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產生
10月23日,揚州4192公斤“最大份炒飯”刷新金氏世界紀錄。當日上午11時30分許,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程東在揚州宣布:“經過我的現場認證,最終總重量為4192公斤,這是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程東代表金氏世界紀錄總部向揚州頒發“最大份炒飯”吉尼斯世界新紀錄證書。此前“最大份炒飯”金氏世界紀錄在2014年9月認證的土耳其的總重量為3150公斤的炒飯。
據悉,該活動由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主辦,這是揚州目前挑戰成功的首個金氏世界紀錄。揚州炒飯,原流傳於當地民間,相傳源於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歷經千年廚壇大家傳承發展,終成中華美食之瑰寶,香飄四海,享譽世界。是年逢揚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邀300嘉賓共聚瘦西湖畔宋夾城,同烹揚州炒飯,創“最大份炒飯”之世界紀錄,共賀盛世。
事後處理
2015年10月23日,揚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金氏世界紀錄。當日11時30分,新紀錄結果宣布後,這份世界最大份炒飯被工人任意踩在腳下,大量成品被裝進垃圾車運走。
此舉隨即引發網友吐槽,指責主辦方“浪費糧食”、“作秀”、“處理不當”。記者調查發現,按照揚州炒飯的最新標準,此次“最大份炒飯”僅原料價格約14萬元。
從目擊者拍攝的現場視頻可以看到,現場一個巨大的瓷碗裡,有工人站在炒飯上,也有工人站在碗的邊沿,用鐵鏟將炒飯裝進垃圾車車廂。大碗旁邊的垃圾車上,已裝滿炒飯。炒飯被垃圾車運走後,有環衛工人清掃地上掉落的飯粒。
記錄無效
2015年10月26日金氏世界紀錄官方26日對記者表示,23日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行的“最大份炒飯”挑戰活動由於存在浪費食物情況,其挑戰紀錄無效。
金氏世界紀錄大中華區市場總監楊麗娜表示:“我們已收到主辦方提供的接收單位接收食用情況書面報告,但目前主辦方已經明確表示確實有150公斤炒飯有不恰當處理,違背了我方關於大型食品記錄中食品最終要供民眾食用不得浪費的規定,因此我們已經通知主辦方此紀錄挑戰無效。”
揚州市旅遊局26日證實,該局針對“4噸揚州炒飯破紀錄後裝垃圾車”事件進行核查後確認,總重量約150公斤左右炒飯被送至養殖場處理,其餘的炒飯在活動當天已經按原計畫送到接收單位,相關的接收單位都出具了接收和食用情況的書面報告,並報吉尼斯備案。
事件反思
儘管由300人操作、耗費一個多小時而製作完成世界“最大份炒飯”,的確為揚州贏得了成功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榮耀,但主辦方卻因此招致“浪費”和“作秀”等的輿論質疑。毀譽參半的背後,更暴露出部分國人一味追求眼球效應而罔顧勤儉節約和創造價值的功利化思維與浮躁心態。
追溯《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的由來,其誕生背景緣於當年英國吉尼斯啤酒公司的執行董事休·比佛爵士的一個構想,就是尋求既能幫人們找到吹牛依據,又助了酒興、賣出更多的酒。由此解讀,以記錄“世界之最”為宗旨的《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當為記載世界上最好、最壞、最美、最怪、最慘、最大、最小等光怪陸離甚至難以想像事物的集大成者,其逗人一樂的娛樂意義不言而喻。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為金氏世界紀錄賦予了“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創造奇蹟”的精神內涵,但其罔顧社會效益、誘導標新立異的“吹牛”本質卻長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在我國,追求“破紀錄”更成為一些人藉機炒作、以期製造轟動效應的工具與平台。君不見北京長30米寬6米的“世界第一蛋糕”、深圳可供1.3萬人食用的“大盆菜”、南寧長達201米的“世界卷粉王”,以及瀋陽重達4噸的特大元宵等的亂象叢生。
一些人對破金氏世界紀錄樂此不疲的熱衷,緣於一個認知上的誤區,即將“金氏世界紀錄”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視為可以與“諾貝爾獎”和“世界遺產”等量齊觀的世界級項目。這其實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前者純屬一味索求“世界之最”的獵奇遊戲,無需考量科技含量與社會價值,只要前無古人,不論最傻最笨。其競爭難度和價值意義何以與後兩者相提並論?
破吉尼斯紀錄的“最大份炒飯”,不過是為企業做廣告、為當地造“業績”的宣傳噱頭。提高揚州炒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重在腳踏實地的誠信經營和一絲不苟的質量監管。這種以浪費社會資源為代價、旨在滿足其譁眾取寵虛榮心的行為,既悖逆社會民意和發展大勢,也助長了心浮氣躁的社會病態,更與當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沒有半毛錢關係,其弊大於利的負面效應顯而易見。
圍觀“最大份炒飯”,不僅止於對“炒飯餵豬”等食材浪費的吐槽,更需著眼於對靠拼“人海”和“撒錢”取勝浮躁心態的反思與矯正。讓刷新吉尼斯紀錄的活動真正回歸“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創造奇蹟”的本源。正如四川行政學院社會學教授肖堯中所言,“創造紀錄的東西是需要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或者可行性的,金氏世界紀錄的評定標準可以以這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