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記(拼音版)[卡洛·科洛迪著童話]

木偶奇遇記(拼音版)[卡洛·科洛迪著童話]

《木偶奇遇記》是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創作的童話,也是其代表作,發表於1880年。

作品講述當仁慈木匠皮帕諾睡覺的時候,夢見一位藍色的天使賦予他最心愛的木偶皮諾曹生命,於是小木偶開始了他的冒險。如果他要成為真正的男孩,他必須通過勇氣、忠心以及誠實的考驗。在歷險中,他因貪玩而逃學,因貪心而受騙,還因此變成了驢子。最後,他掉進一隻大鯨魚的腹中,意外與皮帕諾相逢……經過這次歷險,皮諾曹終於長大了,他變得誠實、勤勞、善良,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孩。

該作品於1940年被迪斯尼公司改編為動畫電影,後分別於1983年和2002年翻拍真人版。

內容簡介

《木偶奇遇記》插畫 《木偶奇遇記》插畫

《木偶奇遇記》敘述老人皮帕諾把一塊能哭會笑的木頭雕成木偶,並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當成兒子。老人賣掉上衣,供兒子上學。可是小木偶一心貪玩,為了看戲不惜賣掉課本。在木偶戲班獲得好心老闆的五枚金幣,回家路上受狐狸和貓的欺騙,金幣被搶走。進了監獄......出獄後,又因貪吃他人的葡萄又被捕獸器夾住,被迫當了看家狗。他後悔極了,心想:“如果我像其他好孩子一樣喜歡讀書,現在我就會和爸爸住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就不會在這裡給別人當看門狗了。”夜裡,他因幫助主人抓住黃鼠狼而重獲自由。他一心想成為一個用功讀書的好孩子,可是又經不起誘惑。在壞同學的慫恿下又逃學到海邊看鯊魚,後又被引誘到玩兒國,在瘋狂的玩了五個月之後,變成一頭又懶又蠢的驢。後來還是仙女搭救了他。最後,他們父子在鯊魚腹中意外重逢,並成功的逃了出來,在海邊住下,並變成一個真正的小孩子。

