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仙遠眺

廣西宜州市古宜陽八景之一, 宜陽八景屬“郡城勝地”,其特有的歷史地位必然孕育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地方文化。宜陽八景為“會仙遠眺”、“廣化高瞻”、“龍江夜月”、“鶴嶺秋風”、“丹霞夕照”、“青鳥朝雲”、“墨池煙雨”、“蓮沼晴瀾”。

概況

古景位於今廣西宜州市城北北山,今白龍公園內。山有白龍洞,洞有石龍,鱗甲宛然,傳唐末河東陸禹臣居洞中修煉,後屍解仙去。《一統志》載:“白龍洞潛通南山之龍隱洞,常有紫雲元鶴乘空而下,如神仙之會,故又名會仙山。”會仙山上有崔、莫二仙姑煉丹所,岩前有石若觀音,山上石井曾出並蒂蓮花,有方石鐫“騎雲”大書。山腰東、南、西方各有東、中、西觀及高昌閣、花婆岩、雪花洞、金仙閣等眾多觀閣景觀。

相關史料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於崇禎十一年(1638)農曆2月16至3月16日在宜域考察30天,對“郡城三勝”之一的會仙山作了兩天考察,認為“其山盤崖峻疊”,在遊了百子岩、深井岩,東、西、中觀以及白龍洞後再游雪花洞,深切感受是“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清康熙間,柳慶協副將楊彪在其《重修白龍洞記》中言:“慶遠城郭雖荒,山川猶勝。…,而會仙山則尤一郡之名勝。”登臨會仙山,除能飽賞諸勝景外,還可“一俯南天眼豁開”,郡城、龍江、村野、田疇盡收眼底。

會仙山的石刻詩文極為豐富,僅集於白龍洞就有自宋以來歷代名人詩刻60多幅以及清末民初張魚書《白龍洞題壁詩》、盧燾《游白龍洞和石達開題壁詩》等沒有鐫刻於石的詩文一批。

在詠嘆“會仙遠眺”的詩作中,當推宋宜州刺史張自明詩“白龍洞口白龍台,一俯南天眼豁開。蒼筆漫題三數字,後人還笑我曾來”,明慶遠知府楊信詩“青峰碧嶂與天齊,一經凌空石鑿梯。雲氣奔騰龍去遠,松花搖落鶴來棲。樓台佛剎依北山,城郭人家傍水西。

作為嶺南風土記,盡將佳景職方題”,清代慶遠府教授(教育行政長官職)唐仁的《登北山》“是山高莫比,身又比山高。白日渾遐舉,青雲許並翱。仙蹤何處覓,塵網此焉逃。俯視龍江渡,憧憧太覺勞”及慶江書院山長陳啟焯《詠會仙遠眺》“北山會駐小游山,我亦登高翠岫巔。城郭參差宜近水,星辰錯落許捫天。春花紅雨香三月,秋稼黃雲覆九邊。一覽群峰都入目,丹爐藥灶靜無煙”。

現狀

目前該古景在廣西宜州市會仙景區內。

會仙山亦稱北山,位於宜州市城北1公里的白龍公園內。北山聳峙,壯若雄獅,登山極目,市區景物盡心收眼底,為宜州八景之首,稱"會仙遠眺",自唐代始為遊覽勝地。山頂有鳥型巨石一方,呈展翅狀,明刻"騎雲"二字,石前平台原建有"齊雲閣",峭壁上刻有"極高明"三大字,為郡人明代參將李霽所題。有清雍正年間慶遠知府徐嘉賓的述職碑。今山頂建有電視差轉台。還有天池、甘泉等。 景區內有白龍洞、百子岩、雪花洞、百丈深井岩、煉丹岩、白雲庵、翼王點將台、翼王點將台、山谷祠等景點:

