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3年和1986年獲北京大學放射化學學士和環境化學碩士學位;
1991年獲德國Wuppertal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1991年至1992年為加拿大York大學大氣化學中心博士後;
1993年至1999年為加拿大農業部土壤與生物資源研究中心博士後、契約研究員;
1999年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教授,並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2000年被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環境科學特聘教授。
2012年11月,擔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
主要成就
主持了二十餘項國家、省部級和國際合作項目,在 Science、 PNAS、 The Lancet、 EHP、 ACP等刊物發表論文150餘篇。
學術成果
(1)大氣化學反應動力學 揭示了有機硝化物作為氮氧化物載體,長距離輸送後對大氣化學的影響。提出了HO2自由基與NO2異相反應生成HONO的機理,研究結果被Finlayson-Pitts和Pitts著2000年版大氣化學教科書“Chemistry of the Upper and Lower Atmosphere”引用。率先對CF3O自由基的大氣化學反應進行了系統研究。確定了CF3O與NO、NO2、烷烴、烯烴和CF3OO與NO2反應的機制。為評價和選擇合適的氟利昂替代物提供了重要反應參數。(2)地-氣物質交換 解決了遲豫湍流積累(REA)一系列技術難點,成功地用航測方法測量了有機農藥、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溫室效應氣體的區域通量。建立起大面積地-氣痕量氣體交換的測量方法,可為區域地表痕量物質的排放和沉降、痕量氣體的全球源清單提供更可靠的觀測數據。(3) 青藏高原與極地大氣環境 組織和參與了珠峰環境及北極大氣環境科學考察,觀測到珠峰地表臭氧日變化異常現象,在珠峰地區的冰川溶水、雪樣、北極冰川樣品中測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存在,並對當地大氣和地表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通量進行了觀測。
在國外工作期間主持或參加課題包括
(1)加拿大聯邦政府項目Regional Estimates of Toxic Substances Affecting the Great Lakes Water Quality,主持課題“飛機測量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通量”;
(2)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項目Obtaining Baseline Estimates of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主持課題“痕量氣體通量測量”、“氨通量測定”、“農業和北方森林生態系統氣溶膠的粒徑和濃度分布”和“加拿大農業生態系統氣溶膠的釋放及沉降”。
現主持項目: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有機農藥對大氣和生態環境的影響”(2000-20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沙塵暴中細顆粒物表面的多相複合化學反應及機理”(2001-2003);
教育部重點項目“ 青藏高原低層大氣氧化性及城市污染特徵”(2001-2003),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跨學科中心項目“北京大氣細粒子對人體健康影響評價”(2001-2004),
教育部重點項目“珠江三角洲城市環境污染形成機制及調控原理-城市大氣複合污染形成機制”(2002-2004)。
獲獎記錄
楊芙清王陽元院士教學科研優秀獎,2001。
加拿大政府實驗室訪問獎學金,1992-1994。
奧運先進個人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國家創新研究群體
社會任職
2009年受聘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大氣化學名譽教授
2012年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全球學者(Global Scholar)
國際大氣化學與全球污染委員會(CACGP)委員(2002-2010)
全球大氣化學國際計畫(IGAC)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6-2012)和共同主席(2009-2012)。
Monsoon Asia Integrated Regional Study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IGAC-中國工作組組長
中國環境學會環境健康與醫學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
《中國科學》(化學)編委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副主編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副主編
Urban Climate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