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湖村

朱湖村

在瑞昌市碼頭鎮,有一座美麗富饒的村莊,它北臨長江,赤湖環抱。前有無盡長江,後有連綿山峰,山清水秀;左渡湖北,北通九江,交通便利,視野開闊。這裡民風淳樸,人們互助友愛,親如一家;這裡是有著600年歷史的古村落,更是和樂融融的大家庭;它就是鑲嵌在赤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有著近4000人口的瑞昌第一大自然村——朱湖村。 村以朱姓為主, 朱氏譜載,北宋時,江南浮北人(今江西浮梁縣)朱俊,名英俊,號萬春,任荊州都督,率兵抗金,戰死沙場, 瑞昌朱姓來源及分布示意圖 夫人周氏偕子落業興國東溪(今湖北陽新縣龍港)。十世孫四七、君政、君寶、君守、君用之裔陸續向周邊大冶、廣濟和瑞昌等地播遷。元代中後期,四七支下朱龍四偕子榮什由興國東溪遷瑞昌流莊鄉朱家壋,其四世孫仲文分遷碼頭朱湖、仲鏤遷當地大房朱、仲銘遷武蛟上朱。永樂二年,龍十三子榮八由湖北大冶遷流莊鄉龍船咀。明永樂初,君政裔孫朱應鳳由湖北廣濟縣青林遷碼頭泥灣,嘉靖間轉遷流莊田塘;君政五世孫賢四由廣濟縣遷橫立山、黃金前程。永樂初,君守支下朱省一孫道通由廣濟縣遷瑞昌甘露鄉苦竹巷(今夏畈下朱村),五世孫子倫、子經由苦竹巷遷武蛟建下朱村,朱子正由苦竹巷遷洪一朱灣老屋。明初,朱省二孫彥直由陽新縣木港遷高豐樓下,彥輝遷高豐岩前,彥名遷范鎮陡崗山;朱君用孫秀八由廣濟縣白岩山遷瑞昌甘露鄉符陽畈朱家墩(今夏畈上朱村)。

瑞昌第一村——朱湖村

這裡的秋季五穀豐登、魚大牲肥,滿地金黃。

這裡的冬季白色的大地映入藍天,縱身眺望,朱湖村就是天地合一之處唯一的美景

碼頭鎮朱湖村投資56萬餘元修建了農民文化活動中心,新建了停車場,硬化了村道,安裝了路燈,聘請了保潔員,為村民營造了舒適的生活環境。

朱湖村 朱湖村

這裡的地段好,要水有水、要山有山,居民區三面環水,水利資源豐富,一方小山成群,有利於擴建工廠、增大規模。我們這裡交通便利,離湖北僅一江之隔,長江就依偎在村頭,水運方便,04年年底又修建好了直達九江的公路,給以後的企業運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朱湖村是我市最大的一個自然行政村

朱湖村積極回響碼頭鎮創建文明衛生城鎮號召,著力改造村容村貌,為工業城建設服務。

朱湖村是我市最大的一個自然行政村。為爭創全省文明衛生第一村,服務大工業,該村投資4萬餘元在村主要街邊兩旁修建花壇,從南昌購買花草苗木,美化綠化主要幹道;投資10萬餘元硬化朱湖停車場,確保車輛有序停放,並著手興建村民休閒廣場。針對部分村民亂倒垃圾的現象,前不久又投資4000餘元購買了30多個垃圾桶,環衛工人每天不間斷地清掃,確保街道衛生。為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該村相繼開辦了老年活動中心,成立了老年腰鼓隊、女子樂隊,新建了萬年台、燈光球場等文體設施,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江西瑞昌朱湖古墓群發掘簡報

A Unearthing Zhuhu Ancient Grave Group Chief Report in Rui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江西省瑞昌市博物館2000年12月8日,瑞昌市博物館接到村民報告,碼頭鎮朱湖村移民建鎮工地發現兩座古代磚室墓.經請示上級文物主管部門同意,本館隨即派員進行考古調查,並配合移民建鎮工程進行搶救性發掘清理,發掘工作從2000年12月9日至26日結束.……

參考文獻:

[1]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瑞昌碼頭西晉墓》,《考古》1974年第1期.

編纂單位:瑞昌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朱漢回,張旭明

.瑞昌縣續志 :黃山書社 ,出版時間:1993年03月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