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飈

曾飈

曾飈,男,漢族,高中學歷,1973年6月出生,江西省泰和縣人,北京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真空電器事業部三一0車間工人。他在本職崗位上勤奮上進,甘於奉獻,曾先後從事過5個技術工種。他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會一行,並多次參與車間的技術攻關、設備改造等,為提高設備加工能力、提高加工效率等做出了貢獻。曾飈曾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事跡

曾飈剛到生產車間時,接觸的都是老、舊設備,但他很珍惜每一個學習技術的機會。剛開始時,他對技術加工毫無了解,在老師傅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下,憑著自己刻苦鑽研的態度,他很快對加工技術有了初步的認識,並經常和師傅進行技術探討,逐步掌握了車、銑、刨、磨等工種,學會了坐標鏜床、坐標磨床、數控銑床多種設備的加工技術。在車間購置數控銑床之前,真空電器事業部每年用於數控銑床外加工的費用都在近三十萬。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滿足市場需求,車間於2000年新購入了數控銑床設備。當時車間沒有人會操作,曾飈自告奮勇,利用下班時間到書店裡購買了《數控編成冊》、《數控加工技師手冊》等書籍,回到車間對照工具機操作說明書和數控系統說明書,不斷摸索,反覆試驗,終於使新購買的數控銑床設備很快就正常運用好並投入生產中,從而為車間節省了大筆開支,並使得車間的加工工藝上了一個新台階。

曾飈所在的車間生產的模具大多數是用於彩色顯像管的金屬零件衝壓模具,有時生產線上的模具零件損壞了,整條生產線就得停產,停產一天的經濟損失數十萬計,所以補做、修理的任務非常緊急。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曾飈都是二話不說,加班加點,晝夜趕製加工模具零件,儘量提前完成維修任務,減少損失,讓客戶滿意。2006年3月,一付29″框架引伸模的卸料板突然斷裂,需重做一件。按正常周期,此工件加工需要十多天才能完成,但客戶要的特別急,曾飈和其他同志就連夜二十四小時不停地搶時間,按時完成了任務。2006年4月,曾飈的愛人生小孩剛第二天,他在醫院守護照料,突然接到單位打來的電話:一付34″防爆帶擴張模的一個滑塊斷為兩半,需要趕緊加工一件,如果不馬上加工出來,生產線會停工,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於是,他馬上安排好愛人,立即趕赴生產車間,連續工作三十六小時,終於完成任務。

曾飈在平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生產中出現的難題,如:車間生產的模具很多零件都要經過淬火。在以前,淬火後的後續加工都是用線切割和電火花成型加工,但是電火花成型加工效率比較低,而且需要做大量的電極,成本也高,很難保證生產周期。曾飈試著在數控銑床上銑削淬火零件。剛開始,買來的硬質合金刀具,用不了一會兒,不是刀具磨損太快,就是刀具折斷,根本無法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曾飈加班加點,放棄雙休日休息,多方查閱資料,通過不斷試驗,發現把刀具修磨出-3~-5度的負前角,把刀刃修出R0.05左右的倒棱,再調整合適的切深和切削速度,刀具的耐用度大大提高了,從而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為企業節省了大量費用。車間裡有一台進口坐標磨床,原來不帶數控系統,不能直接磨複雜曲面,後安裝上了數控系統,但因為工具機長期使用,傳動絲桿兩頭和中間與螺母的間隙不勻,加工的工件誤差較大,曾飈五天五夜住在廠里,反覆查找誤差規律,經過多次修正,最後終於查找出真實誤差值,輸進計算機,進行誤差補償,從而使工具機加工精度大大提高,誤差控制在0.005mm以內。在用數控銑床加工框架成形凹模的加工過程中,由於該凹模成形部分是三維曲面,如果採用一般的加工方法不僅時間長(需12小時),而且銑刀的磨損嚴重,不能保證加工工件的尺寸要求。曾飈主動承擔了加工任務,他細心琢磨,反覆試驗,終於摸索出一個可行有效的的加工方案,不僅將加工工時由12小時縮短到40分鐘,同時工件的加工精度也有了大大提高。

310車間主要是加工相應的工模夾具,其加工難度較大,技術要求較高,這樣才能滿足電子管的裝配要求。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傅逐步離開了工作崗位,給生產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一些複雜工件的加工工藝,需要技術含量較高的人才能去操作。曾飈發揮聰明才智,仔細鑽研,利用現有設備,通過和技術人員探討,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新的加工方法,有效的填補了這塊技術的缺口。2006年,該廠開發出FU3576C大功率發射管,是廣播信號發射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以前中國主要依靠從法國進口,該廠研製生產樣管後,已經投入廣播試驗階段,並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有一個關鍵零件——網狀陰極的加工,是在網狀陰極點焊芯模上焊制而成。點焊芯模加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網狀陰極的質量,從而影響到電子管的各項電參數。由於該芯模的公差要求高,所以銑加工螺鏇槽是關鍵。針對該零件的特點,曾飈和技術人員共同研究,為加工芯模做了一些輔助的夾具、刀具等,由於該工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加工溫度的變化也有可能影響到尺寸的精度,為了儘量保證溫度的穩定,他採取間斷加工,合理切削等方式來減少溫度給工件加工帶來的影響,最終製作出了滿足尺寸要求的焊接芯模。

曾飈剛參加工作時,只有高中學歷。他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了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習。隨著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外界的不少單位紛紛找到曾飈,提出給他提供住房、高薪等優厚的待遇讓他跳槽。而曾飈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工作,一如既往的加班加點。2007年初,由於車間生產任務比較緊,數控銑工作量比較集中,作為銑床班的班長,他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組織班組中的有限人員,進行分工分組,連續二十多天進行倒班加工。為了替班組其他員工考慮,他一直把自己的工作時間安排到晚上,並帶領自己的徒弟一起配合工作,同時運行五台數控銑床,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縮短了加工周期,使得車間能夠按時完成了生產計畫,滿足了顧客的要求。曾飈始終以公司利益為主,服從工作安排。在車間需要的時候,他就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對於車間的工作安排,他從不抱怨,按時按量完成工作。

個人榮譽

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獲全國職工技能大賽第7名;

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獲北京市職工數控大賽獲得數控銑第14名;

2006年,獲首都勞動獎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