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涅的筆頭很快,是一位多產作曲家;除了偶爾寫些器樂作品和歌曲外,他的活動領域在於歌劇,主要是喜歌劇.馬斯涅的後期創作-他一生中的最後二十五年,不但沒有擴大自己的藝術思想視野,在戲劇效果和表現手法方面也依然如舊,因此他的大部分歌劇雖然轟動一時,過後大都被遺忘.但即使如此,他後期創作中的歌劇《黛依絲》(1894年) 、《莎芙》(1897年)和《唐吉訶德》(1910年),還是很有意思的.馬斯涅一生跨越兩個世紀,但他對法國音樂的影響幾乎沒有延及二十世紀,人們總是尊他為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音樂藝術的天才代表者.
馬斯涅除了勤奮的創作活動外,還長時間擔任巴黎音樂學院的高級作曲課教授(1878-1896年),在他的學生中後來成為法國著名作曲家的有布魯諾、夏龐蒂埃、施密特、凱什蘭(C.Koechlin,1867-1950)和羅馬尼亞作曲家埃涅斯庫等.馬斯涅在三十六歲時(1878年)便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是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1876年,他已獲得榮譽勛位,1899年,又獲得二級勛位.1912年8月13日,馬斯涅逝世於巴黎.
如今,在法國以外的地方,他主要是以《曼儂》而知名。《曼儂》匯集各家優點於一身,馬斯涅借用了華格納的主導旋律,遵照古諾悲懷憂傷的旋律,其樂聲甘美、歌詞能令疲倦的商賈怦然心動,但踏出劇場大門時,卻在道德上有飄飄然的感覺。人們在評論馬斯涅時,有這樣一種說法,稱他是一位沾染市儈氣息的音樂家,能洞悉大眾之所求, 並決意迎合眾人口味。他一生中的最後二十五年,不但沒有擴大自己的藝術思想視野,在戲劇效果和表現手法方面也依然如舊,因此他的大部分歌劇雖然轟動一時,過後大都被遺忘。
馬斯涅謝世後,《音樂快訊》企圖解釋他受人激賞的原因:“如果馬斯涅不是生在世人渴求旋律、而嘗試製造旋律的作曲家又十分難求的時代中,他必定會遭人埋沒,這是不辯自明真理,但事實如此。馬斯涅就在這個大多數作曲家亟思比舊樂派更上層樓的時代中,結合了一點現代主義與華格納風骨以創製旋律。他既得天時之便,理所當然要受人賞識。我們所以迎接他不甚美妙的旋律,只因我們無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