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檢驗基礎知識

木材檢驗基礎知識

《木材檢驗基礎知識》是徐峰,萬業靖 主編 ,由化學工業出版社 於2010年9月1日出版。 本書從木材識別概述、木材的巨觀構造特徵、木材顯微構造特徵、木材樹種識別、木材基本性質、合理造材與木材科學保管、木材出入庫管理、國家及國際貿易公約重點保護樹種幾個方面介紹了木材檢驗的基礎知識。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從木材識別概述、木材的巨觀構造特徵、木材顯微構造特徵、木材樹種識別、木材基本性質、合理造材與木材科學保管、木材出入庫管理、國家及國際貿易公約重點保護樹種幾個方面介紹了木材檢驗的基礎知識。

本書可作為木材檢驗員和木材檢驗師執業培訓教材,林業大中專院校有關專業學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木材質檢人員、檢驗檢疫人員、木材生產與加工人員,木材經營與貿易人員自學參考書或工具書。

導語

《木材檢驗基礎知識》是木材檢驗技術培訓教材之一,共分7章和1個附錄。緒論為木材識別概論,重點介紹木材識別的意義與木材名稱;第1章木材的巨觀構造特徵,重點介紹木材的三切面、管孔、胞間道、軸向薄壁組織等巨觀特徵;第2章為木材微觀構造特徵,重點介紹細胞壁結構、針闊葉樹材微觀構造特徵;第3章木材樹種識別,重點介紹木材識別方法與常見商品木材的識別技巧;第4章木材基本性質,重點介紹與木材生產、保管有關的木材理化性質;第5章合理造材與木材科學保管,重點介紹原條造材、原木歸楞以及木材保管方法;第6章木材出入庫管理,重點介紹木材出入庫賬務管理與木材行銷理念。附錄為國家及國際貿易公約重點保護樹種。

目錄

緒論 木材識別概述

0.1 木材識別的意義

0.2 木材的來源

0.3 樹木分類

0.4 木材的名稱

複習思考題

第1章 木材的巨觀構造特徵

1.1 木材的三切面

1.2 邊材與心材

1.3 年輪或生長輪

1.4 早材、晚材

1.5 木射線

1.6 管孔

1.7 胞間道

1.8 軸向薄壁組織

1.9 材色與光澤

1.10 木材的氣味和滋味

1.11 木材的結構、紋理與花紋

1.12 樹皮的特徵

1.13 材表的特徵

第2章 木材顯微構造特徵

2.1 木材細胞壁結構

2.2 針葉樹材的顯微構造

2.3 闊葉樹材的顯微構造

第3章 木材樹種識別

3.1 木材識別的方法

3.2 常見國產商品木材識別

3.3 常見進口商品木材識別

複習思考題

第4章 木材基本性質

4.1 木材的化學性質

4.2 木材的物理性質

4.3 木材的力學性質

複習思考題

第5章 合理造材與木材科學保管

5.1 原條造材

5.2 木材科學保管

複習思考題

第6章 木材出入庫管理

6.1 木材入庫管理

6.2 木材出庫管理

6.3 木材銷售

附錄 國家及國際貿易公約重點保護樹種

書摘

3.1.3 木材識別步驟

3.1.3.1 試樣選取與製作

現場識別一般對試樣的形狀要求不嚴,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對待,但應本著儘可能挖掘記載其所能體現的特徵的原則,將表面削平後觀察,如外形、顏色、氣味、流膠(脂)等,甚至木材端頭部位出現的菌絲、變色或層析的晶體形態也能為識別提供重要依據。實驗室識別則對試樣要求相對較高,不論是巨觀識別與微觀識別比較注重於木材的三個切面的截取與刨平,體現新切切面的特徵,尤其微觀識別一定要選取切面標準的健全材,否則所得切片不僅會影響構造特徵記載,還會導致部分需定量測定的指標結果不準確,如管孔直徑、胞壁厚度等。

3.1.3.2 識別原則與結果判定

要準確迅速識別木材,應在熟練掌握木材構造特徵內涵的基礎上,把握先巨觀後微觀、先看共性後查特性、先顯著特徵後潛在特徵、先橫切面後縱切面、先判定結果後做出結論(與模式標本對照後)、邊觀察記載邊查找核對的原則,根據鑑定目的要求,觀察、記載、檢索、結果判定、對照模式標本、得出鑑定結論、出具鑑定報告,從而完成整個鑑定過程。實際工作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步驟,如根據管孔有無區分針闊葉材(某些科屬例外),根據有無正常樹脂道判定是否為松科六屬木材,根據波痕有無判斷其進化程度。另外木材特徵性顏色和氣味、內含物特徵性顏色和性狀等都可為木材識別提供直接依據,能大大縮短鑑定周期。在具體工作中逐步積累經驗,靈活運用,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