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太空梭

未來太空梭

未來太空梭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2002年11月,航空航天局宣布將著眼於費用較低的太空飛行器的研發。波音公司的X-37就是其中一種。

未來太空梭太空梭

目前的形式

2002年11月,航空航天局宣布將著眼於費用較低的太空飛行器的研發。波音公司的X-37就是其中一種。X-37將

用質量較輕的新型複合材料製造,並且是無人宇宙飛船。

一旦技術允許,航空航天局將進行對軌道太空梭的開發。由諾斯普羅曼公司和軌道科學公司研發的航天飛行器在外觀上和目前的太空梭差不多,但體積卻只有它的1/4。

還有一種更小的軌道太空梭將由類似波音公司Delta4型火箭的推進器發射。由於採用混合動力系統,這種太空梭將更加可靠和安全。它可以運載最多5名太空人和他們攜帶的必需品及設備,進行科學研究或完成一些國際空間站的任務。

1986年,就在“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故發生數周之後,美國總統里根宣布了開發新型太空飛行器的計畫。這種被稱為“新東方快車”(Nnew Orient Express)的飛行器將在大氣層邊緣處飛行,它從美國華盛頓飛到日本東京將只需要2個小時。

這種航天飛行器的官方名稱為“國家太空梭”(National Aerospace Plane),它的飛行速度將是聲速的25倍,能夠十分輕易地進入或離開飛行軌道。它不需要以前太空梭所攜帶的龐大的外部燃料箱和助推器。但是,如同太空梭出現2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提出的許多概念型運載工具一樣,它也同樣遇到了非常巨大的技術障礙,因此撤銷了原來的計畫。

未來太空梭太空梭
未來太空梭未來太空梭

“哥倫比亞”號

在“哥倫比亞”號失事之後,這些計畫可能再一次發生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還不會出現任何形式類似“國家太空梭”這樣的飛行器。從理想角度講,太空飛行器將更像是常規的飛機。它們使用單級助推器實現從起飛、入軌一直到著陸的全過程,只需在兩次飛行之間補充燃料即可。燃料將全部裝在內部燃料箱中,這樣飛行器在大氣層內外都能夠很靈活地進行操縱,並且在重新進人大氣層時能夠耐受所產生的高溫。但事實證明,到目前為止要想同時滿足所有這些要求,還是超出當今世界頂尖級航空專家能力範圍

各國未來發展計畫

美國:登月——登入火星計畫

美國在航天事業的野心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實現了太空人登月似乎遠遠不夠,美國航空航天局前不久還雄心勃勃地重申了自己的再次登月計畫。而登月只不過是美國未來航天計畫的前奏,好戲還在後面。

2004年1月1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總部宣布了新的太空計畫: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並以月球為中繼站登入火星。而在今年9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里芬親自上陣印證布希總統的太空計畫,揭開了美國計畫在2018年送4名太空人再次登月的神秘面紗,並展望了建立月球基地的廣闊前景。美國正在以太空探索前20年征程中的領軍人物布朗提出的 “循序漸進”方式,從發射環繞地球衛星開始,一步一步地深入太空,再以月球為跳板進軍火星。

按照美國的計畫,登月實現以後,美國航空航天局將在2020年左右開始細化火星登入計畫。目前美宇航局對此的初步構想是先用4到5枚大型運載火箭把火星飛船和其它硬體設備送向火星表面,在火星表面上建立一個太空人基地,再把6名太空人送上火星,進行為期500天的科學考察和研究,美國的太空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俄羅斯:空間站——商業航天計畫

雖然在太空戰場上,美國表現得很英勇,但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上,美國卻當了“逃兵”。由於太空梭接連出事,美國暫停了對國際空間站的貨物供給和太空人輸送。相對於美國的“逃兵”行徑,同為國際空間站發起國和建設國的俄羅斯就頗顯責任感。在今年7月份的俄2006至2015年聯邦航天計畫草案中,俄羅斯方面就明確提及,未來十年內,建設國際空間站仍然是俄羅斯主要航天計畫之一。

按照當初的計畫,國際空間站應該在2010年建成。對此,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安納托利-佩爾米諾夫在7月份的政府工作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將在2007年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多用途試驗艙、2009年發射能源艙,爭取在2010年時完成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建設。除此之外,俄羅斯還將在2011年前製造出“快帆”多次往返式載人飛船,保證為國際空間站服務並用於將來的星際探索任務。

