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謹

朱自謹

朱自謹(1911—1942年),名如坤,今濬縣善堂鎮朱村人。出身於殷富家庭。先後任私塾教師、國民黨滑縣副區長、湯陰縣縣長(未到職)、滑縣保全隊武術教師等職。

人物生平

1938年3月29日,濬縣城淪陷,國難日甚一日。地方土匪趁火打劫,四處搶掠。目睹此景,朱自謹走村串戶,說服動員,組織起百餘人的地方民眾自衛團,決心抵抗外侮,抗擊土匪。這年春天,一股土匪來村搶糧,自衛團奮力抵抗,因武器落後,被迫撤離。朱深感勢單力孤,難成大事。於是,與周圍數十村地方武裝聯合,在白道口成立民眾自衛總團。朱任總團長兼第八團團長,許永青、鄭合川任副總團長。年底,民團被國民黨濮陽專員丁樹本改編為農民獨立第三大隊,朱任隊長,李合生任副隊長。改編後,領導權仍掌握在朱的手裡。

1939年4月,丁樹本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被八路軍擊潰。丁命令朱部向黃河南撤退。在去留關鍵時刻,朱自謹派中隊長劉夢懷等人去解放區,表示願意接受改編。不久,朱領導的農民自衛軍在內黃縣梁莊鄉大城村接受八路軍改編,編為第十八集團軍河南十三聯單行政區農民游擊第一支隊。隨後,又與溫俊傑領導的一支農民武裝合併,隊伍擴充到500餘人,朱任支隊長,溫任副支隊長。該部活動於內、濮、滑、浚交界處,與日偽軍進行游擊戰爭。1940年4月,華北抗日民軍朱程司令員率部越過平漢線,到達冀魯豫解放區。朱自謹領導的武裝改編為華北抗日民軍第三團,朱任團長,溫任副團長,胡永書任政委,隊伍約1000餘人。1940年5月下旬,朱程司令員率民軍三團與一團部分武裝,到衛西開闢新區,駐軍五陵集。六月初某日,日軍快速部隊從水陸兩路,將五陵包圍。戰鬥從拂曉至太陽平西,民軍頑強抵抗。撤退時,朱率部負責掩護,在撤退渡河時,中彈負傷,送往沙區進行治療。1941年4月11日,於滑縣棗村集伏擊偽二十四路軍一部,繳獲步槍20支,機槍一挺。1942年4月12日,日偽軍萬餘人在飛機、大炮、坦克配合下,分五路進犯冀魯豫解放區。朱率部在郭桑村、閻高堌沙窩中與敵周鏇。16日夜,三團甩掉敵人,到達馬集附近。為了革命需要,朱程司令員與王鳳梧政委決定,派朱自謹返鄉,伺機打入敵內部做地下工作。

朱回村後,利用與滑縣滅共委員會委員長賈席珍的舊交,在其手下任副委員長兼第八團團長。朱利用這一合法身份,繼續開展革命工作。某日,朱派部下劉占德、朱如祿等將8名日本憲兵殺死。某日,賈席珍以統一指揮為名,擬將各團兵權收歸自己掌握。朱據理力爭,寸步不讓,使賈的陰謀破產。1942年麥後,賈下令繳麥,數量驚人。朱據理抗令,擬好呈文並帶衛士班到白道口找賈爭辯,賈未敢照面。

朱自謹的行動,終為日偽察覺。1942年7月,吳蘭田(原任中共地委組織部長,後叛變投敵,任豫北剿共工作團團長兼滑縣警備大隊長)邀朱自謹到白道口東十餘里的楊村“赴宴”,藉機將朱逮捕。在吳的利誘逼供下,朱堅貞不屈,痛罵敵人,嚴守機密。此間,民軍司令部曾三次組織營救,均未奏效。7天后,吳蘭田、賈席珍以“私通八路”罪,將朱自謹殺害於白道口南門外,時年31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