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載:“昔有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山望之,日久乃化為石。”山峰臨江處,昔有一岩石高2米,上刻有“望夫石”三字,字徑1.6尺,字型渾樸入古,似篆似隸,傳刻於秦漢間。此石於70年代因開山炸石墜入江中。山頂原有地藏王殿,始建唐代,內藏經書甚多。民國23年(1934),採石鎮富商秦道增兄弟捐資修地藏王殿及山麓至殿的千餘級石階。石階以青石壘築,陡而峻險,兩側有欄桿扶手,殿前為巨石壘砌的廣闊平台,殿內供奉眾多佛像,殿東100米處有“天池”,池水清冽。池左側石壁上有“天池”、“蓋戴之恩”、“化生之德”等摩崖石刻,惜均不存。史載,昔每逢節日和廟會,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鑼鼓喧譁,夜以繼日。農曆七月三十,是採石鎮傳統的盂蘭會,遠至杭州、上海、漢口、九江,近有南京、蕪湖、含山、和縣、當塗等地的善男信女,紛至沓來。故當地人俗稱此山為“小九華山”。
相關詞條
-
安徽馬鞍山市[安徽省地級市]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安徽省馬鞍山市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馬[安徽省馬鞍山市簡稱]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當塗[安徽省馬鞍山市轄縣]
當塗縣,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地處安徽東部、長江下游東岸。東臨博望區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隔江相望;南...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馬鞍山[安徽省地級市]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安徽馬鞍山市
(人頭磯)、西山、望夫山、寶積山、翠螺山。 [10] 水文馬鞍山市境內,主要...地理位置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而得名。在馬鞍山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馬鞍山市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東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
概述 名稱由來 城市經濟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
馬鞍山[安徽省下轄地級市]
馬鞍山市,簡稱馬,中國安徽省省轄市,安徽東部,蘇皖交匯之地,1956年10月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戶籍人口22...
地理環境 人口 行政區劃 名稱由來 歷史沿革 -
皖[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簡稱]
安徽,簡稱“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合肥。位於中國大陸東部,屬於華東地區,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4°54′-119°37′...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