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常識
形式
一般由區或市統考,學校聯考。
或者是學校出題
歷史
在中國,考試是很普遍的,常見的學位有:進士、學士、狀元、 榜眼,、探花等
複習方法
一、思想重視
期末複習是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的有力保證。首先,我們應在思想上重視它,不能馬虎麻痹。因為期末考試考查面涵蓋很廣。學了一學期,究竟學得怎么樣?我們自己想知道,老師、家長也想知道。而這個效果可以通過考試來檢驗。“複習”不是可有可無,要下工夫搞好。
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有一位教授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學生毫無順序地進入了一個寬敞的大禮堂,並獨自找個座位坐下。反覆幾次後,教授發現有的學生總愛坐前排,有的學生則盲目隨意、四處都坐,還有一些學生似乎特別鍾情於後面的位置,教授分別記下他們的名字,10年後,教授對他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愛坐前排的學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兩類學生很多。教授曾對他的學生說過:“不是說一定要站在最前、永遠第一,而是說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十分重要。在漫長的人生中,你們一定要積極坐在前排。”
學習要持之以恆。貝多芬之所以成為舉世聞名的音樂家,是因他有持之以恆,不畏勞苦的精神。所以只有把想和做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然而我們有些同學有決心卻無恆心,他們認為天天學習太單調乏味,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
不急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因為教學中我們常會發現某些同學表現出消化不良症,喜新厭舊,喜歡做老師新發的題目,不注重做過的練習中有何問題以及如何進行彌補,對教師批改後發回的練習不屑一顧,甩在一邊。這種不斷做題,不斷甩題的做法,其結果效率低下。
二、講究方法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說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事先做好準備。期末考試也是一樣。要想取得好成績,除了平時努力學習,打好基礎,提高能力外,期末複習方法也很關鍵。複習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科學、高效的複習方法。把期末複習分成四個階段:(1)基礎複習;(2)強化能力;(3)查漏補缺;(4)答題注意事項。
複習原則:
要給自己一個正確定位,哪科是自己的強科,哪科是自己的弱科,哪部分是自己的弱項,還要分析自己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影響自己成績進步的因素有哪些。
基礎複習:
(1)及時複習
“人們對於剛學過的東西,總是一開始忘得快,過一段時間就逐漸減慢。”
認真看課本上的每章小結(如科學本章提要、數學小結),複習小結可以對本章整體內容瞭然於心。然後再複習。這樣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該複習什麼。
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複習之後再做作業。每天晚上睡覺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學了什麼!”然後在頭腦里把這些東西過一遍。
(2)分散複習與交叉複習相結合
分散複習要比長時間的集中複習效果好。這樣孩子就不會疲勞,複習的效果也會更好。即複習一段時間後,要中途休息一下;
當我們同時面臨幾門課程的複習任務時,最好採用交叉複習的方式,即這30分鐘複習語文,休息後換成數學,再之後又變成別的什麼,這樣複習的好處是不會使孩子產生厭倦心理。
(3)多種方式複習
長時間用同一種方式複習效果不好。如學習英語時,有時是默讀,有時大聲朗讀,有時抄寫,不斷變換方式或者結合併用。科學記、互查、練習、錯題回顧相結合。語文背、默、聽、看、練相結合。數學與科學差不多,但更要對課後題目多練,重複練。
(4)節約式複習
如果發現某一部分的內容已掌握住,您就可以跳過這一段,複習下面的內容。如果已經做了幾道這方面的題目仍然出錯,就需要加強對這一部分的複習力度。
強化能力:
複習時要牢抓基礎:從課本上的例題入手、習題入手、從最簡單的入手,每一道題都親自動手做一做,千萬別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不願做,大題不會做,小題不願做。慢慢積累經驗,從而強化自己的計算寫作答題能力。
查漏補缺:
分析自己平時得分的分布情況,也就是說選擇題、填充題、解答題前3題與解答題後幾題、實驗題、作文、聽力等得分進行分析,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好得分的精力分配。比如:平時選擇題得分較高,解答題前3 題得分較高,那么,複習時重點應放在填充與解答題後面的幾題上。這樣把精力放在硬骨頭上,不要精力平均使。
把一學期的試卷與講議整理、裝訂,在錯題做上顯眼的記號,有計畫的看或做錯題,這樣可以避免以前所犯的錯誤,如果看過一次就能掌握的,把這題划去,看了兩次以上還沒有掌握的,要多請教與練習,直到錯題基本掌握。
答題注意事項:
答題時,字跡要清楚,不要潦草,不要一句話連著一句話直到結束,那樣老師看不清並會影響自己的得分。
人生就像馬拉松賽跑一樣,只有堅持到終點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勝利者。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是如此,期末已經臨近,為了迎接期末考試,複習工作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充實的。同學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今天所做的努力就是為了明天的成功。我深信通過同學們和我們老師的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試中,一定能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應試技巧
一、調整生物鐘,提前進角色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大腦的興奮期和抑制期是呈波浪形的,即一段時間的興奮期之後,必然是相對的抑制期。顯然,如果中考時間在我們大腦的興奮期,那是再好不過的;反之,考試時間正好處在我們大腦的抑制期,那就糟糕了。事實上,平時我們同學中有不少這種現象,夜越深,大腦越興奮(即處於興奮期),第二天上午頭腦昏昏沉,即大腦處於抑制期,這種情況,顯然不利於中考,因為中考時間是在上午9點到11點左右。因此,我們在中考前幾天就應調整好作息時間,晚上九點半睡,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起床,中午12點午餐後睡上一覺,如此調節生物鐘,讓我們大腦的興奮期與中考時間同步,這樣,我們就等於提前進入了角色,有利於考試時水平的正常發揮。
另外,考試那天,一般應提前半小時進考點一方面可消除新異刺激,穩定情緒,從容進入考場;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大腦提前開始簡單的該考試科目的學科活動。如那個半天考物理,我們的大腦就可提前開始簡單的物理活動,進入單一的物理情境,如把些基本公式、定理在腦子裡回顧一下,或最後看一眼易忘記或記錯的公式定理。
二、消除焦慮、集中精力
考試時一旦怯場,則會面對試題頭腦空空,平時熟悉的公式、定理也無法回憶起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已浪費了許多時間,看到許多未作的題目,則會再次緊張,形成惡性循環,這時要迅速進行心理調節,使自己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採用以下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1、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2、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三、不忙答題,摸清卷情
拿到試卷後,在規定的地方寫好姓名和准考證號後,先對試卷進行整體感知,看看這份試卷共多少頁,總題量是多少,分哪幾部分,有哪幾種題型。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要防止試卷錯誤,儘早調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二是可對全卷作整體把握,以便儘早定下作戰方案。
對全卷作整體感知後,找出一兩題一望便知結論或一看就知道肯定容易解答的題目,看著這些題目,自己的情緒便會儘快地穩定下來,緊張情緒也就消除了。
四、兩先兩後,合理安排
試卷的難易、生熟占分高低大體心中有數了,情緒也穩定了,此時大腦里的思維狀態由啟動階段進入亢奮階段。只要聽到鈴聲一響就可開始答題了。解題應注意兩先兩後的安排:
1、先易後難
一般來說,一份成功的試卷,它上面的題目的排列應是由易到難的,但這是命題者的主觀願望,具體情況卻因人而異。同樣一個題目,對他人來說是難的,對你來說也許是容易的,所以我們千萬別教條,被一個題目卡住時就產生這樣的念頭,“這個題目做不出,下面的題目更別提了。”事實情況往往是:下面一個題目反而容易!由此,不可拘泥於從前往後的順序,根據情況可以先繞開那些難攻的堡壘,等容易題解答完,再集中火力攻克之。
先易後難的另一個科學依據是,先解決了幾個容易題,美美地拿上好幾分甚至好幾十分後,自己馬上有旗開得勝的感覺,產生初嘗勝利的快感,對穩定情緒、刺激大腦興奮使人進入最佳競技狀態都有好處。