作品目錄

章節大致內容
01 木匠櫻桃師傅怎么會找到一段像小孩一樣會笑又會哭的木頭。
02 櫻桃師傅把木頭送給他的朋友傑佩托。傑佩托用它為自己做一個像雜技演員那樣會舞蹈、擊劍和跳躍的奇妙的木偶。
03 傑佩托回家以後馬上做了一個木偶,把他叫做匹諾曹。這個木偶最初耍的一些花招。
04 關於匹諾曹和會說話的蟋蟀的故事。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壞孩子不願讓比他們懂事的人來矯正自己。
05 餓了。他找到了一個雞蛋要煎蛋餅吃:可是就在那最有趣的當兒,那塊煎蛋餅飛出了窗戶。
06 把腳擱在火盆上睡著了,第二天早晨醒來發現一雙腳燒掉了。
07 傑佩托回到家裡,把原先為他自己帶回家來的早飯給了匹諾曹。
08 傑佩托為匹諾曹做了一雙新腳,並把 自己的上衣賣了,替它買識字課本。
09 為了看木偶戲,匹諾曹賣掉了識字課本。
10 木偶們認出了他們的弟兄匹諾曹,高興地接待了他,但此時他們的主人食火者出現了,匹諾曹差一點遭到不幸。
11 食火者打了幾個噴嚏,饒恕了匹諾曹,匹諾曹救了他朋友哈利昆的命。
12 老闆食火者送給匹諾曹五個金幣·讓他帶回家給他父親傑佩托,可是匹諾曹卻上了狐狸和貓的當,跟他們走了。
13 紅蝦旅店。
14 由於不肯聽會說話的蟋蟀的善意勸告,匹諾曹遇到了刺客。
15 刺客們追逐匹諾曹,追上了他,把他吊在一棵大橡樹的樹枝上。
16 美麗的藍發姑娘讓人把木偶放下,把他放到床上,請來了三個醫生,想知道他是活著。還是死了。
17 吃了方糖,可是不肯吃藥。但是當他看到掘墓人來了,要把他帶走,就把藥吃了。然後他說了—個謊,作為懲罰,他的鼻子長得更長了。
18 又遇見了狐狸和貓,同他們一起到神奇的土地去埋錢。
19的錢給搶走了,作為一種懲罰。他被判處四個月徒刑。
20從監獄裡出來以後,匹諾曹要回到仙女家裡去,可是在路上遇見了一條可怕的蛇,後來又給捕獸機夾住。
21被一個農民抓住了,農民強迫他在雞圈裡當看門狗。
22發現了強盜:作為對他的忠誠的獎賞,他獲得了自由。
23為美麗的藍發姑娘的逝世感到十分悲痛。這時他遇見一隻鴿子,鴿子馱著他飛到海邊,在那兒匹諾曹跳入水中援救父親傑佩托。
24來到了勤勞的蜜蜂島,又找到了仙女。
25向仙女保證要做個好孩子,認真讀書,因為他不高興老是做木偶,想當一個模範的男孩子。
26陪同學們到海邊去看那條可怕的鯊魚。
27和他的同伴們發生了激戰。其中一人受傷,匹諾曹被警察抓去了。
28差一點被人當做魚放在平鍋里油煎。
29回到仙女家裡。仙女答應他第二天就可以不當木偶而變成一個孩子。要舉行一次有牛奶咖啡的豐盛早餐來慶祝這件大事。
30沒有成為男孩,而是偷偷地同他的朋友蠟燭芯一起到愚人國去了。
31皮諾喬曹樂園中住了五個月以後,令人驚訝地長出了一對驢子耳朵,變成一隻小驢子,有尾巴,還有別的一切。
32長了驢子耳朵,後來變成了一隻地道的小驢子,開始像驢子一樣叫喊。
33變成了地道的驢子,給拉去出賣,馬戲班班主買了他,教他跳舞、鑽大鐵圈,可是一天晚上他摔瘸了腿,於是被另一人買走,那人想用他的皮做一面鼓。
34給推到海里以後,被魚群吃了,變成了跟從前一樣的木偶。正當他游水逃命時,卻給可怕的鯊魚吞食了。
35在鯊魚肚中找到了他的父親(傑佩尼)
36終於不再是木偶,他變成了一個孩子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木偶奇遇記 動漫書刊封面圖 木偶奇遇記 動漫書刊封面圖

該書創作於1881年,科洛迪所處的那個時代,正是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這對他的生活和創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創作過程

科洛迪最初編寫《一個木偶的故事》(連載第二年改名為《木偶奇遇記》)是為了償還債務,他甚至在給《兒童日報》的社長菲爾迪南多·馬爾提尼的附言中還這樣提到:“我寄給你的這些材料,只不過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罷了。你可隨意處理,如要採用,我可繼續寫下去。”而沒有料到的是“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從1881年7月7日起在《兒童報》上分期連載,一直到1883年才連載完畢。中間科洛迪一度想停止連載,卻被讀者“不滿”的信件所淹沒。

人物介紹

匹諾曹

匹諾曹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稱其“虛構”,是說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像匹諾曹這樣擁有生命的“木偶人”。他原先是一段木頭,“這段木頭並不是什麼貴重木頭”,就是“爐子和壁爐生火和取暖”用的柴堆里那種普通木頭。後來經人一番削、砍、刨便成了人(“木偶人”)。然而,匹諾曹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恰恰在這裡——恰恰在匹諾曹身上顯示出的人性和物性,及其兩者的有機統一。

