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朱啟秀同志於1916年1月12日(乙卯年臘月初八)出生於山東單縣孟集鄉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讀于山東省立荷澤六中。1935年就讀於北平輔仁大學數理系,在校期間受到進步思潮影響和早期學生運動的號召,對舊中國的各種黑暗、腐敗的現狀深惡痛絕,渴望追求光明之路。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和“一二.一六”運動。1937年“七七”事變北平淪陷後,轉移至西安臨時大學學習。1938年1月奔赴革命聖地——延安,進入陝北公學學習,從而加入革命行列,是陝北公學一期九隊學員。1938年3月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是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第二大隊學員,多次聆聽毛主席的重要講話,並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同年四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期間,歷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五團政治處教育股幹事、股長,一二○師獨一旅供給部工廠教導員、分支書記;解放戰爭期間,歷任獨一旅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獨一旅教導大隊副政委,第一野戰軍第一軍補訓大隊政委、黨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野戰軍第一軍教導團政治處主任、政委、黨委書記,第一軍速成中學副政委、政委、校長兼政委、黨委書記,第一軍政治部副主任兼速成中學校長,第一軍幹部部部長;1963年擔任武漢軍區政治部民眾工作部部長,國防工業工作部部長,1969年擔任湖北省軍區副政委、顧問等職,並當選為湖北省四屆人大代表。
朱啟秀同志1955年12月被授予志願軍上校軍銜,1958年被授予陸軍上校軍銜,1964年晉升大校軍銜,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
朱啟秀同志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和改革開放,傾注了全部的心血,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在抗日戰爭期間,他轉戰內蒙、晉綏、陝甘寧等地區,在極其殘酷的環境下,堅持開展對敵鬥爭,建立、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他多次參加了晉綏、晉察冀、冀中、陝甘寧等抗日根據地的保衛戰。在戰鬥中,他作戰勇敢,機智頑強,雖多次負傷,仍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殺敵,受到了賀龍同志的接見。同時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優勢,緊緊依靠黨的領導,不斷為我黨培養優秀的政治工作人員,在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中積極發揮自己政治工作的優勢,鼓舞官兵士氣,積極宣傳發動民眾,堅持對敵鬥爭,堅定必勝信念。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經艱險,從抗日根據地轉戰到了陝西、甘肅、青海等地區,保衛抗戰勝利果實,繼續開展對敵鬥爭,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挑釁和進攻。在保衛黨中央、轉入戰略反攻的戰鬥中,隨軍殲滅胡馬敵軍,解放大西北,乘勝清剿殘匪,建設新青海。在戰鬥中,他認真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堅決執行命令,大膽提拔和任用有能力的作戰人員,鼓舞和調動戰士們的作戰積極性,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保證了戰鬥任務的圓滿完成。為戰鬥的勝利和實現戰略轉移作出了重大貢獻。
全國解放以後,他懷著滿腔的愛國熱忱,積極回響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為國”的號召,堅決執行中央軍委的命令,率部赴朝作戰,積極履行國際主義義務,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參加了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奮力打擊侵略者,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受到了金日成首相和崔庸健委員長的接見,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傾注了自己的心血。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和民眾同甘苦共患難,了解人民民眾之所需、之所急,為民眾分憂解難,解決民眾和軍隊的糾紛,保證了民眾和人民軍隊的血肉聯繫。在擔任武漢軍區國防工業工作部部長期間,他深入工廠,和工人談心、座談,引導廣大幹部民眾發展生產,為恢復全省的生產秩序作出了貢獻。
十年動亂期間,他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頂住壓力、不畏迫害,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對黨的信念忠貞不渝,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高尚品德。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改革開放,始終與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
離休後,堅決擁護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擁護新時期的基本綱領和路線,關心黨和國家大事,關心國防建設,表現出很強的黨性原則和堅定的政治信念。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子女,積極支持干休所的工作,保持了堅定的政治信念和革命晚節。病重期間,他以頑強的毅力與疾病作鬥爭,仍然關心國家和軍隊建設事業,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人生不息奮鬥不止的優秀品格。
個人貢獻
朱啟秀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黨失去了一位優秀黨員,我軍失去了一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追求真理、獻身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鞠躬盡瘁、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革命精神,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為人寬厚的高尚品德,深入實際、聯繫民眾、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朱啟秀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