白龍洞

因洞中有鱗甲宛然的石龍而得名,位於會仙山南面山腰。分上下兩洞,上大下小,小洞有草書"白龍洞"題額,大洞有楷書"雲深"巨錈。崖峰聳立,高接雲天,老樹枯藤遮覆崖。洞內,洞道平坦,盤曲數里,鐘乳石形象萬千,絢麗燦爛。大洞岩口,立石像一尊,身長9尺,左手捧著圓珠,右手食指上指,堅毅自如,道貌岸然,這是唐末曾人陸禹臣像。他得仙術,居大岩里。民間傳說,白龍洞與相隔十里外的南山寺龍隱洞相通。南山寺中有和尚數十名,為尋仙求道,燃燭穿洞而來,不料行至中途,蠟盡燈滅,遇蟒墜崖,僅剩陸禹一人。他臨危不懼,毅然咬破食指,燃血照明,終於歷盡艱險,摸出白龍洞,因全身鮮血燃點殆盡,遂立升天,化作石人於此留跡。白龍洞內之自然造化,千姿百態,任人名狀,洞內有題額為"供養釋迦如來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羅漢聖號"摩崖石刻。所刻的羅漢號共518位,碑高200厘米,寬110厘米,碑中還刻有佛教故事畫一幅,落款為"大宋元符元年八月秋日清信第子龍管記"。此碑刻天宋元符戊寅年(1098年),比《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石刻》。早36年,是全國現存最早的五百羅漢名號碑刻。宋代被羈管宜州的大詩人黃庭堅遊歷洞中之後盛讚它"鍾乳盤結,皆成物象";明代大旅遊家徐霞客曾兩面次燃火把進洞。 洞壁題刻滿目,計有唐宋以來摩崖石刻60多幅(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刻天右壁當陽處的石達開及戎部將的游洞唱和詩。1857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目睹天京內江,有殺身之危,於是懷著"開疆報國"的願望,領兵出走,轉戰贛、浙、閩、湘後,回師廣西,於庚申十年(1985年)駐軍慶遠(今宜州市)。1860年4月,石達開"偕諸大員巡視荒郊","登茲古洞",讀了清人湖南劉雲青題壁詩"異境從天壁,登臨眼界空。萬家遙帶雨,一水怒號風。古佛形容怪,奇人氣象雄。回看腰劍,飛去作長虹"。後,豪興英發,即揮毫步和詩一首:

挺身登峻岭,舉目照遙空;

毀佛崇天帝,移民復古風;

臨軍稱將勇,玩洞羨詩雄;

劍氣沖星斗,文光射日虹。

當時陪同遊覽的十大文武官員也各和詩一首,事後一併刻之於壁。詩刻高108厘米,寬145厘米,石面平滑,邊沿整齊,無紋飾。書刻全為楷書,字經1.5厘米。這是全國現存唯一的太平天國詩文石刻。

該詩刻之所以能保存下來,傳說是因為一位守寺廟的老人,故意在詩刻處搭棚灶燒火做飯,逐將詩刻全部燻黑,因此未被清政府發現,幸免於難。直到1905年(清光緒三十年)才被在宜州進行反清活動的張魚書發現。張發現詩刻後,即和詩一首,(今和詩與序文尚存)。盧燾(曾任黔軍總司令)遊覽後,亦步石詩原韻命筆抒懷。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抗日將軍蔡廷鍇等先後登臨攬勝。1959年1月9日,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蒞臨視察,鄧小平同志也曾到過此處。1963年2月26日,該詩刻被列為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翼王點將台

在北山山腰,台後岩上有一窟,僅可容一人蹲坐,徐霞客曾蹲此窟。岩下有一坪,傳說石達開曾在此閱兵,遂稱點將台。1984年改建一新,三面欄桿鐵鏈圍繞,中有花圃。

山谷祠

位於北山南麓。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號山谷1045~1105)因受當朝權臣誣陷於崇寧三年(1104)被謫羈宜州,後在宜州小南樓病逝。宋嘉定八年(1215年)在龍溪旁建山谷祠以為紀念。歷代修繕,規模日宏。原祠於70年代被折毀,1985年宜山縣多方集資,將山谷祠遷入白龍公園,山谷自畫像碑錈於祠中壁上。祠內陳列30多幅字畫,反映了山谷先生羈留宜州期間的生活史實。祠後有山谷先生的衣冠墓。自開放以來,遊人憑弔不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