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9年7月在美國Linus Pauling Institute進行博士後研究,2002年7月升為高級研究助教授。現任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創新研究員。
主講課程
環境化學與毒理學、有機合成、化學反應機理。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自由基與過渡金屬離子化學和毒理學、複合環境污染物協同毒性機理的研究。
主要貢獻
一、發現一類不同於經典Fenton反應的新型·OH產生機制:鹵代醌與H2O2反應可產生·OH,此反應不依賴金屬離子的存在。該機理能部分解釋多鹵酚等環境污染物的致癌性。這一新發現已被寫入《Free Radical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教科書中。二、發現一種新型毒性作用機制:基於親脂加合物的形成而產生的協同毒性。此類協同作用可能是普遍存在於各種環境污染物之間的一種共同毒性作用機制。曾獲得美國NIH、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和獎勵。已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曾應邀在著名的“Gordon 研究會議”上作了50分鐘大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