2、先熟後生
通覽全卷後,應試者會看到較多的駕輕就熟的題目,也可能看到一些生題或新型題,對前者——熟悉的“果子”應先摘。
特別要清醒的是:根據往年中考的情況,題目總的來說是較容易的,這時切不可忘乎所以。萬一哪一科題目偏難,我們也不要驚慌失措,而要冷靜思考,變生為熟,想一想能不能把所謂的生題化解為若干個熟悉的小問題,或轉化為熟悉的題型。總之要記住一句名言:“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難人難,我不畏難”。
五、一慢一快,慢中求快
一慢一快,指的是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題目本身是解題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別是每卷必有的選擇題中的題乾中有許多解答該題的規定性,諸如:選出完全正確的一項還是錯誤的一項,選一項還是兩項等,這些我們一定要在讀題時耐心地把它們讀透,弄清要求,否則是在做無用功。中考卷大多是容易的,在大家容易的情況下就看誰更細心,而細心最主要的就是審題時要慢要細心。當然選擇題之外的題目也應如此。
需注意的是文科與理科卷的審題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解答理科類題目中出現的條件充分用到、用足,不能有多餘條件;而文科,比如語文卷中,有些題中出現的條件、信息、卻不一定全用到,需要我們通過審題加以取捨,有些信息有用,有些信息是沒用的。
理科非選擇類題目的審題要做到“三審”
一審——解題前要審(這是做題的前提)
二審——解題過程中碰到困難時要審(看看有何條件未用,什麼條件背後隱含著個什麼條件等等。)
三審——解題結束時要審,防止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審題這一步,不怕“慢”。
當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後,答題時速度應快。做到這一點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書寫速度應快,不可慢吞吞的。二、書寫的內容要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囉嗦重複,儘量寫出得分點就行了,用閱卷的行話來說,就是“踩到點”就行了。
六、分段得分,每分必爭
對於同一道題目,不同的人理解程度不同,有人理解得深,解決得多,有人理解得淺,解決得少。為了區分這種情況,中考閱卷同高考閱卷一樣,採用“分段給分”的辦法,即卷面上反映出懂多少知識就給多少分。通俗的理解就是一道題,即使我們未解答出其結果,只解答到了中途,也可以得到一些分,甚至只要你寫出了一條解答此道題所用的公式、化學反應方程式都可以得到一點分。針對“分段給分”的評分辦法,我們的策略就是“分段得分”。
這“分段得分”分兩種情況
對於會做的題目。對會做的題目要解決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扣分。對而不全就是解題的思路是正確的,最終的結論也是正確的,但答題過程中遺漏了重要步驟,即通常說的“跳步”。由於評分採用分段給分的辦法,那么你跳過的那一段就不得分了,因此,我們的答題過程應規範,重要步驟不可遺漏,這就是分段得分。
對於不會做的題目,這裡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大題分幾小題的,一種是一大題只有一問的。對於前者,我們的策略是“跳步解答”,第一小題答不出來,就把第一小題作為已知條件,用來解答第二小題,只要答得對,第二小題照樣得分。對於後者,我們的策略是“缺步解題”,能演算到什麼程度就什麼程度,不強求結論。例如化學計算題,不會列方程,我光寫出解這道題所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也可得一兩分,幾何證明題,光作對一條輔助線,也會得點兒分,這叫“一個果子吃不到,咬它一口也是好”。另外,還有一種“革命的投機”法。總的來說,我們反對投機取巧,更反對乾違紀投機的蠢事,但“合理的投機”“革命的投機”還是可以的。例如,欲求證y=ax2+bx+c,前兩步會證,但第三步不會證,就“投機”一下,直接寫結論“所以y=ax2+bx+c”,這樣不僅第一、第二步得分,而且結論步也得分,甚至閱卷者粗枝大葉的話會得全分。
七、立足一次成功,重視複查環節
答題過程中,儘量立足於一次成功,不出差錯。但百密不免一疏。根據以往幾屆的考試情況,各門考試時間還是充裕的,我們切不可匆忙交卷,而應作耐心的複查。
解題時間比較緊張,因此要立足於一次做對,把模稜兩可的及未做的題目最後要進行檢查、作答,特別是填空題、選擇題不要留空白。
八、出考場不要談論考試內容
一些學生在出考場之後喜歡談論考試內容,和同學對答案等等,建議考生不要談論已經考過的科目,一是如果上門科目考的不錯,會容易產生鬆懈情緒;二是如果感覺考的不好,與別人對答案不一致,造成情緒低沉、沮喪和焦慮。此時最恰當的方法是馬上將這門科目完全放下,全面轉入後一門科目備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