作者寫匹諾曹這一人物時,時時處處沒有忘記他具有“木頭”的特性。比如,寫匹諾曹被火燒焦了腳。匹諾曹“又累又餓,一點力氣也沒有了。他再沒力氣站著,於是坐下來,把兩隻又濕又髒、滿是爛泥的腳擱到燒炭的火盆上。他就這樣睡著了。他睡著的時候,一雙木頭腳給火燒著,一點一點燒成了炭,燒成了灰”。而妙的是,正在這時匹諾曹的爸爸傑佩托敲門回家了。“可憐的匹諾曹睡眼惺忪,還沒有看到他的兩隻腳已經完全燒沒了。因此他一聽到父親的聲音,馬上跳上凳子要跑去開門。可他身子搖了那么兩三搖,一下子就直挺挺倒在地板上了。”比如,寫匹諾曹跳進大海救爸爸。匹諾曹在鴿子的帶領下來到海邊找爸爸,他發現了遠處爸爸的小船。爸爸也好像看到了他。這時,“一個孩子從礁石頂上跳進大海,嘴裡叫著:‘我要救我的爸爸!’”可“匹諾曹不過是一塊木頭,因此很容易就浮到水面上,像條魚似的游起來。只見他一會兒被波浪一衝,落到水下面不見了,一會兒又在離岸很遠的地方重新出現,伸出一條腿或者一條胳膊……”這裡,匹諾曹所具有的人性和物性的特性,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也正因為有了這一特性,匹諾曹這一人物形象才變得真實可信、情趣盎然了起來。也可以說,這種人性和物性的有機統一,是匹諾曹這一人物形象獲得成功的前提。

匹諾曹這一形象給人的另一個突出印象在於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有一顆愛心。他愛爸爸,愛一切善良的人。爸爸在大雪天用自己身上穿的上衣為他換來了課本。他感動得撲上去抱著爸爸,在爸爸的臉上到處親吻。為尋找爸爸,他四處奔走。為救爸爸,他毅然跳進波濤洶湧的大海,毅然闖入大鯊魚的腹中。為了善良的花衣小丑免遭不測,他寧願自己一死。當聽說善良的天藍色頭髮仙女溘然長逝,他傷心不已,哭得死去活來。他有上進心,渴望上學,渴望讀書。他主動向爸爸提出“要馬上去上學”。他渴望得到一樣“最要緊的東西”——識字課本。他熱愛勞動,不怕吃苦。他為了養活年邁的爸爸,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工作,搖轆轤,編草筐,還親自做了一輛漂亮的座椅車,推爸爸出去散步,讓爸爸呼吸新鮮空氣。但他又是一個十分頑皮、有著許多缺點的人。常常由著性子做事,常常闖禍。好心的蟋蟀告訴他“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任意離開家,到頭來絕不會有好結果”,他不但不聽,還用木頭槌子打死了蟋蟀。他整天玩,到處遊蕩。為了能看上一場木偶戲,他竟稀里糊塗賣掉了識字課本。他想發財,跟著貓和狐狸去奇蹟寶地種金幣,結果不僅白丟了五個金幣,還險些送了自己的命。他經不起小燈芯的鼓動和玩了國的誘惑,到了玩了國,差點永遠變成了一頭驢子。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該書描述了木偶匹諾曹從一個任性、淘氣、懶惰、愛說謊、不關心他人、不愛學習、整天只想著玩的小木偶,變成一個懂禮貌、愛學習、勤奮幹活、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好孩子的過程,以及他所經歷的一連串的奇遇,充滿了童趣與想像。發生於匹諾曹身上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許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說,在自然天性里往往會有不少不夠盡善盡美的表現,等待著我們的逐步克服。

《木偶奇遇記》意欲揭示的道理並不複雜,它倚借一個木偶有形象不過是為了向我們演繹一個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歷程。問題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並非是一個人生來就可以明白的。否則,匹諾曹也就無需煞費周折才得以完成了這一歷程了。

這篇童話,通過匹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歷,表現小木偶熱愛正義、痛恨邪惡、天真純潔的品質,教育兒童要抵禦種種誘惑,做一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並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他聰明、善良、頑皮而又任性,他的故事給孩子們以有益的教誨和藝術的感染。

