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嗩吶

朱氏嗩吶

互動百科 風土人情朱氏嗩吶發源於山東省寧陽縣茅莊鄉

概述

寧陽朱氏嗩吶,系家庭傳承,發源於山東省寧陽縣茅莊鄉,已有100餘年歷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傳承下來。 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數代傳承人不斷總結、吸收本地優秀的戲曲文化及一些民間小調,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和曲牌。在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及社會需求的變遷中,逐漸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朱氏嗩吶,在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經過幾代傳人的學習鑽研和發展革新,朱氏嗩吶影響遍及魯中、魯南地區,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曾作過專題報導。朱氏嗩吶傳人在全國舉辦的各種大小型民族器樂比賽中均有不俗成績,其中嗩吶高手朱殿軍,在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聯合主辦的首屆山東省農村文化藝術節民間吹打樂總決賽上獲得金獎。

表演技巧

寧陽朱氏嗩吶,其表演技巧獨特,氣息要求收放自如,舌工講究雙吐、三吐、反吐、正吐等技巧。朱氏嗩吶的開門吸取了各地各派所長,經過多年推敲和演奏,形成了柔和細膩、剛勁有力、別具一格的風格。朱氏嗩吶每首曲牌的音節都不算多,往往是在不斷的反覆中表現情緒及情感,並渲染氣氛。指法靈活有力,表演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其吹奏曲目眾多,繼承了《花木蘭》、《拷紅》、《哭長城》、《百鳥朝鳳》等多種傳統曲目,還自編了很多嗩吶獨奏曲,在社會上具有極大影響,並得到藝術界同仁的稱讚。

文化遺產保護

寧陽朱氏嗩吶因其家庭傳承的方式局限和束縛了發展,為使這一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民間器樂表演在社會上迅速發展,並日臻完善,寧陽有關部門已對朱氏嗩吶進行積極保護和探索。 2008年,朱殿軍和他的朱氏嗩吶被列入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代表人物

朱殿軍出身嗩吶世家,父親朱振山師從民樂高手龐加海,經過十年磨練,笙管笛簫、吹拉彈唱樣樣得心應手,尤其精通嗩吶。日本入侵中國前,父親朱振山返回寧陽茅莊,重新組建起鼓樂班為家鄉父老服務,並不時地與各地藝人交流切磋技藝,將嗩吶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朱殿軍五歲開始便隨父學藝,深得父親言傳身教,酷暑寒冬勤學苦練,終於不負父望,12歲熟練吹拉彈打技能,13歲登台唱戲,16歲開始領班。吹奏的笙、笛子,拉的二胡等民族樂器均好評如潮,尤其是吹奏的嗩吶更受到同行一致認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朱氏嗩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