與美國更加不同的是,俄羅斯將更注重地球上的發展。據佩爾米諾夫介紹,俄羅斯將在今後10年內發射70顆新一代衛星,包括通信衛星、地球遠距探測衛星、氣象衛星等,建立更加堅實的商業航天服務基礎,鞏固俄羅斯在月球航天服務市場上的地位,尤其是亞太和拉美地區。

未來太空梭未來太空梭

歐洲:探測器——星際探索計畫

和其它航天勢力不同的是,歐洲空間局太空探索重點不在載人航天上,而是一系列深空探測計畫。作為太空中一支越來越惹人注目的奇葩,歐洲空間局向深空邁進的腳步正在把同行們甩得越來越遠。

2003年6月,“火星快車”出發飛向遙遠的火星,順利進入火星軌道並展開了一系列探測活動;2003年9月, “智慧一號”起飛了,沖向了月球,進入月球軌道,並開展了各項探月工作;2005年,“惠更斯”在“卡西尼”的搭載下順利著陸,在“土衛六”上觸地得分;如今,“羅塞塔”也在飛往彗星的路上;不久,“金星快車”也要上路;期待中,水星探測器將要在2009年啟航……歐空局的一系列太空活動使人們看到的是更多的科學探索精神,而不是太空競爭色彩。

未來十年里,歐洲航天局還將於2009年至2012年間發射兩顆GAIA衛星,用於精確測量太空中十多億顆恆星的位置,了解銀河系的起源和歷史;於2013年左右發射埃丁頓衛星,尋找遙遠星系的小行星;於2010年後啟動達爾文計畫,在距地球幾光年之遙的太空尋找生命存在的蹤跡;並於2010年啟動“莉薩”計畫。發射3顆衛星,組成一個邊長為500萬公里的巨大三角形,它們之間將以雷射束相連,獲得引力理論的事實證據;歐空局還將開展太陽探索計畫,獲得太陽極地變化活動的清晰圖像,了解太陽兩極的有關情況。歐空局的深空探索步伐將越走越遠。

印度:探月——載人航天計畫

在開發中國家里,印度的航天腳步算是比較快的。單就衛星發射而言,雖然發射衛星數量不是很多,但是發射成功率卻極高,這使得印度成功擠入衛星發射市場。而印度未來最大的航天夢想就是趕超中國,在中國之前登上月球,不論是探測器還是太空人。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003年曾經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載人登月計畫,批准耗資8300萬美元的無人探月計畫,計畫於2008年向月球發射登月探測器,並在2015年前向月球送去太空人。而如今,印度更是宣稱,當其它大多數國家的月球計畫都處於紙上談兵階段時,印度的探月計畫“月球飛船1號”已經正式起步,計畫在2007年到2008年間向月球發射軌道探測器,圍繞月球兩極而不是赤道運行,給月球拍照、繪製地圖和探測礦產資源。據悉這艘登月飛船將重590公斤,攜帶重20公斤的“衝擊者”登月艙。

不過就載人登月而言,印度國內卻批評連連。不少專家認為這項工程高投入低回報、花大錢卻效果不明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甚至承認,載人航天有其獨特的魅力,但花費太大。看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人將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於月球軌道飛行和遙感探測砂鍋內,印度科學家認為,印度今後也應該按這條路子走,所以印度目前還有載人航天計畫。但是這不排除印度將來派太空人登入月球的可能,因為一旦“月球飛船1號”發射成功,印度很可能將在2015年前進行更多的登月活動。

★日本:登月——月球基地計畫

日本的野心,不僅體現在軍事政治上,在太空競技場上也一樣。雖然日本的航空航天技術不像其經濟技術一樣惹人注目,但是其在航天事業里做出的種種舉動宣言卻令人不得不關注。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布了其航天發展長期計畫的制定,其中甚至包括開發載人航天飛行和2025年建立月球研究基地的構想。

按照日本這項雄心勃勃的未來航天計畫,日本將在未來5年內研製出能夠在月球進行探險的機器人,並在10年內,開發出能夠使人類在月球長期停留的一整套技術。日本還計畫在20年內,即在2025年,開始在月球上建造進行科學研究的基地。為了建設這個基地,日本航天部門計畫在2025年之前開發出類似美國太空梭、能夠反覆使用的太空飛行工具,並打算在此之前開發出太陽能發電衛星為月球基地提供能源。

同時,日本航天部門還打算將距離地球150萬公里以外的太空定位為“深太空港”,計畫在那裡安裝光學望遠鏡和X射線望遠鏡為人類探測木星和土星提供方便。如果上述計畫獲得政府批准,日本宇宙航天研究開發機構的預算就將增加6倍,達到6萬億日元(約合570億美元)。

