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海[海南大學電子農務研究所副所長]

朱東海[海南大學電子農務研究所副所長]

朱東海(-)男,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人,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副教授;現任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理委員會主任(副廳級),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口經濟學院等高校兼職教授,海南大學電子農務研究所副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信息

履歷

1991年、1998年分別獲得浙江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和工學碩士學位

2001年獲得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2001年7月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區長助理(掛職鍛鍊)

2001年09-2005.01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軟體學院)做博士後研究

2003.05-2003.09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部主任、遠程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2003.10-2004.07海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2004.07-2006.03海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海口市秀英區政府副區長

2006.03-2006.09中共海口市秀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副區長

2006.09-2007.04海口市政務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

2007.03-2009.10海口市科學技術和信息產業(智慧財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

2009.10-2011.04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智慧財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

2011.04-至今中共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

相關資料

朱東海1969年7月出生於麗水市縉雲縣新建鎮。1987年,畢業於縉雲縣新建中學,隨後考入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兩年後改為土建結構)專業。1991年8月,到麗水地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工作,擔任助理工程師。1995年9月,朱東海放棄工作,考回到浙江大學土木系全時攻讀碩士學位。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先後獲得“光華”一等獎學金、“土木工程教育基金”仲青獎學金、“研究生院”獎學金、“三好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幹部”、“優秀團員”等獎勵和榮譽。1998年3月,他考取了清華大學土木系江見鯨教授和任愛珠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專業為防災減災工程和防護工程,研究方向為區域和城市的綜合防災減災工作。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共發表了學術論文14篇,其中EI檢索1篇,國際會議1篇,核心期刊8篇,其它國內刊物和會議4篇。並先後獲得“清華之友-NOR/MEKTRON”獎學金、“清華大學一二·九”獎學金、“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幹部”、“清華大學首屆研究生幹部管理進修班優秀學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徵文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等獎勵和榮譽。

2003年9月,朱東海主動放棄了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部主任、遠程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的職務,經海南省委組織部引進,隻身赴海南任職,開始了在地方基層工作的探索和鍛鍊。初任海口市政府副秘書長、秀英區副區長的朱東海,因平易近人的談吐、務實幹事的作風,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2004年,朱東海組織創建了海口市“秀英電子農務網”,並提出了三農信息化的“電子農務”創新模式。同年,他為五指山市和保亭縣各引進建立了一個清華大學遠程教育扶貧站。

2006年8月,朱東海調任海口市政務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2007年3月,調任海口市科學技術和信息產業(2009年10月後改名為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2007年,朱東海獲國家科技部2005-2006年度全國縣(市)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因在電子農務領域的突出貢獻,2008年朱東被海口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科技進步個人一等獎,同年獲得“中國數位化創新人物獎”; 2009年,獲得國家科技部2007-2008年度全國縣(市)科技工作先進人個稱號,同年獲CCTV“中國三農先鋒”稱號,並被評為全國知產局系統執法先進個人。2011年4月,朱東海任中共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2011年,海口國家高新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5%,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工商稅收同比增長107.8%。

2011年朱東海入選海南省委組織部“黨政領導幹部選拔考試面試考官”。此外,他還同時兼任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口經濟學院、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客座教授等,在黨政工作之外,堅持學術探索和教書育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