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泰天簡介
朱泰天,男,1939年5月3日出生於吉林省延吉縣,1961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勘探系,當年留校,在找礦勘探教研室任教,從事勘察地球化學教學工作,創建勘察地球化學實驗室。1962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光譜水平電極架。1985年調入冶金工業部長春黃金研究院,任副總工程師,黃金地質研究室主任。1987年被評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0年起任中國地質學會吉林省分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勘察地球化學委員會委、,吉林省礦業學會理事、中國黃金學會地質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國家黃金管理局高級職稱評審(七人)之一,2002年任北京天英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研究方向
朱泰天教授從事勘察地球化學的教學及科研工作,主要著作及研究成果有:
1、金礦地球化學分帶序列;
2、金礦地球化學找礦指標及評價指示;
3、金礦化學異常模式;
4、天然水中超痕量金的測定;
5、金礦床的深部預測;
6、利用資源衛星信息尋找金礦床。
7、礦產資源再生論。
朱泰天教授曾參加制定國家重點找礦靶區的規劃,國外金礦開發計畫,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內有關學術交流,發表幾十篇論文,在國內外享有名望。
科研成果
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全世界首次建立了金礦地球化學異常模式,並用以進行定位預測,在我國夾皮溝金礦,準確預測到400米至1000米之間的兩段金礦體獲得成功。這是國內外首次預測1000米以下的金礦體,使我國的金礦開採向1000米進軍。這一成果在1987年國際金礦地質與勘探學術會議上發表,會場上引起了轟動。
2009年底朱泰天教授提出了《礦產資源再生論》,中國礦業報於2011年1月13日在科教版以整版的篇幅報導了其部分成果。2011年11月6日他在中國地質學會學術年會上發表了題為《航天勘查——即將席捲地學界和礦業界的新潮》的論文引起了轟動。2012年8月6日在澳大利亞召開的34屆國際地質大會上他的論文引起了國內外同行們的高度重視和好評。
朱泰天教授在中國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份黃金礦山進行深部預測及外圍找礦,利用衛星找礦等高技術獲得100多噸黃金預測儲量,在黃金地質科研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某些方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多次獲得國家黃金局和冶金工業部的嘉獎。現在,朱泰天教授正帶領他的年輕助手們從事資源的二次利用和攻克水中提金的尖端課題。
朱泰天教授的名字和簡介,早在1994年7月被氣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地球科學家大辭典》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