★韓國:飛天——航天“十強”計畫

看著東亞和南亞諸國都在航天事業上邁大腳步,經濟發達的韓國自然也不能落後。為了縮短與亞洲航天國家的距離,韓國科學技術部在2004年10月宣布,該國將在俄羅斯有關方面的幫助下,於2005年挑選兩名太空人前往俄羅斯接受為期18個月的培訓,並於三年後的2007年前往太空,進駐國際空間站並在那裡停留10天,進行各種實驗。兩名韓國太空人的太空之旅將花費2273萬美元。

目前,韓國正在與俄羅斯積極展開太空領域的合作。合作協定是2004年兩國總統親自會談後雙方簽署的,根據這份協定,俄羅斯還將為韓國太空計畫提供幫助,主要幫助韓國發射衛星。而韓國本國也在加強自身航天素質,科技部官員今年9月宣稱,韓國今後十年將投巨資發展航天事業,力爭躋身世界航天大國“十強”。從2006年至2010年,韓國計畫投資1.3958萬億韓元,用於開發衛星、研發運載工具、建立航天中心、進行航天技術開發和開展國際合作等航天項目。★美國:登月——登入火星計畫

美國在航天事業的野心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實現了太空人登月似乎遠遠不夠,美國航空航天局前不久還雄心勃勃地重申了自己的再次登月計畫。而登月只不過是美國未來航天計畫的前奏,好戲還在後面。

2004年1月1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總部宣布了新的太空計畫: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並以月球為中繼站登入火星。而在今年9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里芬親自上陣印證布希總統的太空計畫,揭開了美國計畫在2018年送4名太空人再次登月的神秘面紗,並展望了建立月球基地的廣闊前景。美國正在以太空探索前20年征程中的領軍人物布朗提出的 “循序漸進”方式,從發射環繞地球衛星開始,一步一步地深入太空,再以月球為跳板進軍火星。

按照美國的計畫,登月實現以後,美國航空航天局將在2020年左右開始細化火星登入計畫。目前美宇航局對此的初步構想是先用4到5枚大型運載火箭把火星飛船和其它硬體設備送向火星表面,在火星表面上建立一個太空人基地,再把6名太空人送上火星,進行為期500天的科學考察和研究,美國的太空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俄羅斯:空間站——商業航天計畫

雖然在太空戰場上,美國表現得很英勇,但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上,美國卻當了“逃兵”。由於太空梭接連出事,美國暫停了對國際空間站的貨物供給和太空人輸送。相對於美國的“逃兵”行徑,同為國際空間站發起國和建設國的俄羅斯就頗顯責任感。在今年7月份的俄2006至2015年聯邦航天計畫草案中,俄羅斯方面就明確提及,未來十年內,建設國際空間站仍然是俄羅斯主要航天計畫之一。

按照當初的計畫,國際空間站應該在2010年建成。對此,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安納托利-佩爾米諾夫在7月份的政府工作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將在2007年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多用途試驗艙、2009年發射能源艙,爭取在2010年時完成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建設。除此之外,俄羅斯還將在2011年前製造出“快帆”多次往返式載人飛船,保證為國際空間站服務並用於將來的星際探索任務。

與美國更加不同的是,俄羅斯將更注重地球上的發展。據佩爾米諾夫介紹,俄羅斯將在今後10年內發射70顆新一代衛星,包括通信衛星、地球遠距探測衛星、氣象衛星等,建立更加堅實的商業航天服務基礎,鞏固俄羅斯在全球航天服務市場上的地位,尤其是亞太和拉美地區。

★歐洲:探測器——星際探索計畫

和其它航天勢力不同的是,歐洲空間局太空探索重點不在載人航天上,而是一系列深空探測計畫。作為太空中一支越來越惹人注目的奇葩,歐洲空間局向深空邁進的腳步正在把同行們甩得越來越遠。

2003年6月,“火星快車”出發飛向遙遠的火星,順利進入火星軌道並展開了一系列探測活動;2003年9月, “智慧一號”起飛了,沖向了月球,進入月球軌道,並開展了各項探月工作;2005年,“惠更斯”在“卡西尼”的搭載下順利著陸,在“土衛六”上觸地得分;如今,“羅塞塔”也在飛往彗星的路上;不久,“金星快車”也要上路;期待中,水星探測器將要在2009年啟航……歐空局的一系列太空活動使人們看到的是更多的科學探索精神,而不是太空競爭色彩。