《木偶奇遇記》是一篇童話故事。但是與以往西方的童話故事不同,描寫的不是美麗的公主和貴族們在大城堡中的生活。匹諾曹的奇遇都發生在義大利真正的普通人民中間,從而使它更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木偶奇遇記》一書不僅教育孩子們如何為人,還通過隱喻和影射,對十九世紀義大利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落後和醜惡的現象,進行了揭露,如貧富間的差距、勞動人民的貧窮、飢餓和絕望,法務部門和醫療機構的虛偽等等。同時也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義大利哲學家貝內戴托就曾評論說:“用來雕刻皮諾喬的那塊木頭,實際上就是人類本身。”

藝術特色

《木偶奇遇記》一開頭,就用遊戲筆法,寫出一塊會說話的調皮木頭,使得櫻桃師傅和傑佩托反目;刻成木偶後,更是頑劣異常,他逃離了家庭溫馨的對待,逃離了學校嚴格的束縛而走上社會獨自一人去面對社會的種種挑戰,去遭遇一次又一次的險情……作者任意揮灑的遊戲之筆,自由馳騁,一下子將人們的思緒帶入一個幻想的世界:皮諾喬從家中逃跑,父親迫他反被警察抓去;皮諾喬疲倦了,把腳擱在火盆上睡覺,被燒去雙腳;他不聽會說話的蟋蟀的忠告,落入殺人強盜手裡;他說謊,遭到懲罰,鼻子長起來了……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一塊磁鐵牢牢地吸引了孩子。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狀來考察,這些似乎是遊戲的甚至有些荒誕的情節,其中所蕩漾的那種特質都有其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該書問世時,義大利正處於奧地利的統治之下,大人們以國家、民族的意願,訓導孩子成為復國之棟樑,殊不知卻抑制了兒童遊戲心理的發展。兒童在規範內小心翼翼地不敢越雷池半步,而這個敢說敢做、不計後果的皮諾喬以其充滿遊戲色彩的冒險經歷,為孩子打開另一道視野,此所謂現實的缺失,依靠幻想來彌補。孩子們渴望補償,渴望釋放,渴望衝破現實的局限。同時,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四平八穩的生活現狀不可能使兒童有親身歷險的契機,無法以親歷實踐來滿足自身固有的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他們只能通過遊戲形式來突破,實現實際生活中根本無法實現的那些行為。科洛迪用遊戲精神建構故事情節,設定一個完全虛構的皮諾喬的歷險世界,讓兒童在一個完全架空的環境裡,把自己變成一個架空的人物,任思緒自由翱翔。

作品影響

迪斯尼動畫版 迪斯尼動畫版
《木偶奇遇記》出版後,印數達到了一百萬冊。1892年,該書就由M.A.默里譯成了英文,以後又被譯成多種文字,並多次被拍成電影。製片人沃爾特·迪斯尼也於1943年將這個故事搬上了銀幕。
義大利人認為,《木偶奇遇記》與但丁的《神曲》及薄伽丘的《十日談》一樣,是義大利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

《木偶奇遇記》創造了義大利兒童文學史上第一個成功的長篇童話形象。在科洛迪之前,義大利雖然不乏成功的兒童文學作品,但從不曾擁有廣受歡迎的長篇童話及其長篇童活形象。在19世紀,義大利兒童文學作品中普遍貫穿著一種道德規範思想。強調的是訓示和教育。正面兒童形象始終是兒童文學作品的主角。科洛迪則一反常態,大膽啟用有缺點的孩子作為作品的主人公。用有缺點的孩子取代所渭有教養的孩子,這不啻是義大利兒童文學史上的一次革命。 《木偶奇遇記》在義大利行銷過至少260個版本,英文的版本則至少有115種之多。

作品評價

作家巴金:“我費了幾分鐘功夫把《木偶奇遇記》讀完後,我雖然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了,但我也被迷住了。”

作者簡介

科洛迪,原名卡爾洛·洛倫齊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義大利托斯坎納地區一個叫科洛迪的小鎮。他的筆名便是由這個小鎮的名稱而來。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譯過法國貝羅的童話,為廣大小讀者所喜愛。科洛迪一生中,曾寫過許多短篇小說、隨筆、評論,然而最著名的要數他寫給孩子們看的童話故事,這些童話想像力豐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曲折動人,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