,這一時期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比嘉靖朝有了重大的改觀,可以說朱載垕在使明王朝向最後一個繁榮時期發展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過渡作用。
有人將萬曆前十年繁榮的功勞全部歸功於張居正,沒有朱載垕放手讓張居正在政務中去鍛鍊,沒有穆宗皇帝對嘉靖朝弊政的改革,萬曆朝的繁榮就無從談起,因此將朱載垕歸於明朝比較好的皇帝之一。
當然,人不是完美無缺的,朱載垕也有自己的缺點,有人說他懶,的確他只召見過兩次閣臣,朝會,經筵也經常不發表意見,從這方面看他是很懶,但是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不也是懶與政事,把朝政都託付給管仲嗎,他照樣不失春秋五霸的稱號。
不過朱載垕的懶於政事畢竟是不可取的,同時他貪色,整天在後宮裡忙來忙去,被人比作後宮中辛勤的小蜜蜂,最後他也是死於色,這不能不說是他人生的一大污點。
隆慶朝也並非太平無事,“庚戌之變”就是在他統治期間爆發的,這也是土木之變也先率兵包圍北京城後,蒙古的又一次較大規模的入侵。蒙古騎兵從山西方向,土蠻部隊從盧龍、灤河方向進逼北京,隆慶皇帝急調邊兵放棄防地,入衛京師。
好在蒙古人關心的並不是北京城,而是金銀財寶,壯丁工匠,因此這次蒙古人並沒有大舉進攻北京,而是大肆擄掠了一頓後,馱著戰利品回了老家,不過這次戰爭也著實嚇了隆慶皇帝一跳,從此他更加關心北邊的防禦,此時張居正在朝,戚繼光在邊,為鞏固明朝的邊防做了很多努力,使得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再爆發蒙古大規模入侵的事件。
隆慶六年五月,宮中傳出了皇帝病危的訊息,被女色掏空了身子的隆慶皇帝,從此再沒有站起來,他匆匆走完了六年的帝王生涯,把大明江山留給了年僅9歲的皇子朱翊鈞,終年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