未來十年里,歐洲航天局還將於2009年至2012年間發射兩顆GAIA衛星,用於精確測量太空中十多億顆恆星的位置,了解銀河系的起源和歷史;於2013年左右發射埃丁頓衛星,尋找遙遠星系的小行星;於2010年後啟動達爾文計畫,在距地球幾光年之遙的太空尋找生命存在的蹤跡;並於2010年啟動“莉薩”計畫。發射3顆衛星,組成一個邊長為500萬公里的巨大三角形,它們之間將以雷射束相連,獲得引力理論的事實證據;歐空局還將開展太陽探索計畫,獲得太陽極地變化活動的清晰圖像,了解太陽兩極的有關情況。歐空局的深空探索步伐將越走越遠。

★印度:探月——載人航天計畫

在開發中國家里,印度的航天腳步算是比較快的。單就衛星發射而言,雖然發射衛星數量不是很多,但是發射成功率卻極高,這使得印度成功擠入衛星發射市場。而印度未來最大的航天夢想就是趕超中國,在中國之前登上月球,不論是探測器還是太空人。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003年曾經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載人登月計畫,批准耗資8300萬美元的無人探月計畫,計畫於2008年向月球發射登月探測器,並在2015年前向月球送去太空人。而如今,印度更是宣稱,當其它大多數國家的月球計畫都處於紙上談兵階段時,印度的探月計畫“月球飛船1號”已經正式起步,計畫在2007年到2008年間向月球發射軌道探測器,圍繞月球兩極而不是赤道運行,給月球拍照、繪製地圖和探測礦產資源。據悉這艘登月飛船將重590公斤,攜帶重20公斤的“衝擊者”登月艙。

不過就載人登月而言,印度國內卻批評連連。不少專家認為這項工程高投入低回報、花大錢卻效果不明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甚至承認,載人航天有其獨特的魅力,但花費太大。看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人將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於月球軌道飛行和遙感探測砂鍋內,印度科學家認為,印度今後也應該按這條路子走,所以印度目前還有載人航天計畫。但是這不排除印度將來派太空人登入月球的可能,因為一旦“月球飛船1號”發射成功,印度很可能將在2015年前進行更多的登月活動。

★日本:登月——月球基地計畫

日本的野心,不僅體現在軍事政治上,在太空競技場上也一樣。雖然日本的航空航天技術不像其經濟技術一樣惹人注目,但是其在航天事業里做出的種種舉動宣言卻令人不得不關注。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布了其航天發展長期計畫的制定,其中甚至包括開發載人航天飛行和2025年建立月球研究基地的構想。

按照日本這項雄心勃勃的未來航天計畫,日本將在未來5年內研製出能夠在月球進行探險的機器人,並在10年內,開發出能夠使人類在月球長期停留的一整套技術。日本還計畫在20年內,即在2025年,開始在月球上建造進行科學研究的基地。為了建設這個基地,日本航天部門計畫在2025年之前開發出類似美國太空梭、能夠反覆使用的太空飛行工具,並打算在此之前開發出太陽能發電衛星為月球基地提供能源。

同時,日本航天部門還打算將距離地球150萬公里以外的太空定位為“深太空港”,計畫在那裡安裝光學望遠鏡和X射線望遠鏡為人類探測木星和土星提供方便。如果上述計畫獲得政府批准,日本宇宙航天研究開發機構的預算就將增加6倍,達到6萬億日元(約合570億美元)。

★韓國:飛天——航天“十強”計畫

看著東亞和南亞諸國都在航天事業上邁大腳步,經濟發達的韓國自然也不能落後。為了縮短與亞洲航天國家的距離,韓國科學技術部在2004年10月宣布,該國將在俄羅斯有關方面的幫助下,於2005年挑選兩名太空人前往俄羅斯接受為期18個月的培訓,並於三年後的2007年前往太空,進駐國際空間站並在那裡停留10天,進行各種實驗。兩名韓國太空人的太空之旅將花費2273萬美元。

目前,韓國正在與俄羅斯積極展開太空領域的合作。合作協定是2004年兩國總統親自會談後雙方簽署的,根據這份協定,俄羅斯還將為韓國太空計畫提供幫助,主要幫助韓國發射衛星。而韓國本國也在加強自身航天素質,科技部官員今年9月宣稱,韓國今後十年將投巨資發展航天事業,力爭躋身世界航天大國“十強”。

未來太空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